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白族的风俗特色是什么白族的风俗特色体现在这些方面:服饰颜色、建筑特色、饮食特色、礼仪文化、过年习俗 。
1、服饰颜色:白族一般是以白色为尊,白族男女都崇尚白色,认为白色的衣服代表着尊贵,男子多穿着白色对襟衣,而女子的服饰花样较多,但颜色以白色为主,同时可以通过服饰就能看出女子的年龄大小、成婚与否等 。
2、建筑特色:白族的建筑风格独特,一般是在高寒山区建筑的单间或是两间相连的竹篱笆房子或是土木结构的瓦房 。
3、饮食特色:白族人喜欢吃酸辣口味,平时爱喝饮烤茶和吃凉菜 。一般是以稻米和小麦作为主食,白族人擅长腌制火腿、腊肉、香肠和油鸡等美食 。
4、礼仪文化:从座位来看,男性长辈坐在左上方,女性长辈坐在右上方,客人和晚辈都坐在下方和上方;
5、过年习俗:一般过年的时候,白族的妇人是不能用铁刀的,做饭的时候要注意安静,并能吹火,要到井边去“汲新水” 。
白族介绍
【白族的特点有什么,白族的风俗特色是什么】白族是中国第15大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贵州、湖南等省 , 其中以云南省的白族人口最多 , 主要聚居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 。此外四川省、重庆市等地也有分布 。白族有本民族语言 , 白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 。汉语自古以来一直为白族群众通用 。
白族在艺术方面独树一帜,其建筑、雕刻、绘画艺术名扬古今中外 。在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与周边的各民族相互往来 , 创建了灿烂的经济文化 。白族是一个聚居程度较高的民族 , 有民家、勒墨、那马三大支系 , 受汉文化影响较深 。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2、白族人的特点及禁忌白族人的特点及禁忌如下:
1、白族人非常讲究长幼之分 , 男女之别,且白族人非常爱惜粮食,吃饭的时候,不能掉米粒,掉了也要捡起来吃,另外吃完饭要注意摆放好碗筷 。
2、春节初一,白族人禁忌饮荤食以此来敬佛神,还有忌外人进门,忌扫地 , 忌用水不能往门外泼洒等 。
3、忌讳见蛇交和天空流星流逝 。
4、在立秋节气日,白族人还会禁忌下田间地里劳作,白族人认为立秋时“秋绳”密布田野,下田间地里劳作会踩绊“秋绳”,影响庄稼收成 。
白族自称白子、白尼、白伙 , 后统称为“白人” 。其别称有民家、那马、勒墨、勒布等6多种 。过去汉族称之为民家,以与军家相别,元、明史籍称之为白人或_人,纳西语称之为勒布、那马,傈僳语称之为勒墨 , 藏语称之为勒波,彝语称之为娄哺、洛本、罗基颇,在新中国成立后,根据广大白族人民的意愿 , 正式确定以“白族”作为统一族称 。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3、白族的民族特色是什么1、白族的的婚礼
白族青年男女的恋爱活动比较自由 , 他们通常利用劳动、赶集、节日活动及赶庙会的机会谈情说爱 , 通过山歌试探对方,抒发感情,寻觅自己的意中人 。当白族青年男子向姑娘求婚时,姑娘如同意 , 要向男方送粑粑;婚礼时新娘要下厨房制作“鱼羹”;婚后第一个中秋节新娘要做大面糕,并以此表现新娘的烹调技艺 。婚礼时讲究先上茶点,后摆四四如意(即四碟、四盘、四盆、四碗)席 。
2、火把节
火把节在白族语中叫福旺午 , 于每年夏历六月二十五举行,是白族的传统节日,节日当天 , 男女老少聚集一堂祭祖 。通过拜火把、点火把、耍火把、跳火把等活动,预祝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
节日前夕,全村同竖一根高约一二十米的大火把 。用松树做杆 , 上捆麦秆、松枝,顶端安一面旗 。旗杆用竹竿串联三个纸篾扎成的升斗,意为连升三级 。每个升斗四周插着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人寿年丰、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之类字画的小纸旗;升斗下面挂着火把梨、海棠果、花炮、灯具以及五彩旗 。
3、绕三灵
每年农历四月下旬,白族人民都要举行为期三四天的“绕三灵” 。节日期间,成千上万的男女老少都身穿民族盛装,弹奏着乐器 , 边唱边舞,齐聚“神都”圣源寺,进行朝拜仪式 , 并开展各种文艺活动 。相传,南诏大将,大理国段氏祖先段宗膀 , 是白族中最高的神中之神 。他所居住的寺庙称“神都”,建于上阳溪圣源寺 。
4、恋爱
白族地区节日多、庙会多、歌会多 。从春节到正月十八,几乎天天有节日,夜夜耍龙灯 。从正月到开秧门的几个月内,月月有庙会 , 各村各寨都要迎送本主(即本村或本地崇拜的神主),过本主节,非常热闹 。此外还有三月街、蝴蝶会、绕三灵、火把节、石宝山歌会、茈碧湖歌会、海西海歌会等等 。这些节日、庙会和歌会为青年男女的交往和恋爱提供了极好的机会 。白族姑娘和小伙子们充分利用这些机会,物色对象,对唱山歌,或者与情人幽会 , 借三弦和山歌传情达意,谈情说爱 。
5、白族的宗教信仰
白族传统社会是一个具有多元宗教信仰的社会,人们曾信奉原始宗教、佛教、道教和本民族的本主信仰 。释儒道“三教同源”“万法同宗”,三教相融合,是白族宗教信仰的一大特点 。其中本主信仰是白族全民信奉的宗教 。本主一词的含义是“本境最高贵的保护神” 。白族的本主是“人神兼备”的护卫神,是由原始的神巫崇拜发展而来的宗教 。
扩展资料:
民风民情
与汉族人民有所不同的是,白族人民喜欢吃酸、冷、辣等口味食物,善于腌制火腿、弓鱼、油鸡棕、猪肝酢等菜肴,他们特别的热衷于吃一种别具风味的“生肉”或“生皮”,即将猪肉烤成半生半熟,切成肉丝,再佐以姜、蒜、醋等拌而食之 。这样的生活方式造就了白族人民民风相对朴实彪悍 , 与各族相处较为和谐 。
每年举办的“三月街”是白族人民传统的盛会,人们会举行赛马和各种娱乐活动,同时也成为男女约会的好时机 。正如歌曲中表述的那样:“哎~~哎!大理三月好风光哎,蝴蝶泉边好梳妆 , 蝴蝶飞来采花蜜呦,阿妹梳头为哪桩……哎,蝴蝶泉水清又清,丢个石头试水深,有心摘花怕有刺,徘徊心不定啊咿呦……”这首歌歌词简单易记,旋律优美,把蝴蝶泉边的青年男女的细腻感情展现出来 。
参考资料:白族-百度百科
白族人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 , 对祖国的文明作出贡献 。苍洱新石器遗址中已发现沟渠的痕迹 。而在剑川海门口铜石并用遗址中发现居民已从事饲养家畜和农耕的遗迹 。春秋、战国时期,洱海地区已出现青铜文化 。蜀汉时,洱海地区已发展到“土地有稻田畜牧” 。唐代白族先民已能建筑苍山“高河”水利工程,灌田数万顷;修治高山梯田,创建了邓川罗时江分洪工程 。南诏有自己的历法 , 明代白族学者周思濂所著《太和更漏中星表》以及李星炜的《奇验方书》等,都是总结了古代天文和医学的代表作 。
《白族舞蹈》 陈玉先
白族在艺术方面独树一帜,其建筑、雕刻、绘画艺术名扬古今中外 。唐代建筑的大理崇圣寺三塔,主塔高近六十米,分十六级,造作精巧,近似西安的小雁塔 。剑川石宝山石窟,技术娴熟精巧,人像栩栩如生 。它具有中国石窟造像的共同点又有浓厚的民族风格,在中国石刻艺术史上占有很高的地位 。元明以来修建的鸡足山寺院建筑群,斗拱重叠,屋角飞翘 , 门窗用透雕法刻出了一层层的人物花鸟,巧夺天工 , 经久不圮 。它们都出于有名的“剑川木匠”之手 。白族的漆器,艺术造诣很高 , 元明两代王朝所取的高艺漆工,大都从云南挑?。淮罄砉钠崞鞔矫鞔? ,还一直被人视为珍贵的“宋剔” 。八国联军侵入北京时 , 被帝国主义盗走的“南诏中兴国史画卷”,是八九九年白族画家张顺、王奉宗的杰作 。它将南诏建立的神话传说,用连续的短画形式精妙的描绘出来,生动优美 , 是中国珍贵的文物之一 。一一七二年张盛温创作的“大理画卷”,被称为“南天瑰宝” 。该画全长十丈,一百三十四开 , 以“护国人王经”为主题,画着六百二十八个面貌不一样的人像 。笔法精致娴熟 , 工巧细腻,是中国古代艺术的珍品 。
古典戏曲"吹吹腔"发展起来的"白剧",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白族的文化水准较高,各种人才辈出 。白族能歌善舞,唐朝时南诏歌舞即已流行到中原并列为宫廷乐 。白族民歌分为白族调、汉调、长歌、白族小调、叙事歌等,流传最广的是白族调,其中又以大理、剑川和洱源西山的白族调最有代表性 。它们常在山野间吟唱,节奏自由,曲调悠扬,纯朴自然 。
古代白族有音乐舞蹈相结合的踏歌 。南诏白族诗人杨奇鲲的《途中》、杨义宗的《题大慈寺芍药》、《洞云歌》等诗被称为“高手”佳作,收入《全唐诗》中 。《望夫云》、《蛇骨塔》、《杀州官》、《钩曰头》等文学作品,歌颂了古代白族人民在阶级斗争和生产斗争中的英雄人物 。南诏有名的《狮子舞》 , 在唐朝时已传入中原,《南诏奉圣乐》在唐朝宫廷里被列为唐代音乐14部之一 。《白族调》是流传甚广的“三七一五”(前三句七言,后一句五言)的格律诗 。15世纪中叶 , 有些文人应用这一民歌形式写下了有名的诗篇,如杨黼的“词记山花碑” 。白剧“吹吹腔”是在早期“大本曲”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综合性的艺术 。
根据《南诏中兴国史画卷》所载 , 南诏时已有《张氏国史》、《巍山起因、铁柱庙、西洱河等记》的历史著作 。大理国时期也有《白史》、《国史》,都已失传,仅《白史》片断散见于明代碑文中 。元代白族史书《白古通》、《玄峰年运志》虽已失传,但都是明代云南地方史著作《滇载记》、《南诏野史》等书的蓝本 。根据史籍考订洱海地区历史的,有明代白族学者杨士云的《郡大记》,该书为另一白族学者李元阳采入嘉靖《大理府志》,是万历《云南通志沿革大事考》的底本 。清代白族史学家王崧在总纂道光《云南通志》时,汇集了记载云南的书籍61种,编为《云南备征志》2l卷,取材广泛,体例谨严,是研究云南民族史和地方史的重要参考资料
白族是我国西南边疆一个少数民族 。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 , 丽江、碧江、保山、南华、元江、昆明、安宁等地和贵州毕节、四川凉山、湖南桑植县等地亦有分布 。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白族人口数1858063 。使用白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还有说法主张白语(白族的语言)、土家语也属于汉语族 。绝大部分操本族语,通用汉语文 。元明时使用过“僰文”(白文),即“汉字白读” 。使用汉字书写,有自己的语言,文学艺术丰富多彩 。善经营农业、盐渍杜鹃花 。三道茶是云南白族招待贵宾时的传统饮茶方式 。
详情请见百度百科:白族http://baike.baidu.com/view/2747.htm
说白族话
穿少数民族衣服
三道茶 河海附近的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4、白族的民族特点是什么白族民间建筑 。普及于云南大理、洱源、剑川、鹤庆等白族聚居区 。多为二层楼房,三开间 , 筒板瓦盖顶,前伸重檐,呈前出廊格局 。墙脚、门头、窗头、飞檐等部位用刻有几何线条和麻点花纹的石块(条),墙壁常用天然鹅卵石砌筑 。墙面石灰粉刷,白墙青瓦,尤耀人眼目 。山墙屋角习用水墨图案装饰,典雅大方 。木雕艺术也广泛用于格子门、横披、板裾、耍头、吊柱、走廊栏杆等,尤以格子门木雕最为显眼 。
与游牧民族不同 , 白族自古以来从事水稻为主的农业生产,为定居形式 。定居是农耕民族最主要的特征,因此,注重居住条件就成了白族最传统的生活方式 。
在客籍和土著杂居的地方,过去曾有这样的俗语流行:说白族人是”大瓦房,空腔腔” , 客籍人则是”茅草房,油香香”,意思是白族人节衣缩食到了倾其所有也要建造起结实舒适的住宅,而客籍人即便是住在简陋的茅草房里,吃食却毫不马虎 , 茅草房里经常油味飘香 。
在旧时代,建盖一所像样一点的住房,往往成了白族人花毕生精力的大事 。他们追求住宅宽敞舒适,以家庭为单位自成院落 , 在功能上要具有住宿、煮饭、祭祀祖先、接待客人、储备粮食、饲养牲畜等作用 。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5、白族的服饰有什么特点?服饰:
白族崇尚白色,服饰以白色为主色 。女子头饰代表大理的“风花雪月”,舞蹈道具霸王鞭;男子身着扎染马褂,舞蹈道具八角鼓 。
建筑:
白族具有我国石窟造像的共同点又有浓厚的民族风格 , 在我国石刻艺术史上占有很高的地位 。元明以来修建的鸡足山寺院建筑群,斗拱重叠,屋角飞翘,门窗用透雕法刻出了一层层的人物花鸟,巧夺天工,经久不圮 。
节日:
三月街,又名“观音市”,是白族盛大的节日和佳期 。农历三月十五至二十日在大理城西的点苍山脚下举行 。最初它带有宗教活动色彩,后来逐渐变为一个盛大的物资交流会 。
火把节,农历六月二十五在白族屯寨举行 。
扩展资料:
白族注重节庆,几乎每节都有一至数种应景食品 。如春节吃叮叮糖、泡米花茶和江斋饭;三月街吃蒸糕和谅粉;清明节吃凉拌什锦和“斋筵香”(炸酥肉);端午节吃粽子和雄黄酒 。
尝新节吃新豆、嫩瓜和陈谷掺新米饭;火把节吃甜食和各种糖果;中无节吃羊肚菌和检鱼包肉;中秋节吃白饼和醉饼;重阳节吃肥羊;冬至节吃炒养粒和羊肉汤 。
白族婚宴习惯用“喜州土八碗”,由八道热菜组成:添加红曲米的红肉炖;挂蛋糊油炸的酥肉;加酱油、蜂蜜扣蒸的五花三线肉千张;配加红薯或土豆的粉蒸肉;猪头、猪肝、猪肉卤制的干香 。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白族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节日,首个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节日是哪个
- 圣诞树的养殖方法,圣诞树的栽培方法及注意事项
- 罗布麻籽的价格,罗布麻怎么种植
- 山羊奶皂的功效与作用,山羊奶手工皂洗脸好吗
- 卡西欧哪款手表值得入手,卡西欧系列的手表有什么好的推荐?
- 舌战群儒的主人公,舌战群儒这个成语的主人公是谁?
- 抖音怎么拍时间长一点的视频,抖音拍视频怎么可以拍的特别长 抖音拍视频可以拍的特别长的方法
- 程序员格子衬衫啥梗,为什么提起格子衬衫,想到的是程序员的穿着?
- 冬奥会全称叫什么,冬奥会的全称是什么?
- 发动机制动和行车制动的区别,行车制动和发动机制动有什么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