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魏晋时,重阳节气氛渐浓,非常受文人墨客追捧 。魏晋时期有着广泛的赏菊、饮酒的习俗 。
唐朝时,重阳节被定为正式节日 。从此以后,宫廷、民间一起庆祝重阳节,并且在节日期间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 。据记载,正式将农历九月九日列为国家认定的节日,是在唐德宗李适年间(780年-785年),将重阳节列为“三令节”之一 。
宋代 , 重阳节更为普及,《东京梦华录》曾记载了北宋时重阳节的盛况 。
明代皇宫中宦官宫妃从初一时就开始一起吃花糕庆祝,九日重阳,皇帝还要亲自到万岁山登高览胜,以畅秋志 。
清代,重阳风俗依旧盛行,北京重阳节的习俗是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寓意“解除凶秽,以招吉祥” 。
近现代,20世纪80年代起 , 中国一些地方把夏历九月初九日定为老人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 。1989年,中国政府将农历九月初九定为“老人节”、“敬老节” 。2012年12月28日,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新修改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法律明确,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 。
在传承发展中,重阳节以富有生命意蕴的节庆活动世代流传,设宴敬老、饮宴祈寿主题逐渐和中国传统孝道伦理相融合,成为当今重阳节日活动重要主题之一 。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重阳节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3、重阳节的意义重阳节的意义有敬老、敬祖以及感恩等等,在很久之间,民间就有在重阳节登高祈福、插茱萸、拜神祭祖等习俗,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就说明了这一个团圆的日子,表达了诗人心中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
重阳节与除夕、清明节、七月半并称中国传统四大祭祖节日 。除了祭祖的意义外,重阳节还代表着思念、团聚,现在也代表了感恩、敬老 。登高赏秋与感恩敬老是当今重阳节日活动的两大重要主题 。倡导全社会树立敬老、孝老、爱老的风气 。
九月九日重阳节的来历
九九重阳,早在春秋战国时的《楚词》中已提到了 。屈原的《远游》里写道:“集重阳入帝宫兮 , 造旬始而观清都” 。这里的“重阳”是指天 , 还不是指节日 。
三国时魏文帝曹丕《九日与钟繇书》中,则已明确写出重阳的饮宴了:“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 。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 , 俗嘉其名 , 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 。”
晋代文人陶渊明在《九日闲居》诗序文中说:“余闲居,爱重九之名 。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 。这里同时提到菊花和酒 。大概在魏晋时期,重阳日已有了饮酒、赏菊的做法 。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 。
到明代,九月重阳,皇宫上下要一起吃花糕以庆贺,皇帝要亲自到万岁山登高,以畅秋志 , 此风俗一直流传到清代 。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4、重阳节的意义是什么 重阳节的意义在于敬老、团圆 。重阳节在每年的九月初九 , 在古代,九是非常尊贵的数字,它和“久”同音,表达了人们希望生命长久、长寿的美好愿望,而在现代重阳节被定为“老人节”,倡导人们敬老、爱老 。
重阳节的意义是什么
在《易经》中,九月九日 , 表示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所以称为重阳,也叫重九 。古人认为重阳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并且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 。在我国的民俗观念中,九九重阳节 , 还与“久久”同音,且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 , 所以有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寓意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板鸭有点发霉洗净还能吃吗,板鸭长毛了,还可不可以吃
- 红酒醒酒和没醒酒区别,红酒为什么醒酒,醒酒与没醒的就口感有什么不一样吗?
- 烧水壶里面有一层白色的是什么,烧水壶用久了就会有一层白白的钙状物,这是为什么?怎样去除里面的水垢呢?
- 夏天适合戴什么表带,夏天也可以戴的鳄鱼皮表带有哪些?
- 乐器分类有哪些,乐器有哪些种类
- 晚安玛卡巴卡后是什么,巴卡玛卡下一句是什么?
- 家蚕和野蚕有什么区别,蚕宝宝的知识 蚕的知识介绍
- 什么是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如何理解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 琥珀是什么样子的,琥珀是一种什么样的物质?
- 如何快速祛除痘印,怎样消除痘印较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