卸妆 洗脸生意里的另类,会成为行业下一个爆火赛道吗?( 二 )


借着日妆的东风 , 这种将每次用量做成独立包装的洁面粉吸引了海淘客的注意 。 几乎每年 , 都有人力推 , 其中还包括娱乐圈著名的好人缘张歆艺 。
2018年 , “二姐”在小红书上发布了一则实测视频 , 获得5000多赞 , 两千多收藏 。
然而 , 这可能就是洁面粉在中文世界里翻起过最大的水花 。 当人们站在更高处俯瞰整个美妆大陆时 , 它便失去了踪影 。 甚至 , 研究员在进行各类清洁护肤产品的市场规模测算时 , 也不会将其考虑进去 。
为啥在日本大火的洁面粉 , 在中国反遭冷遇?
你可能会说 , 市面上有那么多洗面奶 , 已经能够满足日常清洁的需求 , 洁面粉很多余 。 但事实上 , 洁面粉的一个特性是多数洗面奶所不具备的 , 那就是保持酵素的活性 。
人体面部附着的 , 不仅有灰尘、各种微生物、化妆品残留等外部污垢 , 还有皮肤分泌的皮脂、汗、剥离脱落的角质层细胞 。
而酵素所具备的分解蛋白质和分解脂肪的功能 , 是后者的克星 。 在洁面产品中添加木瓜蛋白酶等酵素成分 , 能够起到去角质 , 去黑头、光洁皮肤、消除粉刺的作用 。
与此同时 , 酵素与水接触就会释放活性 , 功效也会慢慢丧失 。 这就意味着 , 为了将其功能保持在最佳状态 , 粉末状的产品形态是最好的选择 。
你又要问了 , 既然这么优秀 , 早就应该火了呀?
问题就是太“优秀”了 。 对油皮人群来说 , 使用起来可能刚刚好 , 但对干皮或敏感肌人群而言 , 却很容易诱发油脂分泌旺盛、爆痘、烂脸等皮肤问题 。
这便是网友对其褒贬不一的原因 。
【卸妆 洗脸生意里的另类,会成为行业下一个爆火赛道吗?】在张歆艺视频下方的评论区 , 有人表示用完“非常刺激 , 就像拿洗衣粉往脸上糊” , 本来皮肤很健康 , 但长期使用后角质越来越薄 , 开始爆痘 。 但也有网友表示 , “洗得很干净 , 完全不紧绷” 。
而据上述旅居日本人士介绍 , 多数店员在客户购买时会专门提醒 , 泡沫在面部停留时间不要超过30秒 。
可见 , 洁面粉并不适合用作日常清洁 , 其在品牌方无组织无策划的情况下 , 被海淘党贸然引入中国 , 实际是误打误撞地闯入了一个不属于自己的赛道 。
【3】
虽然现状不乐观 , 但并不意味洁面粉的未来毫无机会 。
对于洁面粉来说 , 与其在日常清洁领域做炮灰 , 不如深耕深度清洁 , 把自身的原理和特性发挥到极致 。
这些年来 , 经过美妆品牌、平台主播的科普传播 , 每周进行一到两次深度清洁 , 已经成为另一种常识 。
消费者 , 尤其是女性消费者深知 , 日常洗面无法清除所有污垢 , 毛孔中的残留物质如果不定期清理 , 很容易氧化或堵塞毛孔 , 引发黑头、粉刺、痘痘等皮肤问题 。
基于这种心理 , 他们热衷于购买各种清洁面膜、泥膜 , 虽然知道买回家后因为麻烦也用不了几次 , 依然拦不住下单的热情 。
但如果买的是洁面粉 , 大概率可以避免闲置的尴尬 , 因为它的使用 , 不过就是像日常洗脸一样简单 。
与此同时 , 酵素洁面的科学原理 , 也与近年来“唯成分论”的美妆消费潮流相契合 。
虾青素、烟酰胺、波色因、角鲨烷、熊果苷……如今 , 消费者对这些专业术语早已耳熟能详 , 在选购产品时 , 他们不再盲目听信推荐 , 而是研究配方表里有没有自己需要的原料成分 。
据悉 , 截至2019年 , 为了查到化妆品备案信息和成分 , 已经有277万用户安装药监局官方App“化妆品监管”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