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寒习俗,小寒有什么风俗活动( 二 )


小寒节气的特点
当太阳黄经达285度的时候,小寒节气开始 。寒即寒冷,小寒表示寒冷的程度 。中国南方地区冬暖显著 , 隆冬1月,霜雪交侵,常有冰冻,最低气温在零下10℃左右 。而华南北部的最低气温却很少低于零下5℃,华南南部0℃以下的低温更不多见 。
中国隆冬最冷的地区是黑龙江北部 , 最低气温在可达零下40℃左右,天寒地冻,滴水成冰 。低海拔河谷地带 , 在那里是中国南方大部分地区隆冬最暖的地方,1月平均气温在12℃左右,只有很少年份可能出现0℃以下的低温 。

小寒习俗,小寒有什么风俗活动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4、小寒的风俗小寒的民间风俗南北各不同,具体介绍如下:
1、南京是吃菜饭 。
到了小寒,老南京一般会煮菜饭吃,菜饭的内容并不相同,有用矮脚黄青菜与咸肉片,香肠片或是板鸭丁,再剁上一些生姜粒与糯米一起煮的,十分香鲜可口 , 其中矮脚黄,香肠,板鸭都是南京的著名特产 。
2、广东是吃糯米饭 。
广州传统 , 小寒早上吃糯米饭,为避免太糯,一般是60%糯米40%香米,把腊肉和腊肠切碎,炒熟 , 花生米炒熟,加一些碎葱白,拌在饭里面吃 。
3、天津是吃黄芽菜 。
旧时天津地区有小寒吃黄芽菜的习俗 。黄芽菜是天津特产 , 它是用白菜芽制作而成,冬至后将白菜割去茎叶,只留菜心 , 离地6厘米左右,以粪肥覆盖,勿透气 , 半月后取食,脆嫩无比 。
4、北方是冰戏 。
我国北方各省,人冬之后天气比较寒冷 , 有时候河面结冰厚实,冰上行走皆用爬犁,爬犁或由马拉,或由狗牵,或由乘坐的人手持木杆如撑船般划动,推动前行 , 冰面特厚的地区,大多设有冰床,供行人玩耍,也有穿冰鞋在冰面竞走的,古代称为冰戏 。
小寒的简介:
小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3个节气,冬季的第5个节气,干支历子月的结束与丑月的起始,斗指癸,于每年公历1月5-7日交节 , 冷气积久而寒,小寒是天气寒冷但还没有到极点的意思 。
它与大寒,小暑,大暑及处暑一样,都是表示气温冷暖变化的节气,小寒节气的特点就是寒冷,但是却还没有冷到极致,小寒时节,太阳直射点还在南半球,北半球的热量还处于散失的状态,白天吸收的热量还是少于夜晚释放的热量,因此北半球的气温还在持续降低 。
冬至之后 , 冷空气频繁南下,气温持续降低,温度在一年的小寒,大寒之际降到最低,小寒时处二三九 , 天寒地冻冷到抖,这说明了小寒节气的寒冷程度 。
小寒习俗,小寒有什么风俗活动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5、小寒的民间风俗是什么 小寒的民间风俗是什么
小寒的民间风俗是什么 , 小寒是二十节气的的第二十三个节气,小寒顾名思义是慢慢变冷的,最冷的三九天也在他的范围内,小寒有专属的风俗习惯,下面分享小寒的民间风俗是什么 。
小寒的民间风俗是什么1
1、冰戏
我国北方各?。?人冬之后天气比较寒冷 。有时候河面结冰厚实,冰上行走皆用爬犁 。爬犁或由马拉,或由狗牵,或由乘坐的人手持木杆如撑船般划动,推动前行 。冰面特厚的地区 , 大多设有冰床,供行人玩耍 , 也有穿冰鞋在冰面竞走的,古代称为冰戏 。
2、腊祭
“小寒”是腊月的节气,由于古人会在十二月份举行合祀众神的腊祭,因此把腊祭所在的十二月叫腊月 。腊的木义是“接”,取新旧交接之意 。腊祭为我国古代祭祀习俗之一,远在先秦时期就已形成 。“腊祭”含意取其有三,一是表示不忘记自己及其家族的本源,表达对祖先的崇敬与怀念 。二是祭百神 , 感谢他们一年来为农业所作出的贡献 。三是人们终岁劳苦,此时农事己息 , 借此游乐一番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