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光穿洞的地点原理及发生时间,古人的思想有多奇妙,为何能让颐和园十七孔桥上演金光穿洞景观?( 二 )


每年只有在冬至前后的几天里 , 才会出现如此奇观美景,金黄色的余晖将17个孔洞全部穿透照亮 。一年之中,能看到此景的时间仅仅几天 。
“金光穿洞”现象的出现,简单来讲:日落的方位随着季节是在不断变化的,好比冬天的日落方位在西偏南,在冬至前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时的日落点上,阳光恰好照射在了十七孔桥所有桥洞的侧壁上,形成了美景 。

金光穿洞的地点原理及发生时间,古人的思想有多奇妙,为何能让颐和园十七孔桥上演金光穿洞景观?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3、颐和园十七孔桥出现金光穿洞,此类景象是如何形成的?“金光穿洞”景象的形成原理简单来说就是古人在建造十七孔桥的时候根据相关知识,使得冬至前后的落日光辉正好照射在十七孔的孔壁上 , 从而呈现出金光穿洞的壮观景象 。位于北京西北郊外有一座翁山,山下有一个湖泊 。因为有山有水,所以自元朝时期开始皇家便在此修建行宫 。等到了清朝乾隆时期因为西郊园林的不断增多,园林用水量因此持续增加 。
为了缓解园林的用水压力,乾隆在崇庆皇太后六十大寿时下令拓挖翁山山下的湖泊 , 便将其改名为“昆明湖” 。因拓挖昆明湖而多出来的土堆则被堆积到翁山处,而翁山也于这个时期被改名为“万寿山” 。这昆明湖与万寿山便就是颐和园的主要组成部分,其中昆明湖占据了该园林面积的四分之三 。此外,颐和园内不同风格的建筑多达三千多座 , 其中包括佛香阁、长廊、谐趣园等等 。
颐和园的昆明湖上有一座十七孔桥也是该园林中极具知名度的一处景观 。这座十七孔桥是为连接南湖岛而修建的石桥,该石桥长达一百五十米,桥下共设有十七个桥洞 。这座石桥之所以设计成十七个孔,其原因在于古代帝王偏爱“九”这个数字 。以十七孔桥最中间的大孔洞为始点 , 不管向左数还是向右数都为“九” 。
这座十七孔桥在不同季节有不同的美 , 其中在冬至前后还能够欣赏到“金光穿洞”这一壮观景象 。古人匠人在建造十七孔桥时不光考虑到了帝王的喜爱,他们还运用到了天文地理知识 。基于这些知识的运用,十七孔桥每到冬至前后如果有落日,落日阳光便会照射到每个孔洞的洞壁上 。如此一来,便会出现“金光穿洞”的景象 。
金光穿洞的地点原理及发生时间,古人的思想有多奇妙,为何能让颐和园十七孔桥上演金光穿洞景观?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4、金光穿洞的产生机理是什么?十七孔桥在冬至前后会呈现红光穿桥洞的奇景 。古人在建造桥时掌握、利用了天文地理知识 , 当太阳在冬至前后下午最低点照射时,阳光会贯穿整个桥洞,呈现“红光穿洞”的自然奇观 , 这也是造园设计者的神来之笔 。
每年只有在冬至前后的几天里,才会出现如此奇观美景,金黄色的余晖将17个孔洞全部穿透照亮 。一年之中,能看到此景的时间仅仅几天 。
扩展资料
颐和园十七孔桥再现金光穿洞:
11月24日,初冬时节,北京天气晴好,颐和园十七孔桥再现“金光穿洞”美景,吸引众多游客和摄影爱好者观赏拍照 。远远看去桥洞被点亮,金灿灿的,十分壮美 。
采访人员发现,与去年同期相比,来拍摄“金光穿洞”的人群当中,老年人占了更大的比重,他们的设备也更加专业,拍法花样不少,甚至连年轻人都理解不了 。  
一位70多岁的老人一直站在石栏杆旁,三脚架上的相机对着十七孔桥一个小时一动不动,总有人好奇去问为啥老是这个角度,老人回答:“我这拍延时呢 。”听的人有点蒙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