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过原文、作者,雨过山村古诗原文及翻译( 三 )

【雨过原文、作者,雨过山村古诗原文及翻译】小雨飘飘,轻洒在青青的草地上 。道路都干干净净的,车马经过也扬不起灰尘 。渐渐散去的紫烟笼罩了帝阙 。天气逐渐变得晴朗,天津的太阳在此显现 。飞花沾湿衣袖,红中带香 。绿柳轻拂马鞍,绿色匀称 。为了能够更好的赏景,唯有痛饮 。都城又有几个闲人呢?
飘然一雨洒青春,九陌净无车马尘 。
渐散紫烟笼帝阙,稍回晴日丽天津 。
花飞衣袖红香湿,柳拂鞍鞯绿色匀 。
管领风光唯痛饮,都城谁是得闲人 。
宋治平四年(1067年),黄庭坚考中进士,任汝州叶县县尉 。熙宁初参加四京学官的考试 。由于应试的文章最优秀 , 担任了国子监教授,留守文彦博认为他有才能,留他继续任教 。
苏轼有一次看到他的诗文,以为他的诗文超凡绝尘 , 卓然独立于千万诗文之中,世上好久已没有这样的佳作 。
黄庭坚担任太和县知县,以平易治理该县 。当时课颁盐焚,其他县都争着占多数,太和县独不这样,县吏们不高兴,可是该县的老百姓都喜欢 。
宋绍圣初,黄庭坚出任宣州知州,改知鄂州 。章敦、蔡卞与其党羽认为《神宗实录》多诬陷不实之辞,使前修史官都分别居于京城附近各处以备盘问 , 摘录了千余条内容宣示他们 , 说这些没有验证 。不久 , 经院受考察审阅 , 却都有事实根据 , 所剩下的只有三十二件事 。
黄庭坚在《神宗实录》中写有“用铁龙爪治河,有同儿戏”的话 , 于是首先盘问他 。黄庭坚回答道:“庭坚当时在北都做官,曾亲眼看到这件事,当时的确如同儿戏 。”凡是有所查问,他都照实回答 , 毫无顾忌 , 听到的人都称赞他胆气豪壮 。
黄庭坚因此被贬为涪州别驾、黔州安置,攻击他的人还认为他去的是好地方,诬他枉法 。后因避亲属之嫌,于是移至戎州 。黄庭坚对此像没事一样,毫不以贬谪介意 。四川的士子都仰幕他 , 柔意和他亲近 。他讲学不倦,凡经他指点的文章都有可观之处 。
本诗描绘了春雨后尘土涤净 紫烟渐散 雨过日丽 红花沾雨 柳色葱翠的景象 。颈联运用的艺术手法:对仗,如“花飞”对“柳拂”,“红香湿”对“绿色匀” 。拟人,如“柳拂” 。从视觉、嗅觉、触觉等多角度进行描写,如“衣袖红香湿”让人仿佛身临其境 。
全诗表达了诗人雨后天晴拜访苏家的喜悦 , 为老师再获朝廷重用而开心 , 暗讽昔日变法派皆是闲人,变法时期是一场雨,现在才是雨过天晴,有着沉冤得雪的痛快 。
《雨过至城中苏家》(宋·黄庭坚)翻译:
小雨轻飘飘,洒落在了青青的草地上,道路都被冲刷的干干净净,即使有车马经过也扬不起灰尘 。
笼罩了整个皇宫的紫烟正在渐渐散去 , 天气慢慢的变得更加晴朗,天空也变得更加美丽 。
沾满了雨水的飞花沾湿了衣袖,红中带香,柳条轻轻的拂拭着马鞍,绿色充满大地 。
为了能够更好的欣赏这美景 , 只有痛饮美酒,都城里面又有几个闲人呢?
飘然一雨洒青春,九陌净无车马尘 。
渐散紫烟笼帝阙,稍回晴日丽天津 。
花飞衣袖红香湿,柳拂鞍鞯绿色匀 。
管领风光唯痛饮 , 都城谁是得闲人 。
《雨过至城西苏家》作于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黄庭坚时任秘书省校书郎 。是年,长期贬谪外放的苏轼被授予翰林学士、知制诰等要职,二人于京城再会,分外喜悦 。
这首诗采用对仗、比拟等艺术手法,从视觉、嗅觉、触觉等多角度(运用了通感)进行描写,描绘了一幅尘土涤净、紫烟渐散、雨过日丽、红花沾雨、柳色葱翠的春景图,抒发了作者雨后天晴访友的喜悦之情;还有仕途上的踌躇满志或忙里偷闲的快乐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