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也就是说 , “美瞳”改变了虹膜和巩膜原本的比例 , 让虹膜更大(黑眼球更大) , 让巩膜更小“白眼仁更少”;
然而 , 你要明白原理上 , 这样的比例调整 , 其实还是给你一种“瞳孔放大”的错觉而已 。
文章图片
4 捕捉目光
婴儿除了天生就有的“大瞳孔”优势 , 他们还会主动捕捉你的眼光 , 和你“对视” 。
这样的能力很重要 。
因为从婴儿的角度考虑 , 他们需要知道去看哪里才能用自己的眼光去说服对方 , 不是嘛?
他们是怎么知道来和大人对视的呢?
科学家们做了下面这样的实验 , 给婴儿看三组不同的图案 , 观察婴儿在哪个图案上停留的目光时间更长;
文章图片
实验结果很明确 ,
对于第一组来说 , 黑白对比度都很鲜明 , 婴儿目光的停留时间没有太大区别;
对于第二组来说 , 图片A更类似“眼睛” , 婴儿目光的停留时间也更长;
对于第三组也一样 , 图片A更类似“眼睛” , 婴儿目光的停留时间更长 。
这说明了在婴儿的大脑中 , 天生就会“捕捉对方的眼睛”;
哪里看上去更像眼睛(黑白对比更明显) , 他们就会把目光停留的更长 。
文章图片
5 跟着别人的目光走
人 , 对于“对视”的渴望是写进骨髓里的 。
伦敦大学的心理学家 , 特瑞萨-法罗力教授 , 给婴儿做了另一组目光实验;
实验给婴儿看同一个人像 , 只是其中一个“注视”(形成对视) , 另一个“旁视”(无法对视) 。
如图:
文章图片
结果很明显 , 婴儿对能够形成对视的人像看的时间更长;
而对无法对视的人像 , 几乎不去注视和留意 。
要知道 , 这可不仅仅是婴儿的特点 , 成人也依然会被“注视”所影响 。
英国哥伦比亚大学的心理学家 , 艾伦-金斯顿教授 , 对成年人做了下面这个实验 。
实验很简单 , 就是按照不同的人脸图案来判断方向 。
人脸分三种 , 看左边的、看前方的(形成对视)、看右边的;
文章图片
在实验者观察这些人脸时 , 会有提示字母随机出现在这些人脸的左侧或右侧;
实验者被要求 , 一看到字母就“按空格键” 。
实验结果发现 ,
当字母出现方向和人脸目光方向一致时 , 人们反应的时间最短;
当字母出现方向和人脸目光方向相反时 , 人们反应的时间最长;
这说明什么?
我们的目光会跟着别人的目光走!
文章图片
6 对视的重要性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地锅|【人间章回】难忘地锅岁月|散文 徐善义
- 俄罗斯人坐地铁,惊掉一地下巴!
- tvb TVB老戏骨坦言,内地片酬待遇堪比好莱坞,想和妻子来内地发展
- 从地摊小贩到集团总裁,身价高达25亿,最后却选择“自焚身亡”?
- 日子很长,要笑着,慢慢地走!(深度美文)
- 碎银|老了才明白,在以下4个地方“慢一点”,福气会慢慢累积起来
- 比尔盖茨|当你财路不顺时,最好别去这4个地方
- |同站进出地铁被收13元:市民叫屈,网友却说没毛病
- 《天道》:丁元英说了3句让人受益匪浅的话,读懂你也能出人头地
- 迫于生活的压力 夫妻两地分居,为何男人都不想老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