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牛奶为什么会有奶皮,为什么牛奶加热后表面会产生一层奶皮( 二 )


牛奶中含有脂肪,当你加热后会分离一部分出来的,遇冷就会凝固成奶皮 。
对身体没有影响的,因为是脂肪成分 , 最好也不要多吃 。
希望帮到你 。

热牛奶为什么会有奶皮,为什么牛奶加热后表面会产生一层奶皮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2、为什么牛奶加热后会有一层皮?我们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把牛奶煮开后,静置一段时间,牛奶表层会形成一层固态物质,这到底是什么呢?是怎样的变化促使了这种现象的发生呢?其中的原理是怎样的呢?
我们首先了解下牛奶到底是什么东东?
牛奶的成分都有什么?
牛奶的成分主要是糖类、脂肪、蛋白质、维生素、膳食矿物质和水 。其中糖类和水占比较高,而糖类主要指的是乳糖 。
其中有一种蛋白质称作脂肪球膜蛋白(MFGM),这是一种吸附于脂肪球表层的蛋白质和磷脂质 , 构成了脂肪球表层的脂肪球膜,这种蛋白质对热比较敏感 。
脂肪和蛋白质平时在牛奶中,都是以微小球体的形式存在,分布比较均匀,所以单纯地静置牛奶是不会出现奶皮的 。
那么牛奶加热放凉后,表面形成的奶皮是不是都是脂肪构成的呢?
奶皮是如何形成的?
正常牛奶放置后,不会出现奶皮,但是加热后,在放置就会出现奶皮,可见加热是出现奶皮的一个重要因素,那么在加热时,牛奶中发生了什么呢?
前面说了,脂肪球膜蛋白(MFGM)对热比较敏感,一旦受热就会发生分解反应,进而导致其释放出被包裹着的脂肪球(甘油三酯) 。由于脂肪球的密度低于水,因此会浮到牛奶表面,而随着温度的降低,这些脂肪就会慢慢凝结了 。
另外还有一种因素促成了这一反应的加速,那就是加热会导致液体粘性降低,而粘性是用来表征液体分子之间摩擦力大小的 。所以随着加热,牛奶中的脂肪球和携带蛋白质的脂肪球会迅速上浮到表面 。
而且因为达到沸点,所以牛奶上层的水分就蒸发了,这就导致脂肪和部分蛋白质直接和外层空气接触,并凝结了 。
为何超市买来的牛奶煮过后几乎看不到奶皮?
因为传统牛奶要经过脱气、均质和灭菌等工序的处理,才会包装起来在市场售卖 。所以这跟直接从奶牛身上挤出来的牛奶还是又细微的差别 。
比如脱气是为了去除牛奶中的挥发性气体,比如膻气,但有人怀念那个味道,所以就说买的奶少了点什么东西,其实就是膻气 。
而均质就是把牛奶中大块的脂肪和蛋白质打碎成更细小的颗粒,这是为什么呢?有两点原因,第一,是为了防止在长期存储时,牛奶发生块状凝结;第二 , 是为了让人体对这些营养物质吸收得更加充分 。
所以均质就是超市买来的奶 , 煮开后看不到奶皮的“罪魁祸首” 。因为脂肪和蛋白质被打成更小 , 更均匀的颗粒了,所以凝结现象就发生的不明显了 。
所以牛奶是否能形成奶皮,跟牛奶的质量是没关系的 。
现在的生活很好 , 家长每天会给孩子准备牛奶 , 但是细心的家长朋友们发现没有,每次加热后会发现上面有层皮 。
牛奶已成为许多人不可缺少的饮料 。他们的早餐是牛奶和面包 。牛奶中除了有足够的水分外,还有蛋白质、脂肪、乳糖、维生素等营养成分 。至于牛奶,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即牛奶加热后 , 在冷却过程中,牛奶表面会出现一层薄皮 。这层牛奶是什么?事实上,这层“皮肤”是牛奶中的脂肪和蛋白质漂浮起来 。
牛奶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在室温下溶解或均匀分散在水中,形成稳定的体系 。但在加工完奶制品后,剩下的一种酶叫做脂肪酶 。在牛奶储存期间,这些脂肪酶分解牛奶中的脂肪球膜蛋白(一种蛋白质)并释放游离脂肪球 。由于脂肪球的密度低于水 , 蛋白质的密度高于水 , 分解后会导致脂肪球浮起,剩余的脂肪球膜蛋白也会浮起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