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农民工,什么是农民工?农民工的生活、工作状况和他们的贡献( 二 )


其四,城市劳动力失业给城市政府带来的成本十分巨大,而农村劳动力找不到工作最多也只是回家种田,政府反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入 。
其五,城里人对农民工的歧视一方面源自文化差异、生活习惯等由于出身形成的尊卑贵贱观念;另一方面则是一部分城里人认为农民工抢他们的饭碗而产生的反感和仇视 。
这些原因虽是城市限制农民工进入数量、工种限制等歧视性政策的直接理由,当然农民工就业歧视也有一些其他深层的政治、经济等综合因素 。
农民工问题的根源在于城市文化派生出来的对乡村的政治、文化、经济的排斥而产生的人的等级观念的歧视 。这就是有的学者所说的农民属于“草根”底层 , 城市人属于“花草”上层 。因此,解决了农民工进城问题 , 即便让他们在城里住下来,并不能从根本解决所有农民问题,更不可能出口狂言“三农问题将不存在” 。这种理论观点,实际属于修修补补,治标不治本,形而上学、纸上谈兵 。
农民工保障问题
农民工保障问题与我国二元社会结构高度相关,关系到我国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近期出现的“ 民工荒”已为我国农民工问题敲响了警钟 。笔者认为,农民工保障的缺位是我国二元社会结构的必然产物,解决农民工保障问题是顺应我国社会转型要求的重要举措,是维护农民工权益的重要形式,也是解决“ 三农”问题的内在要求,应将为农民工提供保障作为解决目前“ 民工荒”的应对之策 。解决农民工保障问题必须消除目前存在的认识上的误区,同时在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的过程中也不能操之过急 。[编辑本段]解决农民工问题策略社会学家、三农问题评论家艾君近几年年针对农民工问题提出一些看法和实施策略 。他认为,要界定农民工问题,解决农民工问题,首先要弄清楚农民是什么?农民如果是一种职业而非身份,该按照职业,也就是从事农业生产工作的人来界定农民 。如果界定农民是一种职业,那么“农民工”又是什么呢?是种职业?是农民职业转工人职业?是既做工人又做农民?那么那些长期从事非农业劳动的农村人还是农民工吗?他认为,如果说农民是一种职业,眼下提出农民工概念的本身就存在概念不清和语法的误区 。如果承认农民是种身份 , 那么提出“农民工”的概念是成立的 。
到底何谓农民工呢?人们普遍认为指的就是农民工人,这当然是中国人的说法 。在美国没有农民这个称谓 , 统称为农场工人 。
从字面上分析,农民工人和农场工人好像差别不大,但是深究起来却是两个千差万别的词语 。首先在身份上,农民工人的身份是农民而农场工人的身份是工人;其次在工作上,农民工人做的是城市里的工作而农场工人干的是农场里的活计 。在我国实施多年的人口管理制度人为地将农民划入了二等公民,农民相对于城里人似乎与生俱来就要低人一等;而在美国,没有城市户口和农村户口的说法,只有行业不同 。他说,可见我们所说的“农民工”,实际是指“身在城市从事非农业工作的农业户口的工人” 。既然是工人了 , 享受工人所有应该享受的权利和义务,享受工人一视同仁的地位是合情合理和法律所不容忽视的 。
他强调,首先,“农民工”的概念就变成一个错误的提法 。农民是职业,那就是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了 , 那么农民工,不就成了“从事农业生产的工人”了吗?可事实上,社会上把农民工指的是农业户口,但从事着非农业工作的劳动者 。从“农民工”一词的盲目出笼,已经把“农民”给界定为一种身份了 。也许“农民工”一词的出台就缺少科学性合理性,也走入了概念的误区 。艾君认为,农民工问题的根源在于城市文化派生出来的对乡村的政治、文化、经济的排斥而产生的人的等级观念的歧视 。这就是有的学者所说的农民属于“草根”底层,城市人属于“花草”上层 。因此,解决了农民工进城问题,即便让他们在城里住下来 , 并不能从根本解决所有农民问题,更不可能出口狂言“三农问题将不存在” 。这种理论观点,实际属于修修补补 , 治标不治本,形而上学、纸上谈兵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