全文以托物言志,以莲喻人,通过对莲花的描写和赞美,歌颂了君子“出淤泥而不染”的美德 , 表达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和对追名逐利的世态的鄙弃和厌恶 。
在写法上,《爱莲说》具有“说”这一文体的共同特点,即托物言志 。文章从“出淤泥而不染”起,以浓墨重彩描绘了莲气度、莲的风节,寄予了作者对理想人格的肯定和追求,也反射出作者鄙弃贪图富贵、追名逐利的世态的心理和自己追求洁身自好的美好情操 。同时,文章还运用了对比,反衬的手法,在文中几次以菊、牡丹反衬莲之美;还把菊花的隐逸,牡丹的富贵和莲花的高洁相对比,使“爱莲”这一主题得以加深 , 没有空洞的说教 , 而是通过三种形象的对比的高明手法 , 达到深化主题的目的 。文章以一个“爱”字贯通全文 , 把爱莲这一主题落到了实处,也把爱莲变现的淋漓尽致 。这首在语言上也同样富有特色,那就是优美简练,的确是如莲之美――“不蔓不枝”,没有多余的无用之语 。
其重点是“出淤泥而不染 , 濯清涟而不妖” 。这一句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表达的意思恰好相反 。其中心句为:“莲,花之君子者也 。”
古人写文一般都是借物抒怀,同样的一句话,都有二层意思,一层喻物,一层抒怀 。同样,“出淤泥而不染 , 濯清涟而不妖”也有第二层抒怀意思 。隐喻作者本身具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尚品格 。实际上,他说的意思就是:官场黑暗 , 要在官场上保持自己高洁的品格,就如同莲花出淤泥而不染那么难 。这也是他为官的经验总结,因为他不想同流合污 。而“濯清莲而不妖”,不过是作者的一种良好愿望罢了 。常在河边走,哪有不嵝的道理?所以百花之中独莲而能为,弥足可贵也 。这也是作者的感叹吧,因为在大环境中他是不可能做到独善其身的,除了逃避与远离 。或者如他那样兢兢业业的守着自己的一份志节 。
周敦颐的《爱莲说》从“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开篇深沉大气,既点明了《爱莲说》之莲也属水陆草木之花,也点明了莲的可爱,只是“甚蕃”者里的之一罢了 。这为他下文的“予独爱莲”埋下了顺理成章的伏笔 。如此开篇,出笔皆成不凡,吸人眼球也 。接下去周敦颐并没在甚蕃里纠缠,只是直接缩景,一句“晋陶渊明独爱菊”,更加明确了题意,陶渊明可以爱菊抒怀 , 我怎不可独爱莲呢?
接下句“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像是重复 , 但实为加深语意也,而且此句入文 , 让对比感更为强烈,为其求莲之高洁铺下了引子 。大意是周敦颐本人独爱莲与晋陶渊明的爱菊避世不同,为保持一份高洁 , 宁愿终老南山 。他要在尘世中当个出淤泥而不染的君子 。这种在污世保持清白与独自避世求真的心态,与众人皆羡富贵(牡丹)的从众心态是有着思想境界上本质的区别的 。这为爱莲说所要表达的“出淤泥而不染”作了最好的铺垫 。
下句周敦颐就直接进入了正题“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写莲之语 , 爱莲之心,喻莲之志 , 可谓一气呵成,看似是对莲的直观描写 , 其实字字句句皆是借莲之表像倾诉心衷也 。此运笔之老到,实让人叹为观止 。可说通篇读者都无一丝喘息之机 。语言超凡脱俗,而回味却是隽永绵长,越品越有滋味 。
收篇,周敦颐先用花进行比喻,让花的特性喻人 , 虽平淡,但比喻帖切,让人读来也别有一番滋味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此平淡之句接上节“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可谓浑然一体,不著丝毫痕迹 。而更重要的是,借花喻人 , 将陶渊明的避世,世人皆追求荣华富贵的心态描写的淋漓尽致,而无一言直接指责 。在文章结尾,作者一叹真正隐逸的高士极少 , 二叹品格高尚的君子罕见,三叹贪慕富贵的俗人很多,耐人寻味,发人深省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羊肉冷冻一年还能吃吗,冻一年的羊肉还能吃吗
- 厨房在西北角好不好,厨房在西北角旺财是真的吗 西北角有哪些风水大忌
- 阿胶桑椹枸杞大枣口服液价格,无限极增健口服液的价格
- 高跟凉鞋怎么搭配丝袜,高跟凉鞋搭配丝袜的几个方法,让双脚呼吸舒畅又不失
- 八月十五的由来是什么,八月十五中秋节的来历?
- 螃蟹在密封的泡沫箱能活多久,螃蟹放在泡沫箱里能放几天
- 粉红色的皮衣怎么搭配,皮粉色皮衣内搭黑色毛衣,裤子和鞋都是白色好看吗?
- 风车茉莉的繁殖方法,风车茉莉的养殖方法是什么
- 蜂蜜洗脸有什么好处,蜂蜜洗脸的好处
- 龟繁殖最好的方法,乌龟是怎么繁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