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衣冠禽兽,指的是什么?一品文官仙鹤
衣冠禽兽通常被认为是一个含有贬义的成语 。衣:穿衣;冠:戴帽 。衣冠禽兽顾名思义是指穿戴着衣帽的禽兽 。但在明代中期以前,衣冠禽兽却是一个令人羡慕的词语,本为褒义 。因为按照明代服制的规定 , 当时的官员穿的袍子上是“文禽武兽”,只有“当官的”才能穿上绣着飞禽或绘着走兽的官服 。
衣冠禽兽最早是代指“当官的”
如今 , 衣冠禽兽一词在辞海和成语词典等很多工具书中几乎都被解释为贬义 。比如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年出版的《辞海》中 , 即非常直接地解释为:衣冠禽兽,比喻品德败坏的人 。谓这种人虚有人的外表,行为却如禽兽 。明·陈汝元《金莲记·抅衅》:“人人骂我做衣冠禽兽,个个识我是文物穿窬 。”在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年出版的《中国成语大辞典》中,对这个成语的解读同样态度鲜明 。衣冠禽兽:穿戴衣帽的禽兽 , 比喻品德败坏、行为如同禽兽的人 。其实,衣冠禽兽一词,源于明代官员的服饰 。古代皇帝自称真龙天子,最能衬托皇帝“龙形象”的东西当然就是禽和兽了,所以明代官员的服饰规定:文官的官服上绣禽,武将的官服上绘兽 。“衣冠禽兽”在当时遂成为文武官员的代名词,原本是代指“当官的”的褒义词 。
古代官袍上有哪些飞禽和走兽
那么,古代官员的官袍上都有哪些飞禽和走兽?各种禽兽图案的补子代表了什么?
众所周知,明代官员分为九品,服饰则按照官阶的品级有着严格的规定 。据考,在衣服上绣绘飞禽走兽的补子以区分官阶的制度,最早始于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 。补子就是一块缝在官员服装上的布,上面所绣的不同禽兽,代表了一个人官位的大小 。所以 , 古代官员穿的袍子也叫“补服” 。自明代开始,“补子”作为官服上的等级标志,沿用了近600年,成为封建等级制度尊卑高下最突出的代表 。
明代服制文武官员的袍子分为三种颜色,补子是文禽武兽 。一品至四品袍子的颜色为绯色,五品至七品袍子的颜色为青色 , 八品至九品袍子的颜色为绿色 。九类文官补子上的九种飞禽分别为:一品绯袍,绣仙鹤;二品绯袍,绣锦鸡;三品绯袍,绣孔雀;四品绯袍,绣云雁;五品青袍,绣白鹇;六品青袍,绣鹭鸶;七品青袍 , 绣鸂鶒;八品绿袍 , 绣黄鹂;九品绿袍,绣鹌鹑 。武将一品和二品都是绯袍 , 绘狮子;三品绯袍 , 绘老虎;四品绯袍,绘豹子;五品青袍,绘熊;六品和七品都是青袍,绘彪;八品绿袍 , 绘犀牛;九品绿袍,绘海马 。清代官服补子的鸟兽纹样和等级与明代大同小异,但个别的有所变化 。文官的补子八品换成了鹌鹑,九品换为练雀 。武官一品改为麒麟,三品改为豹,四品改为虎 。
由此可见,“衣冠禽兽”当时曾是一个令人羡慕的词语,本为褒义 。“衣冠禽兽”演变成贬义词是在明朝中晚期,那时由于官场腐败,某些官员贪赃枉法、欺压百姓、为非作歹,如同牲畜,老百姓就渐渐地将“衣冠禽兽”这个成语作为贬义词来用了 。
衣冠禽兽的传说
关于衣冠禽兽这一成语作为贬义的由来,还有一说是出自明代宋濂《燕书》中的故事“彼兽而人,汝则人而兽也!”宋濂(1310-1381),字景濂 , 号潜溪,浙江浦江(今浙江义乌县)人,是元末明初著名的文学家,曾被明太祖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学者称太史公,曾奉命主修《元史》 , 著有《宋学士全集》七十五卷,其散文对明代散文创作具有重要影响 。《燕书》中衣冠禽兽的故事说的是齐国有个名叫西王须的人,原做海运生意 。有一天在海上遭遇到狂风巨浪,船被掀翻,他急忙抓住了折断的桅杆,漂浮了很久,侥幸靠了岸 。上岸后他奔走于杳无人迹的大山之中,觉得自己必死无疑时就找了个山洞准备自尽 , 希望自己死后的遗体别被乌鸦老鹰啄食 。正在他向山洞走去时,一只猩猩从洞里面走了出来,猩猩看他非常可怜,就拿了些大豆、萝卜、谷穗等食物比划着让他吃 。西王须正饿得难忍,便狼吞虎咽地把所有的食物都吃了下去 。夜晚天气寒冷,猩猩怕西王须冻死 , 还把自己铺着一尺来厚羽毛、用来睡觉的小山洞让给了西王须睡,猩猩自己却睡在洞外 。猩猩的话语虽然和人不一样,却每天咿咿呀呀地好像是在劝慰西王须 。转眼过了一年,一天,海上突然开来了一条大船,停泊在山脚下,猩猩赶紧把西王须护送到了船上 。西王须登船一瞧,船上的人恰好是自己的朋友 。岸上的猩猩看到船要起航,仍伫立在远处望着大船,不忍离去 。西王须对朋友说:“我听说猩猩的血可以染毡布,过100年也不会褪色 。这只大猩猩很肥大,刺死它可以得到一斗多血,为什么我们不登岸捕杀它呢?”西王须的朋友闻听此言,气愤不已:“彼兽而人,汝则人而兽也!”他说,猩猩是一只兽却十分像人 , 你虽然是个人却十分像只野兽呀!你如此忘恩负义,不杀你留着有什么用?于是 , 命人张开口袋装上石头“加颈,沉之江” 。禽兽不如的西王须不仅被沉入江中,还留下了衣冠禽兽这个用来形容那些“穿着人的衣服却不干人事儿的人”的成语,落得个永远被后人唾骂的下场 。
衣冠禽兽原义夸奖官员地位显赫,非常有能力,后因为官员腐败而被改为贬义 。衣冠禽兽,比喻品德败坏的人 。谓这种人虚有人的外表,行为却如禽兽 。
这个词最早的出处,是在明朝的话本中 。而明朝时期 , 尤其是明朝的早期,皇帝对于一件事情做了非常严格的规定,那就是官员们的衣服上的绣饰 。
衣冠禽兽原义夸奖官员地位显赫,非常有能力,后因为官员腐败而被改为贬义
穿衣服的畜生,指道德败坏行为像禽兽一样的人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2、“衣冠禽兽”原意指的是什么原意是:明代官员的服饰 。衣冠禽兽原指的是当官的,本是褒义词,因为明代中晚期某些当官的贪赃枉法欺压百姓为非作歹,自然就成为贬义词了 。
重点词汇:衣冠禽兽
[成语解释]穿戴着衣帽的禽兽 。指品德极坏,行为象禽兽一样卑劣的人 。
[典故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既是不孝,所谓衣冠禽兽,要那才女又有何用?”
[近义词]无耻之徒、社鼠城狐、牛鬼蛇神
[反义词]正人君子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贬义词
[语法用法]作主语、宾语;含贬义
[成语结构]偏正式
[产生年代]古代
扩展资料:
反义词:正人君子
[成语解释]旧时指品行端正的人 。现多作讽刺的用法 , 指假装正经的人 。
[典故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十四回:有意气,有肝胆,相与了这样正人君子 。
[近义词]志士仁人、跳梁小丑
[反义词]臧仓小人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衣冠禽兽最初指什么,衣冠禽兽,指的是什么?】[语法用法]作主语、宾语;含贬义,用于讽刺人
[成语结构]偏正式
[产生年代]古代
衣冠禽兽意思是穿戴着衣帽的禽兽 。指品德极坏,行为像禽兽一样卑劣的人 。
出自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四十三回:“既是不孝,所谓衣冠禽兽,要那才女又有何用 。” 。
近义词:魑魅魍魉、衣冠枭獍、人面兽心、行同狗彘、残渣余孽、马牛襟裾、沐猴而冠、无耻之徒、衣冠土枭、牛鬼蛇神、社鼠城狐
反义词:正人君子、志士仁人
扩展资料:
1、残渣余孽
比喻残存的坏人 。
出自《历史研究》1976年第3期:“由于不少奴隶主残渣余孽被集中于南阳,故而南阳之俗是‘夸奢、上气力、为商贾’(《汉书·地理志》) , 成为一个‘难制御’的地方 。”
2、魑魅魍魉
原为古代传说中的鬼怪 。指各种各样的坏人 。
出自邹韬奋《患难余生记·进步文化的遭难》:如今把事实指出,愈使魑魅魍魉无所遁形于光天化日之下了!
3、志士仁人
原指仁爱而有节操,能为正义牺牲生命的人 。现在泛指爱国而为革命事业出力的人 。
出自袁鹰《悲欢·飞》:“多少忧国忧民的中华儿女,志士仁人,怀着满腹豪情 , 都在向往、找寻和探索使国家民族腾飞的道路 。”
4、正人君子
旧时指品行端正的人 。现多作讽刺的用法,指假装正经的人 。
出自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十四回:旬这样的才是斯文骨肉朋友 , 有意气 , 有肝胆 , 相与了这样正人君子 , 也不枉了 。
“衣冠禽兽”一词,源于明代官员的服饰.明代官员的服饰规定:文官官服绣禽,武将官服绘兽.文官一品绯袍,绣仙鹤;二品绯袍,绣锦鸡;三品绯袍,绣孔雀;四品绯袍,绣云雁;五品青袍,绣白鹇;六品青袍,绣鹭鸶;七品青袍,绣溪敕;八品绿袍,绣黄鹂;九品绿袍,绣鹌鹑.武将一品、二品绯袍,绘狮子;三品绯袍,绘老虎;四品绯袍,绘豹子;五品青袍,绘熊;六品、七品青袍,绘彪;八品绿袍,绘犀牛,九品绿袍,绘海马.因此,人们称文武官员为“衣冠禽兽”.
“衣冠禽兽”当时是一个令人羡慕的赞美词.明朝中晚期,官场腐败,文官爱钱,武将怕死,欺压百姓,无恶不作.“衣冠禽兽”这才演变成为非作歹、如同牲畜的贬义词.
晕,你连这个都不知道,还活什么 。姐姐我告诉你吧 。衣冠禽兽指古代文武官朝服上的东东 。官服上是禽,则代表此人是文官,官服上是兽 , 则代表此人是武官 , 而官服上禽兽的不同 , 则象征着他们的地位与权力不同 。而现在则用于形容道德败坏的人们 。明白了吧 。学着点吧你 。嘿嘿
衣冠禽兽,淘友汇提供这个成语原本是一个彻底的褒义词.
我国古代五品官以上文官衣禽(穿有禽类图案的衣帽),武官衣兽(穿有兽类图案的衣帽),
衣冠禽兽就是很有身份地位的人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3、衣冠禽兽最初指的是什么衣冠禽兽,这个成语原本是一个彻底的褒义词 。我国古代五品官以上文官衣禽(穿有禽类图案的衣帽),武官衣兽(穿有兽类图案的衣帽) , 衣冠禽兽就是很有身份地位的人 。
衣冠禽兽现在指的是:品德极坏行为像禽兽一样卑劣的人 。衣冠禽兽一词在辞海和成语词典等很多工具书中几乎都被解释为贬义 。比如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年出版的《辞海》中,即非常直接地解释为:衣冠禽兽 , 比喻品德败坏的人 。
所谓这种人虚有人的外表 , 行为却如禽兽 。出自明·陈汝元《金莲记·构衅》:“人人骂我做衣冠禽兽 , 个个识我是文物穿窬 。”常用来指道德败坏的人 , 说他们徒有人的外表,行为却如同禽兽 。其贬义之称 , 最早见于明末陈汝元所著《金莲记》一书 。清代以后 , “衣冠禽兽”一语遂用做贬义 , 泛指外表衣帽整齐 , 行为却如禽兽的人 , 比喻其道德败坏 。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4、衣冠禽兽源于什么?该词一直都是褒义词吗? 衣冠禽兽的来源是明代官员的服饰 , 因为服饰上的各种装饰动物 , 所以有了这个成语衣冠禽兽 , 在当时是特指这些官员,并不是骂人的意思 。在古代衣冠禽兽是褒义词,是对当官的一种别称 , 并且因为古代的衣服有严格的限制 , 百姓的衣服上基本上没有装饰,所以衣冠禽兽也是一种当官的称呼 。但是在现代是一个骂人的成语 , 主要是对一些人品不好的人的讽刺 。
明代的官员身上的服饰上面都有各种动物的装饰 , 文官的衣服上一般是禽类动物,比如鹤,鸡等动物,而武官的身上一般是兽类动物,比如老虎 , 豹子等动物,所以成为衣冠禽兽 。在官员上朝的时候还要称呼满堂衣冠禽兽,这是一种别称和雅称 , 因为只要官员才有衣冠禽兽的资格 。在明代,由于各种政策的严格制定,所有人的穿着,打扮都是有特定的规矩的,比如各个工作职业都穿什么衣服 , 什么发型,甚至系什么腰带都有严格的规定,所以衣冠禽兽是一个对官员的别称 。
在现代,因为衣着打扮自由 , 基本上想穿什么衣服都可以 , 所以很多的人都是自由打扮 , 而衣冠禽兽这个成语的价值就消失了,因为官员的穿着基本上已经远离了品级制度的规定,没有衣着的等级了,所以衣冠禽兽的作用就没有了,所以现在衣冠禽兽就成为了一个贬义词了 。
一般对一个人形容衣冠禽兽,现在都是指的这个人很坏,虽然是穿的人的衣服,但是却是一个连禽兽都不如东西,所以形容这个人的人品很差,并且是个会恶人,一个连禽兽都不如的人 。所以现在衣冠禽兽一般是作为贬义词来使用,而不再是一个别称,更不是对官员的雅称 。
这个词语源自于明朝官员的服饰 。当时的文官衣服上面绣的是禽类,武官的衣服上面绘制的是兽类,所以就形成了这样的词语 。并不是一个褒义词 。
衣冠禽兽主要是源于史记的记载,这个词并不一直都是褒义词,在唐朝的时候就已经变成一个贬义词,说一个人表面上正人君子 , 实则内心肮脏 。
指的就是一个人披着动物的衣服去混到动物群里 。并不是褒义词,现在已经成为贬义词了,说明这个人太恶毒 。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5、衣冠禽兽最初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会变成贬义词?现在存在着很多古今异义的词语 , 但是一般来说,词性发生变化的词语还真是不多 。现代在形容一个人品德败坏的时候 , 会用到这样一个词,衣冠禽兽,即穿着人的衣服的禽兽 。可是这个词在诞生之初,意思与现在的相去甚远,甚至可以说完全不一致 。那么,这个词最开始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衣冠禽兽一词在辞海和成语词典等很多工具书中几乎都被解释为贬义 。比如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年出版的《辞海》中,即非常直接地解释为:衣冠禽兽,比喻品德败坏的人 。
谓这种人虚有人的外表,行为却如禽兽 。出自明·陈汝元《金莲记·构衅》:“人人骂我做衣冠禽兽,个个识我是文物穿窬 。”常用来指道德败坏的人 , 说他们徒有人的外表,行为却如同禽兽 。
在明清两朝:文官衣补饰禽,武职饰兽 。是为“衣冠禽兽”,本意指官员 , 但是因为明末时期宦官当政 , 官员的作为着实让人失望,所以“衣冠禽兽”渐渐变为贬义 。
“衣冠禽兽” 。殊不知,这个彻头彻尾的贬义词,在诞生之初,却是个万众仰慕、光彩照人的“体面”词儿 。
按照朝廷官制,根据品级不同,彼此“工装”的颜色和图案各不相同 。单说装饰图案吧,不外乎“飞禽”、“走兽” 。这种严格的等级制度,从明朝就已经开始了 。
据明、清两代正史中的《舆服志》记载 , 文官绣“禽”,武官绣“兽”,任何人不得擅自逾越 。“衣冠”上的“禽兽”自然和文武官员的品级一一对应 。
到了明朝中晚期,社会的语言环境发生了变化 。乌烟瘴气的宦官政治,彻底颠覆了“文死谏,武死战”的从政理念 。
无论是京官还是外臣,都人人自危、明哲保身 。很多官员甚至干起了鱼肉百姓、为虎作伥的勾当 。文武官员的名声越来越臭 , 曾广受推崇的“衣冠禽兽”,渐渐堕落为“披着人皮的狼” 。
其实,明朝以前,原本有个成语,指斥那些道德沦丧、行为卑劣的“伪君子”,叫做“衣冠枭獍”(出自【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十七:“河朔士人目苏楷为衣冠枭獍 。”) 。
“枭”,是一种穷凶极恶的鸟儿,传说它为了存活,不择手段,不惜吞吃母亲 。“獍” , 传说它饥不择食,杀气腾腾,居然咬死自己的父亲 。
明朝之前“衣冠枭獍”所处的位置,就像现在的“衣冠禽兽” 。“衣冠禽兽”彻底掉价,恐怕也是明末清初的“语言发酵” 。汉语 , 在特殊的社会背景和文化环境下,催生出了新词汇、新词意 。
明末文人陈汝元写《金莲记·构衅》时说:“妆成道学规模,飞语伤人……人人骂我做衣冠禽兽,个个识我是文物穿窬(窃贼) 。”
清朝小说家李汝珍也在《镜花缘》里写道:“既是不孝 , 所谓衣冠禽兽,要那才女又有何用 。”显然,这时的“衣冠禽兽”,已经沦为风度翩翩的活畜生了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子夜是指现在的几点,子夜指的是几点钟
- 丑八怪最初来源于哪里,丑八怪的介绍
- 祖宗上下十八代称呼,祖宗十八代都是指哪些人?
- 牛肉是红肉还是白肉,红肉指的是哪些肉?
- 儿童是指几岁到几岁,几岁孩子算儿童
- 电视电源灯不亮开不了机怎么回事,电视机开不了机指示灯不亮
- 烟蛋是什么,烟弹是什么?
- 肩挑日月指的是什么,慈父肩挑日月,家母手转乾坤。啥意思
- 4开图纸是多大,4开纸指的是多大?
- 汉赋四大家是谁,汉赋四大家是指哪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