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艾蒿和艾草怎样分别,野艾蒿和艾草怎样分别( 三 )


野艾蒿为头状花序,椭圆形或者长圆形,雌花花冠为狭管状,颜色为紫红色,两性花花冠为管状,檐部为紫红色 。
艾草也为头状花序呈椭圆形,雌花花冠为狭管状,颜色为紫色,两性花花冠为管状或者高脚杯状,檐部为紫色 。
1、艾草的叶子是青灰色的,并不是非常白 。那种叶子特别白的是艾蒿 , 而不是艾草;
2、艾草叶面比较平整,皱少,而艾蒿叶面皱多;
3、艾草的杆有棱,呈灰白色,那种无棱,杆是青的或红的都不是艾草;
4、艾草的叶子味苦 , 而艾蒿的叶子是涩的;
5、艾草闻之有香气 。

野艾蒿和艾草怎样分别,野艾蒿和艾草怎样分别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5、我这个是艾草吗?野艾蒿(拉丁名:Artemisia lavandulaefolia DC),别名:野艾蒿(救荒本草、植物名实图考)荫地蒿(内蒙古植物志),野艾(俗称),小叶艾、狭叶艾(河北) , 艾叶(江苏),苦艾(广西),陈艾(四川),“色古得尔音一沙里尔日”、“哲尔日格一荽哈,”(蒙语名) 多年生草本 。茎直立,上部有斜升的花序枝,被密短毛 。下部叶有长柄,头状花序,椭圆形或长圆形,花序凸起;花冠狭管状,紫红色,花柱线形,两性花,花药线形,花果期8-10月 。多生于低或中海拔地区的路旁、林缘、山坡、草地、山谷、灌丛及河湖滨草地等 。野艾蒿具有理气行血,逐寒调经,安胎 , 祛风除湿 , 消肿止血等功能 。能治感冒,头痛,疟疾,皮肤瘙痒,痈肿,跌打损伤,外伤出血等症 。因此,在盛夏季节,不妨家养一盆野艾 , 每当被蚊虫叮咬、奇痒难耐之时,可随手摘一两片野艾叶,搓揉后敷于被叮咬处,即刻痒痛顿消 。如果手脚等因不慎而导致外伤出血,也可摘一两片艾叶,揉软后敷于伤口处,即可达到止血之功效 。
野艾蒿和艾草的区别,主要有以下方面:
1、叶片的区别
野艾蒿的叶片比较薄 , 外表为鲜绿色,在生长前期叶片上长有短绒毛,生长后期绒毛会逐渐脱落 。艾草的叶片比较的厚 , 并且叶片的两边都长有绒毛 , 后期不会脱落 。
2、花的区别
野艾蒿开花时,颜色为橙黄色,其中,雌性野艾蒿的花冠为狭管状,两性野艾蒿的花冠为管状 。艾草开花时,颜色为黄色,花冠为高脚杯状 。
3、生长环境的区别
野艾蒿是野生生长 , 生命力顽强,它的茎干要比艾草略粗 。而艾草是人工进行养殖,生命力相对较弱 。并且野艾蒿的功效也比艾草的要好,所以市场上野艾蒿的价格会贵一些 。
4、口感区别
野艾蒿食用时,口感比较苦涩,味道也比较浓重 。相比之下,艾草苦涩感会轻一些,味道也是比较清淡 。
从你的图片上看,这个是艾草没错 。
 艾草(菊科蒿属植物)一般指艾(蒿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艾 ,是菊科、蒿属植物,多年生草本或略成半灌木状,植株有浓烈香气 。主根明显,略粗长,直径达1.5厘米,侧根多 。茎单生或少数,高80-150(-250)厘米 。
叶厚纸质,上面被灰白色短柔毛,并有白色腺点与小凹点 。头状花序椭圆形,直径2.5-3(-3.5)毫米,无梗或近无梗 。瘦果长卵形或长圆形 。花果期7-10月 。
这个是艾草,也就是家艾,又叫端午艾,是端午节用来插在门上的那种辟邪的那种艾草,民间也用它来煲水,端午节洗澡 。。。
这个应该是艾草,可以熏蚊子的 , 但是早市上都有卖的,这种应该很便宜的
这个是艾草,端午节有在门口插草的习惯,艾草 , 还可以用煮鸡蛋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