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化名人,孔子是世界十大名人吗( 三 )


2.屈原曾经掌管丹淅,南阳西峡是屈原的施政地 。屈原曾经掌管丹淅 。王逸注《楚辞》:“屈原与楚同姓,仕于怀王,为三闾大夫 。三闾之职,掌王族三姓,曰:昭、屈、景 。”
3.怀王伐秦 , 屈原竭力劝阻 , 西峡是屈原扣马而谏地 。根据明嘉靖《南阳府志》、清康熙《内乡县志》、清屈原冈碑文记载,屈原冈原名劝王冈,相传屈原在此劝阻楚怀王伐秦,怀王不听 , 导致丹阳战败,兵败后楚怀王返回此冈,仰天长叹,悔不听屈原的劝告 , 后人称此冈为屈原冈 。
4.屈原始祖在丹淅 , 南阳是屈原故里 , 有学者主张西峡是屈原出生地 。屈原《离骚》:“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据学者研究,屈原所说的“伯庸”不是其父辈,而是指屈姓的始祖,即见于《世本》和《史记?楚世家》的句王“熊伯康” , 或者“熊毋康”、“熊无康” 。根据历史事实,句应该在丹淅境内 。专家普遍认为,丹淅地区关于楚国昭、屈、景三姓的记载,西峡地区屈姓自然村的普遍存在以及秦楚大战的发生地 , 大量楚国贵族墓葬的发现 , 都说明屈原祖籍及出生地与南阳的密切关系 。
5.西峡是屈原作品的重要创作地 。学者普遍认为,屈原流放汉北,创作了《抽思》;在回到祖籍地创作了《天问》,在丹阳之战后创作了《国殇》 。
6.西峡屈原庙是中国最早的屈原庙 。《后汉书?延笃传》:延笃“遭党事禁锢 , 卒于家,乡里图其形于屈原之庙” 。延笃,字叔坚,南阳人 。生年不详 , 卒于汉桓帝永康元年(公元167年) 。《后汉书?延笃传》关于南阳屈原庙的记载,是已知见于正史的最早的关于屈原纪念建筑的记录,这说明最迟在东汉,南阳已建立了屈原庙 。
屈原岗由来
《后汉书?延笃传》记载,延笃“遭党事禁锢,卒于家乡 。乡人图其形于屈原之庙” 。延笃,字叔坚 , 南阳撸chōu)人 。生年不详,卒与汉桓帝永康元年(一六七年) 。
屈原岗
明成化《内乡县志》:内乡县境图有屈原岗 。明成化《内乡县志》是明成化二十一年(1485)沃G修,胡庄纂 。
明嘉靖《南阳府志》:内乡县有屈原冈(今西峡县)――三闾大夫扣马谏怀王 。明嘉靖《南阳府志》是明代时任南阳知府杨应奎于嘉靖七年(1528年)纂修,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张霈增补,举人叶珠作序,嘉靖三十三年(1545年)成书刊行 。
明代诗人李《屈原岗》诗词:“灵修何到此,古迹问应难 。试向高岗想,将无是屈原 。”李(1531―1609),明代后期较著名南阳诗人 。
清康熙《内乡县志》卷一曰:“屈原岗在(内乡)县北六十里,昔楚怀王兴师伐秦,为秦兵所击,败北归楚至此地,追念屈原亟呼之,后人因以名其地 。盖《史记》所载大破楚师于丹析时也” 。清康熙《内乡县志》是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宝鼎望修,高佑L撰 。
清内乡县113任知事邱铭勋于清宣统三年(1911年)撰写屈原岗碑文:“古中乡之北有霄山焉 , 迤西而东见 。夫土脉崇隆,丘陵矗峙,蜿蜒横亘,为秦楚往来通衢 。土人告余曰:“此屈原岗也” 。夫屈原历今几千百年矣!当时仕楚为三闾大夫,陈谏怀王,不听其言 , 忧郁而去 。其后 , 楚为秦击 , 败北而归,道经此岗,浩然长叹曰:“使用三闾大夫言,当无今日!”???????碑文记载,相传战国时张仪出使楚国,离间楚国和齐国关系,许诺将商於600里土地送还给楚国 , 后来秦国背割地之盟,楚怀王一怒之下,不顾三闾大夫屈原的再三谏阻,亲自率兵伐秦,结果败北 , 行至一土岗想起屈原,仰天哀叹,悔不听屈原的劝阻,后人称此岗为屈原岗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