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六月:“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唐代王昌龄的《采莲曲》这出污泥而不染的莲蓬,在暑月为人们带来阵阵凉意,故把六月称为荷月 。在《易·系辞上》说 , “日月运行,一寒一暑 。”又有六月叫做暑月之说 。此外 , 还把六月称为季夏、焦月、溽暑等,如在《礼记·月令》上有“孟夏之月其臭焦 。”“季夏之月土润溽暑,大雨时行 。”
7、七月:秋季的头一个月谓新秋 。古时,瓜果成熟也在秋天,“米谷豆子 , 秋收冬藏”,把七月叫做瓜月 。有一种兰花在初秋开放,故又把七月称为兰秋和秋月 。
8、八月:秋季的八月居中,谓之仲秋 。《尔雅·释天》中云:“八月为壮 。”郝懿行义疏解释说,“壮者 , 大也 。八月阴大盛,《易》之大壮,言阳大盛也 。”故称八月为壮月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唐人宋之问把月中的桂花飘香都吹落人间了,何况乡间山歌里唱道:“八月里来桂花香”,民间又把八月称为桂月 。
9、九月:“青女素娥俱耐冷 , 月中霜里斗婵娟 。”李商隐把主霜雪的女神青女绰约仙姿描写得美妙绝伦,其摄入魂魄的精髓便是经得起严寒考验的特性 。九月的别称除了霜月外 , 还有季秋、菊月、朽月等 。
黄巢的《菊花》诗歌吟:“待到秋来九月八 , 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陈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而把九月称为朽月 , 虽无处考证,或许是因有的草木入冬后衰老、枯落之故 。
10、十月:农历十月的别称有:初冬、开冬、露月、良月等 。《尔雅·释天》中说:“十月为阳 。”郭璞的注解为:“纯阴用事,嫌于无阳,故以名玄 。”《后汉书·马融传》说:“至于阳月,阴慝害作,百草毕落 。”乡间开冬之后 , 旧时娶亲嫁女等操办喜事便选在入冬,此时收成已毕,正值农闲,良辰美景多可入选 。
11、十一月:《礼记·月令》:“?仲冬之月?命之曰畅月 。”郑玄的注解为“畅,犹充也 。”因此农历十一月的别称为畅月 。孔颖达还注解为:“言名此月为充实之月,当使万物充实不发动也 。”
而孙希旦的集解是,“畅 , 达也 。时当闭藏而畅达之,故命之曰畅月,言其逆天时也 。”冬季之中 , 按序列也把十一月叫作仲冬,此外还有幸月、葭月、龙潜月之说,无可考 。
12、十二月:“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宋王安石的咏梅诗,已把寒冬梅花倔强的风骨和报道春之将至的信息描写得恰到妙处 。
从周代开始 , 古人把阴历十二月作为腊祭的日子,以狩猎禽兽祭先祖 。据《荆楚岁时记》:“十二月八日为腊日 。”杜甫《腊日》,自古以来,农历十二月为冰天雪地的代名词,故又称之为冰月、严月 。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月
古代月份的叫法:
1、一月通常称:正月、柳月、端月、初月、嘉月、新月、开岁、陬月 。
2、二月通常称:杏月、仲春、仲阳、如月、丽月、花月、仲月、酣月 。
3、三月:通常称:桃月、春晚、晚春、春日、绸月、季月、莺月、末春 。
4、四月:通常称:槐月、孟夏、首夏、初夏、阳月麦月梅月纯月清和余月 。
5、五月:通常称:蒲月、仲夏、超夏、呜蜩、天中、仲夏、皋月 。
6、六月:通常称:荷月、季月、伏月、精阳、溽暑、季暑、且月 。
7、七月:通常称:巧月、瓜月、兰月、相月、孟秋、初秋 。
8、八月:通常称:桂月、壮月、仲秋、中秋、商吕、竹春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神舟五号成功降落在哪里,神五,神六,神七的发射时间和降落时间?
- 菠萝里面的物体是黑籽还是虫卵,凤梨里面是黑籽还是虫卵
- 鲨鱼的祖先是,鲨鱼的祖先是什么?
- 如何去除衣领上的汗渍,领口袖口的汗黄渍怎么清洗?
- 上海天天瑞草银杏叶口服液价格,银杏叶口服液的介绍
- 发芽的山药能吃吗,发芽的山药可以吃吗
- 石膏断口处有什么光泽,中草药:石膏的功效与作用
- 月亮的别名有啥,月亮的别称有哪些?
- 早上好和早安哪个暧昧,早上好,早,早安这三者之间的区别是什么啊?
- 小苏打可不可以代替蓬灰,蓬灰和的面能不能烙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