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下十年功|又是全网最高口碑,你快点火吧!( 二 )


“后来我想 , 可能是打着大家的情感共鸣了 。 不光京剧这一行 , 每个人都想过 10 年前如果怎么着 , 我就能怎么着 。 它不完全是我的故事了 。 我至少人还在舞台上 , 没有走出去太远 。 但可能大部分人已经离开热爱的东西很远很远 , 回不去了 。 ”
“当时和我一起学京剧的那些人 , 有些都走出去很远了 。 但有意思的是 , 他们多多少少还跟京剧有些关联 。 我有个同学叫邹四维 , 他不唱戏了去画画 , 内容还是和京剧相关 。 他画得特别好 。 ”

台下十年功|又是全网最高口碑,你快点火吧!
本文图片

朋友邹四维的戏曲相关动画作品《戏隐江湖》
外人看来 , 脱口秀舞台上唱出《叫小番》的“大我” , 与喜剧舞台上想尽办法融入戏曲元素的张弛 , 并无太大差异 。 透过他来看这个故事 , 总感觉会有什么异常纯粹的东西直直地打过来 , 撬动一些多余的心思 , 把心底最珍视的东西拉出水面 。
此前几次展演 , 两人尝试了不同的结尾 。 张弛坚持想要这个安静的底 , 他不知道对不对 , 只觉得需要喘息 。 蒋龙最终支持了他的选择 。 于是 , 他完成了一场前所未有的、长长的停顿 , 在舞台上喘息 。
他站上台 , 看着观众 , 看着导师 , 看着全场人的反应 , 音乐渐渐升起 , 一下子好像就全对了 。 齿轮啪嗒一声 , 严丝合缝 。
事实上 , 我们真的很难再在喜剧舞台上看到这样的半分钟 。 时间被无限拉长 。 所有人屏气凝神 , 等待在未知与已知的交界点上冒出一个共感的瞬间 。 不需要任何言语 , 只一个眼神 , 一段呼吸 , 全世界都能读懂 。

台下十年功|又是全网最高口碑,你快点火吧!
本文图片


台下十年功|又是全网最高口碑,你快点火吧!
本文图片

刚过完 29 岁生日的张弛 , 在台上待了 20 年 , 舞台比生活更令他踏实 。
大约 6 岁 , 张弛因驼背被送去和小女孩一起学舞蹈 。 图新鲜 , 图交朋友 , 图当武打明星(奥特曼) , 他擅自把自己改到了隔壁班 , 和小男孩一起学京剧 。 现在回想 , 张弛觉得这是“命中注定的选择” 。
苦哈哈地学到 9 岁 , 张弛母亲看到一部叫《五彩戏娃》的电视片 , 片尾滚动着北京的戏校 。 “原来去北京也可以学京剧啊 。 ”望子成龙的母亲 , 把 9 岁的小张弛一个人送到了北京 。 这是一个转折点 。
“来北京以前 , 我还是那种小孩——班上选班长 , 老师没选我选了另外一个人 , 我主动举手找老师:我比 ta 更优秀 , 班长应该是我!”

台下十年功|又是全网最高口碑,你快点火吧!
本文图片

这是张弛第一次化上戏妆
回忆在戏校的生活 , 张弛的脑内画面分成好几类 。 一种是傻了吧唧的快乐回忆 , 这是他最愿意去想的 。 下大暴雨 , 只穿着练功裤在雨里狂奔 。 草地里都是积水 , 他跑过去 , 啪叽一蹦往里头滑 。 “这个场景不知道为什么印象特别深刻 , 只有傻子才会一直记着这种事儿吧 。 ”他自我评价 。
一种是生活与学习的共通印记 , 他仍可以详细描述练功房的模样 。 四四方方的小厅 , 空气里的声音带着弧线 。 上课前 , 得先去教具室借椅子 , 学生是圆凳 , 老师是折叠椅 。 有一次去晚了 , 折叠椅没了 , 他们给老师拿了一把小圆凳 , 面上全是起翘的木头皮 。
还有一种 , 是不太好的回忆——外地来的 9 岁小孩容易受欺负 。 一次寒暑假结束 , 母亲把张弛送回北京的戏校 , 张弛对那一幕记忆犹新:她回头的那一刻 , 铁栅栏门咣当一声砸上 , 我往地上一坐 , 哇哇大哭 , 大喊:妈妈 , 你把我也带走吧!我妈没敢回头 。 那一天后 , 我在学校就不怎么哭了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