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四年是哪年,光绪是属什么朝代?到在为止,有多少年了?( 三 )


三位大人的后事料理完毕 , 之前李文忠公差徐次舟交付的银子,朱彭寿处还剩余了几十两,他又将余款交给了徐次舟,让他缴还给李文忠公 。
这件事就此告一段落 。
呜呼哀哉!
徐用仪赴难时,已经七十五岁了 。他一生为人小心谨慎,谁能想到,晚年竟遭受如此奇冤 。
这要到哪里去问天理呢?
但是 , 仔细想一想 , 徐用仪蒙难的事情,事先多少还是有些征兆的 。
不过,被杀之后不久,徐用仪的耿直中正、他对的满腔忠诚,还是被认知,他的冤屈 , 也被昭雪了 。
徐用仪死后 , 清逊帝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他被朝廷封赠的谥号为“忠愍”,这既是对他认可,也是莫大的容光与恩典 。就此而言,徐用仪完全可以和明朝的沈炼(谥号忠愍)、杨继盛((谥号忠愍))媲美了!
他们虽然都受屈遇害而死,但是,他们的浩然正气、烈烈英风常留,永垂于千古 。
另外,需要补充的是,庚子拳匪之乱前,当时朝野人心惶惶 , 因预计战事不远,祸乱将近,清廷各部曹的,请假离开京城的人很多 。
据说,有一天,清廷的相国徐桐忽然来到内阁,然后,开始一一点名 。点名完毕,他还威胁大家说,如果此后还有人再请假出京,那么,本部将采取严厉的制裁措施:谁请假,谁的资历就清零;谁请假,谁的薪俸就拿掉 。而且,徐桐讲话的时候,声色俱厉 。
同样,也是这个时候,在兵部任尚书的徐用仪就比较宽松 。兵部人员,和往日一样,可以按照制度请假 , 来去和平时没有两样 。他并没有特异苛求下属 。因为他觉得,时事已经这样了,京城已经乱到朝廷暗地里纵容肆意纵火了 , 完全没有必要下属,让他们提心吊胆地留在京城,不知道命在谁手、命在何方、命存几时 。
这些事,也不是传言的 。
这都是庚子之变当年的农历六月,徐用仪到朱彭寿家去看望朱彭寿的时 , 亲口说的 。而那一次,朱彭寿就在旁边 。
同样的事,就其处理态度和来看,人与人之间见识的明与暗 , 人与人之间气量的广与狭,真是相差太大了!
全文结束 。
文中有很多地方,是我所不明了的 。所以 , 我在文后做了一个长长的附记材料,有兴趣的读者,可以继续阅读!
附本文相关资料:
【朱彭寿】清穆宗同治八年(公元1869年)~公元1950年,别名小汀 , 又作筱汀,号述庵 , 又号述叟、寿鑫主人 , 浙江海盐人,金慧珠夫 。清德宗光绪戊子(公元1888年)举人;授内阁中书 。清德宗光绪甲午(公元1894年) , 蒙恩以侍读遇缺即补 。清德宗光绪戊戌(公元1898年)进士,曾任职典礼院直学士、练兵处文案;官至陆军部右丞、清逊帝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陆军部左丞;北洋湖南长沙关、湖北宜昌关等 。
应徐世昌之聘,总纂《清儒学案》;著有《旧典备徴》5卷、《国朝人物考略》32卷、《皇清记事五表》32卷、《古今人生日考》12卷、《三国人生卒年月表》2卷、《述庵诗草》6卷、《古近缄范》8卷、《寿鑫丛记》六种、《安乐康平室随笔》6卷 。
【军机章京】俗称“小军机”,早期也称为“司员” 。最初 , 章京无一定额数,在内阁中书等中选调 。清乾隆初 , 改由内阁、各部、理藩院等衙门调派 。
自清仁宗嘉庆四年(公元1799年)始,定军机章京分满、汉各两班,每班8人,共32人 。各班设领班、帮领班章京各1员 , 由军机大臣於章京中选资深望重者担任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