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日晷测量时间存在什么问题,日晷不准的原因( 二 )


日晷通常由铜制的指针和石制的圆盘组成 。铜制的指针叫做“晷针”,垂直地穿过圆盘中心,起着圭表中立竿的作用,因此,晷针又叫“表”;石制的圆盘叫做“晷面”,安放在石台上 , 呈南高北低,使晷面平行于天赤道面,这样,晷针的上端正好指向北天极,下端正好指向南天极 。通常都是以影子的方位计时 。]随着时间的推移,晷针上的影子慢慢地由西向东移动 。移动着的晷针影子好像是现代钟表的指针,晷面则是钟表的表面,以此来显示时刻 。
这种利用太阳光的投影来计时的方法是人类在天文计时领域的重大发明 , 这项发明被人类沿用达几千年之久 。由于日晷必须依赖日照,不能用于阴天和黑夜 。因此 , 单用日晷来计时是不够的,还需要其他种类的计时器,如水钟,来与之相配 。
曰晷的缺点:只能用于室外、体积大、笨重、计时差大……

用日晷测量时间存在什么问题,日晷不准的原因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3、用日鲁测量时间时有哪些问题?时间是一种尺度,是物理学中的七个基本物理量(长度m,时间s , 质量kg,热力学温度K(开),电流单位A(安),光强度cd(坎德拉),物质的量mol(摩尔))之一,符号为t 。时间在物理学定义是标量 , 借着时间,事件发生之先后可以按过去-现在-未来之序列得以确定(时间点),也可以衡量事件持续的期间以及事件之间和间隔长短(时间段) 。时间是除了空间三个维度以外的
日晷,本义是指太阳的影子 。现代的“日晷”指的是人类古代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又称“日规” 。其原理就是利用太阳的投影方向来测定并划分时刻,通常由晷针(表)和晷面(带刻度的表座)组成 。
利用日晷计时的方法是人类在天文计时领域的重大发明,这项发明被人类沿用达几千年之久 。
用太阳方向,日晷等方向来测量时间
用日晷测量时间存在什么问题,日晷不准的原因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4、古代日晷记录时间,那么两个问题,一是冬天和夏天太阳出现时间不一样,日…日晷是根据晷针影子的长短测季,根据晷针影了的位置测时 。这样根据晷针午时的影子逆推和顺推出不同季节中一天的时辰,然后则可固定下来 。如正月日出是什么时辰,五月日出是什么时辰 , 所以无论是冬夏,测时都是比较准确的 。日晷只能测晴天白天的时辰,是不能测定阴天和夜间的时辰的 。有的用月晷测夜晚的时辰 , 不过每月有十多天见不到月亮,因此,极少使用月晷 。
用沙漏
用日晷测量时间存在什么问题,日晷不准的原因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5、用沙漏和曰晷计时有什么优点和缺点日晷
优点:测地方时,能够计算地理经度 。
缺点:必须依赖日照,不能用于阴天和黑夜 。
沙漏
优点:上下两个沙斗可互相倒过来使用,很方便 。
缺点 , 沙砾流动时易堵塞 。
优点:在古代可以计算时间,这是最大的贡献 。
缺点:跟现代时间工具没法比 。误差太大 。日晷受天气影响 , 沙漏只能测量固定某一段时间 。
日冕是记录时刻的(晴天才能用),沙漏是定时器(不能确定具体时间) 。
沙漏即使不精确 , 日轨限制较多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