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9是什么意思爱情,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是什么意思?( 三 )


凤山怀古
摄影/@钱塘之子
西湖边 , 有很多有故事的摩崖石刻
以湖为界,西湖北面,叫北山;湖南面,叫南山 。南山、北山,每一个山头都有很多石刻 , 比较来说,南山更多一些 。
画意西湖
摄影/@西湖钓神
摄影/ @西湖边荡荡
群星璀璨的九曜山与凤凰山,同雷峰塔夜景,勾勒出一幅此景只有天上有的美妙画卷 。
西湖南线夜色
摄影/@胡鉴
这主要是因为南山大多是石灰岩,岩石硬度、厚度适中,刻字相对来说更容易;北山呢,以宝石山为代表,是火山岩,硬度太高,要刻字的话特别费劲 。
所以 , 你看南山系的南屏山、凤凰山、南高峰、吴山……随便一座山挑出来说 , 摩崖石刻都很多 。
请把手机横过来看
制图/李前芳
南屏山上
“失踪”多年的两块石刻
今年 , 找到了!
西湖景区花港管理处最近出了一本新书――《杭州花港摩崖萃编》 。
花港管理处邵群,是西湖边摩崖石刻资深研究人,她带着文物科的,花了四年多时间 , 爬遍了南屏山、大麦岭、丁家山……花港一带的摩崖石刻,全部收集在书里了 。
邵群说,书里还有个大惊喜,是他们忙活了四年多,一直到了今年,才找到的惊喜――南屏山上,新找到了两块摩崖石刻 。
一块,是清代阮元写的,简简单单两个字“荔峰”,却把西湖边都听说过 , 但谁都说不清是在哪的荔枝峰 , 给了一个准确 。
一块,是北宋浦延熙留的和朋友游南屏山的题记 。这块石刻,邵群说在文献记载里见过好多次,知道就在西湖边,可是找来找去,就是找不到,现在,终于见到了真身!
1
这两块石刻怎么找到的?
今年春天,花港管理处文物科副科长倪小蒙,在 上看到一篇游记,是一位喜欢爬“野山”的杭州驴友奚大哥写的南屏山游记 。
南屏
摄影/@朱克增
爬“野山” , 就是不走游步道,专挑没什么人走的野路子穿山 。
爬了南屏山,奚大哥把一路上的所见,都拍了下来 , 其中一张照片,拍的就是阮元写的“荔峰” 。
看到照片,倪小蒙 了奚大哥,第二天,两个人就碰头,一起上南屏山 , 去看石刻 。
那地方,一般人真是没法找到 。虽然就在南屏山脚,但要离开游步道 , 树林下,蔓藤间,深一脚浅一脚地绕到一块崖壁下,再钻进去,的崖壁上,仔细看 , 才会瞅见两个大字 。
奚大哥一得意,说再往山上走,他还看到过一块石刻,问了好多人都说没听过,又带着倪小蒙去找 。去了一看,是北宋时,浦延熙留下的 。
现场去看到以后也不能马上“盖章认定”,花港管理处前后花了很久才确认,图书馆查文献,按图索骥,再印证,花了很大力气后 , 才很有信心地说――
南屏山上,新找到了两块摩崖石刻!
斜阳出南屏
摄影/@小湖胡
2
荔枝峰在哪?阮元明明白白告诉你
阮元写的“荔峰”石刻位于南屏山荔枝峰山脚处,现章太炎墓后方山林中 。
字龛高30厘米,宽50厘米,摩崖隶书横行,字径15厘米,题款字径5厘米 。
题刻写的是――
荔峰 阮元题
清 阮元“荔峰”
阮元,虽然比不上白居易、苏东坡有名 , 但西湖三岛之一的阮公墩,就是他西湖疏浚时,用湖底淤泥堆筑出来的 。
阮元很有才,据说八岁就能作诗,写出“雾重疑山远,潮平觉岸低”这样的妙句 。成年后,一跃成为清朝名臣、学问家、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史家、书法家,被尊为三朝阁老、九省疆臣、一代文宗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