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节传统活动,腊八节的节日风俗( 三 )


腊八粥熬好以后,要先敬神祭祖 。之后可以赠送给亲友 , 一定要在中午之前送出去 。最后才是全家人一起食用 。吃剩的腊八粥,保存着吃了几天还有剩下来的,却是非常好的兆头 , 取其"年年有余"的寓意 。如果把粥送给穷苦的人吃,那更是为自己积德 。
2.腊八蒜
华北的大部分地区在腊月初八这天有用醋泡蒜的传统习俗,叫“腊八蒜” 。泡腊八蒜是华北地区的一个习俗 。腊八十几天以后,正好是春节的时候,由于醋的浸泡,蒜整体呈碧绿,非常好看 , 而醋也具有了蒜的辣味 。大年三十,春节前后的时候,就着腊八蒜和醋吃饺子、拌凉菜,味道会非常的美好 。
3.腊八豆腐
“腊八豆腐”是安腊八豆腐徽黔县民间风味特产 , 在春节前夕的腊八,即农历十二月初八前后的时候,黔县家家户户都要晒制豆腐 , 民间将这种自然晒制的豆腐称作“腊八豆腐” 。
4.腊八面
中国北方腊八面方一些不产或少产大米的地方,人们不吃腊八粥,而是吃腊八面 。隔天用各种果、蔬做成臊子,把面条擀好,到腊月初八早晨的时候全家人围在一起吃腊八面 。
腊八节的意义与价值
(一)表达祈求丰收吉祥的美好愿望
腊八节借“腊祭”之名,表达的却是农事劳作一年的人们对来年的一种美好祝愿 。从表面来看,人们是用收获的各种农作物礼敬百神,祭祀祖先,感谢神灵赐给他们的农业果实,感谢祖先对他们生产生活的保佑,同时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 六畜兴旺,事业发达 。
(二)展示庆祝农业丰收的喜悦心情
腊八节的标志性习俗腊八粥,其实是农业丰收成果的一次大展示 。正如老舍在《北京的春节》一文中所说:“在腊八那天,人家里,寺观里,都熬腊八粥 。这种特制的粥是祭祖祭神的 , 可是细一想,它倒是农业社会的一种自傲的表现――这种粥是用各种米,各种豆,与各种干果(杏仁、核桃仁、瓜子、荔枝肉、莲子、花生米、葡萄干、菱角米……)熬成的 。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
这种集中反映农家粮食丰盛、应有尽有的腊八粥 , 确实能体现出农业大丰收的喜人景象,能体现出人们创造美好生活的满怀喜悦,能表现出人们享受幸福生活的特殊情趣 。
(三)营造和谐人际关系的有效手段
中国的传统节日总是内敛而含蓄的,圈子一般局限在家人之间的其乐融融,但是,腊八节似乎走出了家人的小圈子,人们通过腊八粥的馈赠与接受,建立了更广泛的情感联系 。
宋代时,每到腊八这一天,无论是朝廷、官府、寺院 , 还是庶民百姓家都要熬制腊八粥 。到了清朝,喝腊八粥的风俗更加盛行 。在宫廷,天子、皇后、皇子等都要向宫女侍从、文武大臣赏赐腊八粥,并向各个寺院发放米粮、干果等供僧侣食用 。
在民间,家家户户也要用腊八粥祭祀祖先,同时,合家团聚在一起食用,并且馈赠亲朋好友 。腊八节借助土地出产的农业成果有力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和人际关系的和谐 。
(四)蕴含追求身体健康的养生之道
【腊八节传统活动,腊八节的节日风俗】 农事劳作需要健硕的身体,而腊八粥正具有保健的诸多作用 。清代营养学家曹燕山撰《粥谱》,对腊八粥的健身营养功能讲得详尽、清楚 。调理营养,易于吸收,是“食疗”佳品,有和胃、补脾、养心、清肺、益肾、利肝、消渴、明目、通便、安神的作用,这些已被现代医学所证实 。
其实,腊八喝粥,只是一种象征 , 起的是提倡作用,平素喝粥同样有益健康 。正如春天适宜植树人们就定个植树节的道理一样 。腊八节时举国钟情腊八粥,喝粥有益健康可以说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