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的由来儿童版介绍,春节的由来和习俗小学二年级学生写( 六 )


大年初一拜年的讲究
大年初一相互拜年,讨个吉祥 , 是中国人的老规矩 。不过,拜年之前的序曲很重要,这就像是我们的传统京戏,一阵热烈的开场锣鼓之后,主角儿才会踩着点儿出来亮相 。首先,要把压岁的饺子吃完,大年初一的饺子一般是要吃素馅的;还要在大门上贴上对联、门神,换上桃符 , 再在窗户上贴上窗花 。门神和桃符是可以请来的 , 但
对联一般是要自己写,窗花是要自己剪的 。过去民间还有植柏叶于门户,插芝麻秸于檐楹,剪金纸作蝴蝶戴在孩子的头上的传统,图的都是吉利 。然后,再放一通鞭炮,落得红红的纸屑满地,这才能够踩着如红花的它们出门,去给亲朋好友拜年 。这一切,就像老太太絮新棉花被一样,一层层地絮上絮厚,把拜年的气氛一步步烘托得足足的 。
到亲朋好友家拜年,是不能空手去的,必须要备有礼物 。过去老北京 , 别的可以少,但点心匣子和糙细杂拌儿,是分外讲究,必不可少的 。点心匣子,有钱的人家,送蒲包装的,上面铺一层油纸和红纸,透着喜庆,里面装的是大小八件,分两包提着;没钱的人家,送纸盒装的,枕头盒,里面哪怕装的只是槽子糕呢,外面那一层红纸是必要点缀上的,就像过年蒸的馒头上点的那个红点儿 。糙杂拌儿指的是花生瓜子核桃粘之类的坚果,外加上金糕条和金丝蜜枣;细杂拌儿指的是北京蜜饯,讲究的要送蜜饯温K、蜜饯樱桃和炒红果,用绿釉陶罐装 , 如今,炒红果还能够见着 , 前两样,久未谋面了 。
科普时间到, 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的由来
春节为一年之始 , 民间俗称“过年” 。古代把一年的第一天叫做元旦,又称元辰,元日、元朔等 。元者始也,旦者晨也 , 宋人吴自牧所著《梦粱录》说“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 。一岁节序,此为之首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以孟冬之月为正月 。“正”,本来当念成正大光明的“正” , 为什么现在人们习惯地将“正”念作“征”呢?这便是从秦始皇称帝时开始的 。因为秦始皇姓嬴名政 , “政”和“正”两音相同,为了避讳,就下令全国将正月的“正”读作“征” 。从此人们不再叫“正月”,而念成“征月” 。以后念熟了,一直沿传后世 。到汉武帝时,司马迁以夏历为基础编写《太阳历》,固定以孟春之月即一年第一个月为正月 。自汉朝到清未,一直采用夏朝的历法 。所以,人们至今还把阴历称作夏历,也称它为农历或旧历 。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废除夏历,中国开始采用公历,每年以公历1月1日为新年元旦,这样,为了区别农历和阳历,人们就只称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而不再别称元旦了 。

春节的由来儿童版介绍,春节的由来和习俗小学二年级学生写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3、怎么给孩子讲春节的由来 春节的习俗有哪些春节的来历:传统节日的起源与上古原始信仰、祭祀以及天象、历法等人文与自然文化内容有关 。古老传统节日多数形成于古人择吉日祭祀,以谢天地神灵、祖先恩德的活动 。
早期的节日文化 , 反映的是古人自然崇拜、天人合一、慎终追远、固本思源的人文精神;一系列的祭祀活动 , 则蕴含着礼乐文明的深邃文化内涵 。
“年”的概念,来自上古历法,《盘古王表》与《三命通会》均有载:“天皇氏始制干支之名,以定岁之所在” 。古人根据天地运行规律来确定四季循环的起点与终点,“年”成为一年四季的时间总称 。地球绕太阳一周,历法上叫一年 , 循环往复 , 永无止境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