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一个可相互备份的团队(2):方法( 二 )
通过互相带教、在带教中实践的循环方式 , 将重点流程和业务进行相互传授 , 在确保另一位同事完全掌握的情况下 , 总结成最佳实践 , 并将其汇总到团队的知识库中 。
然后 , 再通过知识库的传递 , 将这些最佳实践用于未来其他同事之间的轮岗 , 这样可以大大加快掌握的速度 。
开放的知识共享
要实现真正的无缝衔接 , 除了通过轮岗的方式熟悉业务外 , 团队内部的知识共享也是必需的 。
文章图片
知识共享对于一个团队的成长非常重要 。 要实现团队成员间的良好备份 , 不仅需要在日常业务的应对方法和最佳实践上进行共享 , 同时也需要对业务中的实时数据和信息进行共享 。
如果没有业务数据和信息的共享 , 那么一旦其中一个员工需要中断业务时 , 另外一个员工即使已经熟练掌握了方式 , 也仍然无法正常接续业务 , 因为其中有很多数据和信息是呈“孤岛状态”的 , 需要去交接和挖掘 , 不仅需要花大量的时间 , 同时也有信息遗漏的情况 。
要实现数据和信息的共享 , 协作软件是必须的 , 在现在的VUCA时代 , 没有一家企业可以独善其身 , 脱离数据化和信息化的浪潮 。
我们需要在应用协作软件时做好顶层设计 , 让所有的知识都能准确存储、高效定位 , 而存储位置则可以通过日常的例会进行分享 , 在潜移默化中让其他同事所知晓 。
文章图片
这些都是能够实现轮岗 , 以及今后无缝衔接的重要保障 。
从更为长远的角度来看 , 相互备份的员工还可以在日常实践中 , 对某一条线的知识库进行“共建” , 从而将两个人的经验和智慧融入 , 这对于业务本身的不断深化也是非常有益的 。
另外 , 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 , 我们自身也需要养成知识积累和总结的习惯 , 这样即使团队中没有轮岗的需要 , 也可以作为自身提升效率和质量的重要基础 。
我的例子
我之前负责过一个文档中心 , 其中文档翻译是文档中心的主要业务模块之一 , 承担各类文档的多语言转化任务 , 为企业走向全球化进程提供助力 。
文章图片
随着企业业务一路上高歌猛进 , 并逐步向海外拓展 , 文档翻译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 对于翻译的时效性要求也越来越高 , 这个时候 , 光靠一位专业的翻译工程师是无法及时而高效地满足这些需求的 。
基于这一现状 , 我开始考虑采用相互备份的方式 , 并按照上述两种方法进行了部署 。
第一、选择一位翻译能力信得过的员工 , 由目前正在负责的翻译工程师对其进行培训 , 了解目前翻译工作的现状和挑战 , 并根据不同场景的翻译工作进行初步的方法传授;
第二、开放翻译业务的相关知识 。
第一种需要共享的知识是日常翻译的历史数据 , 作为一种内容层面的知识 。 如果使用主流的翻译辅助软件的话 , 一般都会提供翻译数据库的即时存储服务 , 这一知识只需要在业务执行过程中连接对应的数据库即可 , 当我们把数据库放在一个协作目录中时 , 即实现了无缝衔接 。
而还有一种则是为翻译提供支撑的知识 , 比如术语表、StyleGuide、翻译技巧、典型例句、友商调研内容等 , 这些既不断提高翻译工程师的翻译水平 , 也能尽可能保证翻译风格的一致性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一个人开始变得强大的5种迹象
- 人老了,真正的富有,是拥有一个和睦美满的家
- 一个没太大能力又无学历的离异女人在深圳有房有车,未来会怎样?
- 一个人真正的独立,是从攒钱开始的
- 愿有岁月可回首,且以深情共白头
- 怎么放下一个很爱的人,如果你还没放下,不妨也可以看看
- 大寒,最后一个节气等待春天!
- 情商低的7个表现,你是一个高情商的人吗?
- |63岁大爷相亲:找老伴就是图感情和陪伴,要和我谈钱是不可能的
- 老同学发来 “一个群的短文” !说得太好了,值得一读~有群的都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