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元节是什么节日,下元节是什么节( 六 )


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 。
中元节
中元节,俗称鬼节、七月半,佛教称为盂兰盆节 。民间传统节日,“中元”之名起于北魏,时在农历七月十五日 , 部分在七月十四日 。原是小秋,有若干农作物成熟 , 民间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报告秋成 。因此每到中元节,家家祭祀祖先,供奉时行礼如仪 。七月十五上坟扫墓,祭拜祖先 。
东汉时道教定下三会五腊日,其中七月七日为道德腊,又是中会即固定的道民到治所接受考校的日子 。七月的这一祭祖日期后来随着道教将中元地官的生日和相应祭祀日期定于七月十五日,而固定于这一天 。
传说该日地府放出全部鬼魂,民间普遍进行祭祀鬼魂的活动 。凡有新丧的人家,例要上新坟,而一般在地方上都要祭孤魂野鬼 , 所以,它整个儿是以祀鬼为中心的节日 , 系中国民间最大的鬼节 。
下元节
农历十月十五,是古老的“下元节” 。此时 , 正值农村收获季节,武进一带几乎家家户户用新谷磨糯米粉做小团子,包素菜馅心,蒸熟后在大门外“斋天” 。又 , 旧时俗谚云:“十月半,牵砻团子斋三官” 。原来道教谓是日是“三官”(天官、地官、水官)生日,道教徒家门外均竖天杆 , 杆上挂黄旗,旗上写着“天地水府”、“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消灾降福”等字样;晚上 , 杆顶挂三盏天灯,做团子需三官 。民国以后,此俗渐废,惟民间将祭亡、烧库等仪式提前在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时举行 。
农历十月十五,为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下元节,亦称“下元日”、“下元” 。下元节的来历与道教有关 。道家有三官,天官、地官、水官、谓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 。三官的诞生日分别为农历的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 , 这三天被称为“上元节”“中元节”“下元节” 。下元节,就是水官解厄旸谷帝君解厄之辰 , 俗谓是日,水官根据考察 , 录奏天廷,为人解厄 。《中华风俗志》也有记载:“十月望为下元节,俗传水宫解厄之辰,亦有持斋诵经者 。”这一天,道观做道场,民间则祭祀亡灵,并祈求下元水官排忧解难 。古代又有朝廷是日禁屠及延缓死刑执行日期的规定 。宋吴自牧《梦粱录》:“(十月)十五日 , 水官解厄之日,宫观士庶,设斋建醮,或解厄,或荐亡 。”又河北《宣化县新志》:“俗传水官解厄之辰,人亦有持斋者 。”此外,在民间,下元节这一日 , 还有民间工匠祭炉神的习俗,炉神就是太上老君,大概源于道教用炉炼丹 。
关于下元节古诗有哪些
关于下元节的诗句
1、下元日诣会庆节所道场,呈余处恭尚书——杨万里
琳宫朝谒早追趋,漏尽铜壶杀点初 。半缕碧云横界月,一规银镜裂成梳 。
自拈沉水祈天寿 , 散作非烟满王虚 。已被新寒欺病骨,柳阴偏隔日光疏 。
2、下元日五更诣天庆观宝林寺——陆游
朝罢琳宫谒宝坊,强扶衰疾具簪裳 。拥裘假寐篮舆稳 , 夹道吹烟桦炬香 。
楼外晓星犹磊落,山头初日已苍凉 。鸣驺应有高人笑,五斗驱君早夜忙 。
3、鄱湖渔歌:下元节五八初度
虚龄称甲子 , 初度值霜天 。沧海帆方满,瑶池月正圆 。
逍遥知鹤性,淡泊占松年 。可望期颐酒,霞杯醉寿筵 。
4、下元节(好词句原创)
良露初冬十月半,牵砻团子斋三官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