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还有个亭子叫“画中游” 。“画中游”,并不是说这亭子本身就是画,而是说,这亭子外面的大空间好象一幅大画,你进了这亭子,也就进人到这幅大画之中 。所以明人计成在《园冶》中说:“轩楹高爽,窗户邻虚,纳千顷之汪洋,收四时之烂漫 。”
这些表现出了中国园林的民族特点 。古希腊人对于庙宇四围的自然风景似乎还没有发现,他们多半把建筑本身孤立起来欣赏 。古代中国人就不同,他们总要通过建筑物,通过门窗 , 接触外面的大自然 。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 。诗人从一个小房间通到千秋之雪、万里之船 , 也就是从一门一窗体会到无限的空间、时间 。
这样的诗句多得很 。象“凿翠开户牖”(杜甫);
“山川俯绣户,日月近雕梁 。”(杜甫)
“檐飞宛溪水,窗落敬亭云 。”(李白)
“山翠万重当槛出,水光千里抱城来 。”(许浑)
等等这些都是小中见大,从小空间进到大空间,丰富了美的感受 。外国的教堂无论多么雄伟 , 也总是有局限的 。但我们看天坛的那个祭天的台,这个台面对着的不是屋顶,而是一片虚空的天穹 , 也就是以整个宇宙作为自己的庙宇 。
二.因“借”成景:
为了丰富空间的美感,在园林建筑中就采用种种手法来布置空间,组织空间 , 创造空间,例如借景、分景、隔景等等 。其中,借景又有远借 , 邻借,仰借,俯借,镜借等 。
巧于因借起到空间的引导和指示作用,使得园林中的景致令人目不暇接 。上下联系 , 前后呼应,营造出动静皆宜 , 引人入胜的景观效果 。许多现代园林设计师都把视域空间作为设计范围,把地平线作为空间参照,通过借景形成园林与周围环境的融合协调,就是借用中国传统园林追求的无限外延的空间视觉效果 , 取得与其有异曲同工之妙 。
玉泉山的塔,好象是颐和园的一部分,这是“借景” 。苏州留园的冠云楼可以远借虎丘山景,拙政园在靠墙处堆一假山,上建“两宜亭”,把隔墙的景色尽收眼底,突破围墙的局限,这也是“借景” 。颐和园的长廊 , 把一片风景隔成两个,一边是近于自然的广大湖山,一边是近于人工的楼台亭阁,游人可以两边眺望,丰富了美的印象 , 这是“分景” 。
《红楼梦》小说里大观园运用园门、假山、墙垣等等,造成园中的曲折多变,境界层层深入,象音乐中不同的音符一样,使游人产生不同的情调 , 这也是“分景” 。
颐和园中的谐趣园,自成院落,另辟一个空间 , 另是一种趣味 。这种大园林中的小园林,叫做“隔景” 。对着窗子挂一面大镜,把窗外大空间的景致照人镜中,成为一幅发光的“油画” 。
“隔窗云雾生衣上 , 卷幔山泉人镜中” 。(王维)
“帆影都从窗隙过,溪光合向镜中看 。”(叶令仪)
这就是所谓“镜借”了 。“镜借”是凭镜借景,使景映镜中 , 化实为虚(苏州怡园的面壁亭处境倡仄,乃悬一大镜,把对面假山和螺髻亭收入镜内 , 扩大了境界) 。园中凿池映景,亦此意 。
无论是借景、对景,还是隔景、分景,都是通过布置空间、组织空间、创造空间、扩大空间的种种手法,丰富美的感受,创造了艺术意境 。中国园林艺术在这方面有特殊的表现,它是理解中国民族的美感特点的一个重要的领域 。概括说来 , 当如沈复所说的:“大中见小,小中见大,虚中有实 , 实中有虚,或藏或露,或浅或深,不仅在周回曲折四字也 。”(《浮生六记》)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窗子怎么擦才干净,窗户玻璃怎么擦干净
- 女表1500元左右的品牌推荐,说说看1500元左右的女士手表?
- 小米手表 S2 评测:体验性、耐用性、智能性如何,小米新出的米兔儿童电话手表2电量如何,可以使用多久?有用过的人来说说不,非常感谢!
- 松皮石产地,岩石为什么有那么多颜色,说说情况?
- 山寨表和正品的区别,卡西欧的gshock的gb110ga好像买了高仿的,大家能说说高仿和正品的区别吗
- 手表原单和正品有什么区别,来说说正品手表和原单手表的区别吧?
- 说说亲子活动设计包含哪些内容,亲子活动项目有哪些
- 鼓励自己说说心情短语,给自己加油鼓励的句子说说心情
- 快消品一线品牌排行榜,一线化妆品品牌有哪些?能不能具体说说?
- 68句 简单低调秀恩爱的说说,简短低调秀恩爱句子 低调表白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