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悬浮列车原理是什么,磁悬浮列车是什么原理( 九 )


铁,在T形导轨的上方和伸臂部分下方分别设反作用板和感应钢板,控制电磁铁的电流,使电磁铁和导轨间保持10—15毫米的间隙,并使导轨钢板的吸引力与车辆的重力平衡,从而使车体悬浮于车道的导轨面上运行 。
磁悬浮列车与当今的高速列车相比,具有许多无可比拟的优点:
由于磁悬浮列车是轨道上行驶,导轨与机车之间不存在任何实际的接触 , 成为“无轮”状态,故其几乎没有轮、轨之间的摩察,时速高达几百公里;
磁悬浮列车可靠性大、维修简便、成本低 , 其能源消耗仅是汽车的一半、飞机的四分之一;
噪音小,当磁悬浮列车时速达300公里以上时,噪声只有656分贝,仅相当于一个人大声地说话,比汽车驶过的声音还?。?
由于它以电为动力,在轨道沿线不会排放废气,无污染,是一种名副其实的绿色交通工具 。

磁悬浮列车原理是什么,磁悬浮列车是什么原理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5、磁悬浮列车有什么原理磁悬浮列车是利用“同名磁极相斥,异名磁极相吸”的原理 。磁悬浮列车是一种靠磁悬浮力来推动的列车 , 它通过电磁力实现列车与轨道之间的无接触的悬浮和导向,再利用直线电机产生的电磁力牵引列车运行 。我国第一辆磁悬浮列车(买自德国)2003年1月开始在上海磁浮线运行 。
在世界上对磁悬浮列车进行过研究的国家主要是德国、日本、英国、加拿大、美国、苏联和中国 。美国和苏联分别在上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放弃了研究计划,但美国最近又开始了研究计划 。英国从1973年才开始研究磁悬浮列车,却是最早将磁悬浮列车投入商业运营的国家之一 。
德国从1968年开始研究磁悬浮列车,刚开始时,常导型和超导型并重,于1977年分别研制出常导型和超导型试验列车 。但后来经过分析比较,决定集中力量只发展常导型磁悬浮列车 。目前德国在常导磁悬浮列车研究上的技术已经成熟 。
磁悬浮列车主要由悬浮系统、推进系统和导向系统三大部分组成 。尽管可以使用与磁力无关的推进系统,但在目前的绝大部分设计中,这三部分的功能均由磁力来完成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