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红|半生尽遭白眼冷遇,萧红31岁英年早逝,死前遗愿:葬在鲁迅墓旁( 四 )


在香港时期 , 萧红患上了肺结核 , 身体虚弱 , 经常咳嗽 。 但是她还是坚持创作 , 完成了《呼兰河传》《马伯乐》和《小城三月》等重要作品 。
1941年春天 , 萧红住进了玛丽医院 。 同年11月底 , 因受到医院的冷遇 , 萧红返回九龙的家中养病 。 12月8日 , 太平洋战争爆发 , 九龙陷于日军的炮火 。 次日 , 端木蕻良和青年作家骆宾基护送萧红从九龙转移到香港看病 。
受萧红弟弟以及端木蔚良的委托 , 比萧红小6岁的骆宾基来到病房照顾萧红 , 陪伴随她走过了人生最后的44天 。
1月19日 , 深夜 , 自感时日不多的她在一张纸片上写下:“我将与蓝天碧水永处 , 留下那半部《红楼》给别人写了!半生尽遭白眼冷遇……身先死 , 不甘 , 不甘!”
1月22日 , 萧红带着无尽的怅恨离开人世 , 年仅31岁 。
在萧红生命的最后时刻 , 她特别渴望回到亲人身边 , 她曾恳求好友骆宾基将她送到许广平处 。 据骆宾基回忆 , 萧红在病中多次眼含热泪追忆带她恩重如山的鲁迅先生 , 希望“将她的骨灰送回上海 , 埋葬在鲁迅的墓旁” 。
当时的上海早已沦陷于日军之手 , 兵荒马乱 , 萧红回上海的遗愿并未实现 。 她的遗体火化后 , 草草埋葬在香港浅水湾 。 她一生颠沛流离、坎坷辛酸 , 死了还要继续飘零 。

萧红|半生尽遭白眼冷遇,萧红31岁英年早逝,死前遗愿:葬在鲁迅墓旁
本文图片

END.
在阅读中见自己 , 见天地 , 见众生 。 更多名人轶事 , 文学解读 , 欢迎关注我的账号@晓读夜话~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