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医患沟通的技巧有哪些( 三 )


4沟通内容前后要连贯统一 。
很多患者抱怨医生说话没有“准谱” , 一会儿这样,一会儿那样 。有时候是因为患者病情发生了变化,所以诊断、治疗可能出现变化 。但大多数时候是因为沟通内容过分随意,或者只讲结果而不讲原因 , 最终导致患者感觉医生如此“善变”,缺乏信赖感 。
与患者沟通的技巧:面对纠纷患者的沟通技巧
积极沟通询问型
很多有知识、有经验的患者或家属会表现为这一类型,虽然已产生纠纷,但表现得比较理智,积极询问医生患者情况 , 分析问题所在,探讨治疗方案,研究补救措施。这一类型常会与多个本科室医生、会诊医生、实习医生、护士,甚至护理人员进行频繁沟通,录音录像 , 偷拍病历资料,搜集证据 。医护人员常会被其亲善的外表所蒙蔽,说话不谨慎 。
对于这类可能出现纠纷的患者和家属 , 医护人员应提前预警 , 无关人员不评论,统一由主治医师进行解释、告知的工作 。而沟通的时候不要采用“如果……可能就……”的假设性语言,初始治疗是当时最佳的选择,不能保证360°无瑕疵,出现问题在所难免,就目前情况可实施的治疗方案给予合理化建议 。对于假设性的问题一概不要回答!!!
千万记得对着镜头时要保持亲切的态度和耐心的语气啊!因为如果视频、音频出现在法庭上 , 也要给法官留个好印象 。
2哭闹讨说法型
这种类型几乎所有的医生都见过,有哭的、闹的、砸的、威胁的…… 。这类患者和家属心平气和地沟通就相对比较难了,很多患者缺乏冷静、理智的头脑 。为了不激化矛盾,实际上医院应基于保护医护人员的原则,让当事医生和护士暂时回避 。由院里组成沟通团队 , 先要倾听患者的诉求,让患者将怨气倒出来,之后根据患者质疑地问题进行权威解释,尽量达成共识、获得理解 。
如果患者和家属的目的就是要钱,那么任何沟通都是徒劳的,收集好证据准备应诉吧!
如何与患者沟通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