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联的意思和来源,春联的来历和起源( 四 )


春联的来历和起源
春联,起源于桃符(周代悬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桃木板) 。据《后汉书?礼仪志》所载,桃符长六寸 , 宽三寸,桃木板上书降鬼大神“神荼”、“郁垒”的名字 。“正月一日,造桃符著户,名仙木,百鬼所畏 。”
所以,清代《燕京时岁记》上记载:“春联者 , 即桃符也 。”五代十国时,宫廷里,有人在桃符上题写联语 。《宋史?蜀世家》说:后蜀主孟昶令学士辛寅逊题桃木板,“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便是中国的第一副春联 。直到宋代,春联仍称“桃符” 。王安石的诗中就有“千门万户尤眨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 。宋代,桃符由桃木板改为纸张,叫“春贴纸”和“春联” 。
春节普天同庆 , 故除了各家门口要贴春联外,猪舍,鸡鸭舍等处也要贴对联,寓意六畜兴旺,格式一般为鸡鸭满圈 , 牛羊成群,六畜兴旺等 。
与春联的来历有关的传说
相传在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山海经》里,有一个鬼域的世界 , 中间有座山,山上有一棵覆盖三千里的大桃树 , 树梢上有一只金鸡 。每当清晨金鸡长鸣的时候 , 夜晚出去游荡的鬼魂必赶回鬼域 。鬼域的大门坐落在桃树的东北,门边站着两个神人 , 名叫神荼、郁垒 。如果鬼魂在夜间干了伤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郁垒就会立即发现并将它捉?。?用芒苇做的绳子把它捆起来 , 送去喂虎 。因而天下的鬼都畏惧神荼、郁垒 。于是民间就用桃木刻成他们的模样 , 放在自家门口 , 以避邪防害 。后来,人们干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郁垒的`名字,认为这样做同样可以镇邪去恶 。这种桃木板后来就被叫做“桃符” 。到了宋代,人们便开始在桃木板上写对联 , 一则不失桃木镇邪的意义,二则表达自己美好心愿 , 三则装饰门户,以求美观 。又在象征喜气吉祥的红纸上写对联,新春之际贴在门窗两边,用以表达人们祈求来年福运的良好心愿 。
唐朝以后,除了以往的神荼、郁垒二将以外 , 人们又把秦叔宝和尉迟恭两位唐代武将当作门神 。相传,唐太宗生?。磐夤眵群艉牛?彻夜不得安宁 。于是他让这两位将军手持武器立于门旁镇守,第二天夜里就再也没有鬼魅搔扰了 。其后,唐太宗让人把这两位将军的形象画下来贴在门上,这一习俗开始在民间广为流传 。
贴春联的寓意
1、继承传统习俗:春联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也是继承传统习俗的一种方式,代表着我国传统文化种延续 。
2、祈福民俗:春联具有祈福、装点居所的传统民俗功能,反映了人民大众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的希望 。
春联的书写要求
春联借鉴中国诗歌传统的文学形式 。与古代的骈体文和诗歌不同,是一种特有形式的独立文体 。尽管律诗或骈文中的对仗句,往往就是绝妙的对联,但只有在它们脱离律诗或骈文而独立存在时,才能称为对联 。

春联的意思和来源,春联的来历和起源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5、春联的来历是什么?关于春联的来源有几种不同的说法:
一说春联来源于桃符 。五代时,西蜀的宫廷里,就有人在桃符上提写联语 。清代《燕京时岁记》上说:“春联者,即桃符也 。”
另一来源是春贴,古人在立春日多贴“宜春”二字,后渐渐发展为春联,表达了中国劳动人民一种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据说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 。
对联都必须具备以下特点: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