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全诗,《山坡羊 潼关怀古》“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一语( 二 )


作者这时正行进在潼关的路上 , 峰峦、波涛都是亲眼见到,“如聚”“如怒”都染上了作者的感***彩 。作者心情不愉快(意踌躇)的原因是:灾难频繁,百姓受苦(1)这首曲划分为几个层次?
这首小令是元文宗天历年间,关中大旱,张养浩被征召任陕西行台中丞,在他赴任途中经过潼关时触发了追念古代情怀而作的 , 表现了作者对民间疾苦的关心和同情 。这支流传的小令,以深邃的历史眼光揭示出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兴 , 百姓苦;亡,百姓苦!」即不管封建王朝如何更迭,在他们的争城夺地的战争中蒙受灾难的,还是那些无辜的老百姓 。它像一支高烧的红烛,照亮了人们的眼睛,使之认识到象徵封建政权的宫阙,它的兴建是无数老百姓的白骨垒起来的;它的倒塌也有无数老百姓的白骨做了它的殉葬品 。这便是它所闪耀的思想光辉 。至于铸辞精当,造型生动,有强烈的抒***彩乃其余事 。
张养浩的《山坡羊 潼关怀古》把潼关的地形与历史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寓情于景,触景生情,以潼关作为历史的见证者,发出一声沉甸甸的“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千古奇叹 。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 山河表里潼关路 , 望西都,意踌蹰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
全曲分三层:第一层(头三句):写潼关雄伟险要的形势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峰峦如聚:形容重岩叠嶂,群山密集,绵亘不断 。②「山河」句:言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形势十分险要 。潼关:在今陕西潼关县北,历代皆为军事要地 。
张养浩于天历二年(公元1329年),因关中旱灾,,任陕西行台中丞以赈灾民 。途经潼关,看到的是“峰峦如聚,波涛如怒”的景象 。本层描写潼关壮景,生动形象 。第一句写重重叠叠的峰峦,潼关在重重山峦包围之中,一“聚”字让读者眼前呈现出华山飞奔而来之势、群山攒立之状;因地势险要,为古来兵家必争之地 。山本是静止的,“如聚”化静为动,一个“聚”字表现了峰峦的众多和动感 。第二句写怒涛汹涌的黄河,潼关外黄河之水奔腾澎湃,一“怒”字让读者耳边回响千古不绝的滔滔水声 。黄河水是无生命的,而“如怒”则赋予河水以人的情感和意志,一个“怒”字,写出了波涛的汹涌澎湃 。“怒”字还把河水人格化,“怒”字注入了诗人吊古伤今而产生的满腔悲愤之情 。为此景所动,第三句写渲关位于群山重重包围、黄河寒流其间那除隘之处 。“山河表里潼关路”之感便油然而生,至此潼关之气势雄伟窥见一斑,如此险要之地,暗示潼关的险峻 , 乃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 也由此引发了下文的感慨 。
第二层(四一七句):望西都,意踌蹰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②「山河」句:言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形势十分险要 。潼关:在今陕西潼关县北 , 历代皆为军事要地 。③西都:指关中一带 , 周、秦、汉、北朝、隋、唐等朝均在这里建都 。④踌躇:原指犹豫不决,徘徊不前 。这里形容思潮起伏 , 陷入沉思 。⑤「伤心」句:言经过秦汉的故都,想起那「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兴亡往事 , 引起无穷的伤感 。⑥「宫阙「句:言在无数的战乱中,过去的宫殿已经化为了一片焦土 。宫,宫殿 。阙,王宫前的望楼 。
写从关中长安万间宫阙化为废墟而产生的深沉的感慨 。第四、五句点出作者遥望古都长安,凭吊古迹,思绪万千,激愤难平 。“望西都,意踌躇”,写作者驻马远望、感慨横生的样子 。作家身处潼关 , 西望旧朝故都长安 , 西都”即长安,长安不仅是秦汉都城,魏、晋、隋、唐都建都长安 。作为六朝古都,当年是何等的繁华、昌盛 。现在,昔日的奢华早已灰飞烟灭不复存,只剩下一片残垣断壁的衰败景象,怎能不令诗人踌蹰伤心呢? 曾经是好几个朝代的都城,它的繁荣昌盛的景象在古籍中也曾有过记载,可如今眼前只剩下一片荒凉,万千滋味涌上心头,遥想当年,秦之阿房,汉之未央,规模宏大,弥山纵谷,可如今崇丽之宫阙,寸瓦尺专皆荡然无存,想到今番前去的任务,他不禁感慨万千 。第六、七句“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点出无限伤感的原因 。“官阙万间都做了土”,“宫阙万间都作了土”,便是这由盛到衰的过程的真实写照,是何等令人“伤心”啊!这一层看起来只是回顾历史,而没有直接提到战争,然而历代改朝换代的战争的惨烈图景读者很容易想象 。在这里概括了历代帝业盛衰兴亡的沧桑变化 。这里作家面对繁华过后的废墟所发出的“伤心”实乃悲凉 。为秦汉旧朝统治者悲凉,恐怕“宫阙万间都做了土”《三辅黄图》:“阿房宫,亦曰阿城 。惠文王造宫未成而亡,始皇广其宫,规恢三百余里 。离宫别馆,弥山跨谷,辇道相属,阁道通骊山八百余里 。”后来项羽引兵西屠咸阳,“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 。见《见记?项羽本纪》 。故曰:“阿房一炬” 。这种局面是他们不曾想到的吧!同时亦为百姓悲凉,秦汉的一宫一阙都凝聚了天下无数百姓的血和汗,像秦王朝为彰显一个时代的辉煌,集国之全力塑起阿房、未央之建筑,但它却随着秦王朝的灭亡而化为焦土 。辉煌过去 , 随即而来是朝代的变换.王朝的兴替固然令人伤感 , 但作者最伤心的却是百姓之苦 。秦王朝为彰显一个时代的辉煌,集国之全力塑起阿房、未央之建筑,民之苦不可言;然而辉煌过去,随即而来是朝代的变换 , 百姓在战争中苦不堪言。此情此景 , 让作家沉重的说出第三层“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句千古流传的语句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