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定窑瓷器特征定窑瓷器特征是器沿均具是厚唇、丰肩、平底,儿钱底加圆饼状实足,有的为玉璧底 。
定窑瓷器的胎骨较薄而且精细,颜色洁净,瓷化程度很高,釉色多为白色,釉质坚密光润 。定窑瓷器的白釉多闪黄,故有"粉定"之称,釉面偶尔还有垂釉的现象 , 由此又有了"泪釉"的别称 。
定窑以丰富多彩的装饰花纹取胜,工整素雅,一向被视为陶瓷艺术中的珍品,其装饰技法主要有划花 , 刻花,印花三种 。划花是宋代定窑瓷器的主要装饰方法之一 , 但定窑纹饰中最富表现力的则是印花纹饰 。
在定窑碗,盘类器物的外壁,常常可看见细密如竹丝的划痕 , 这些划痕是器物开始成型后旋坯加工时留下的 , 当然在其它窑口的器物外壁也可见到旋坯痕,但不如定窑的纤细密布,此为判定定窑器物的一个特征 。
定窑是宋代著名瓷窑之一,以生产白瓷而驰名 。定窑瓷器多为白釉,亦有少量的黑釉,褐釉,绿釉等品种 。定窑白瓷的驰名始于北宋 , 而定窑白瓷的烧造则始于唐代 。
定窑在唐代时就已是著名瓷场 , 专烧白釉,黄釉瓷,到宋代发展迅速,比之前更大更有名,大量烧制白瓷 , 其次有黑釉,酱釉,绿釉,白地褐花等品种 。
白瓷胎土细腻,胎质薄而有光,釉色纯白滋润 , 上有泪痕,釉为白玻璃质釉,略带粉质,因此称为粉定,亦称白定 。其它瓷器胎质粗而釉色偏黄俗称土定,紫色者为紫定,黑色如漆的为黑定,传世极少 。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2、如何辨别定窑白瓷?白瓷最早出现我国河南巩义的白河窑最早烧造了白瓷,相比青瓷和黑瓷,白瓷出现较晚 。白瓷是用含铁量较低的矿土制成陶胚,再涂上一层透明的釉烧造而成 。
我国北魏时期开始生产制造白瓷,此后历朝历代,人们不断变革制瓷工艺等 。白瓷烧造技术在发展到隋朝时候已显成熟,从陕西西安出土的隋朝时期的白瓷,其胎质细腻洁白 , 胎釉光润,以前的白中泛黄、泛青的现象已不复存在 。白瓷烧造技术在唐朝末期发展至顶峰 , 经过考古发掘已经被证实的唐朝白瓷生产地就有河北内邱邢窑、曲阳窑,河南巩县窑、鹤壁窑 , 密县窑、登封窑、郏县窑、荥阳窑、安阳窑;山西浑源窑、平定窑,陕西耀州窑 , 安徽萧窑等 。其中尤以河北内邱邢窑烧制的白瓷最为出名 。
到目前为止,考古学家还没有在南方发现唐朝时期的白瓷窑址,已知的南方最早烧造白瓷的景德镇五代窑址 。白瓷烧造发展到宋代,以河北曲阳的定窑最具代表性 。此外山西介休、盂县、平定和阳城窑也都生产白瓷 。到了元代 , 白瓷烧造进入低潮期,期间景德镇创烧出了卵白釉,成为我国瓷器发展史上的一大亮点 。明代人们又创烧出了甜白釉,成为白瓷发展史上的最高成就 。
我国瓷器历史悠久,拥有瓷器种类繁多,其中尤以白瓷、青花、彩瓷最为人们喜爱,青花高贵典雅、彩瓷色彩艳丽;白瓷则以素雅闻名,虽没有斑斓的花纹和艳丽的色彩,但是其朴实、素雅,带给人们一种浑然天成的美感 。
当下瓷器市场升温,元代青花瓷、青瓷中的哥窑、定窑白瓷成为了众多藏家的收藏对象 。消费者不断增长的收藏需求,以次充好、假冒伪劣的现象因此产生 。对于辨别定窑白瓷真假 , 可从四个方面进行评判分析 。
一、观察瓷器泪痕 。
所谓瓷器泪痕 , 是指瓷器在烧造过程中出现的流釉的现象,瓷器的流釉呈现为条状,就像流下的泪珠,所以称为泪痕 。这种泪痕现象只有在北宋定窑白瓷上才能看到,其他唐朝至五代定窑瓷器均没有这种现象,故有无泪痕是判断该款定窑瓷器是否为北宋时期的一大依据 。
二、观察瓷器外壁的竹丝刷痕 。
【定窑瓷器的底足特点是什么,定窑瓷器特征】瓷器坯体是通过旋转加工而成的 , 在加工过程中,坯体表面会留下很多细密的、犹如竹丝的刷痕 。虽然其他瓷器也有存在这种划痕,但是定窑白瓷的划痕显得更加纤细密集 , 这是判断一款瓷器是否为定窑白瓷的一个重要特点 。
三、观察瓷器底足 。
定窑瓷器和其他窑址生产的瓷器有一大区别,就是瓷器底足,相比其他瓷器的圈足 , 定窑瓷器的底足有圈足和平底两类 。定窑瓷器的圈足又可分为两种类型:大圈足和小圈足 。观察大圈足瓷器的足底,会看到以同心圆形状的竹丝刷痕;小圈足则没有 。圈足定窑瓷器的足底都很浅,足墙狭窄 。这一特征主要出现在北宋中期以后的定窑瓷上 。
四、检查瓷器变形与否 。
北宋中期以后,人们发明了一种的新的烧造瓷器技术–覆烧,也称反烧 , 与正烧相对 。就是将瓷器柸体反扣在窑具上进行烧造 。定窑瓷器中,尤以碗类器物烧造完成后大多变形 。将要鉴定的一款瓷器在桌面上倒扣摆放,就能知道了 。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3、北宋定窑白瓷有哪些特征?宋代定窑白瓷烧制工艺水平很高,瓷土筛选精细,烧成的瓷胎细密坚致,体轻薄 , 釉色白中泛黄,呈牙白色;釉处有流釉痕,和流淌的泪痕相似,是宋代定窑的特征 。另外一个特征是宋代定窑口沿多不施釉,古董行内人士称为芒口 。为了掩饰这种缺陷,芒口处往往镶上金银或铜边 。
宋代定窑瓷主要装饰技法为刻花、划花和印花 。尤其以印花工艺最为精美 。刻花和划花图纹流畅,见莲花、牡丹、萱草、鸳鸯等纹饰 。近现代民间多有仿制宋代定窑瓷,仿品和真品相比,其胎体比真品厚,刻花、划花刀法不如真品犀利流畅,仿品印花纹饰多不清楚 。
宋代定窑白釉还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即所谓的“泪痕” 。这是上釉过程中,釉浆流淌的痕迹,“泪痕”厚处均有明显的偏黄色 。无论是正烧,还是覆烧 , “泪痕”流向均是自上往下流淌 。这是鉴定定窑瓷器尤其要仔细观察的重要特征 。
1、泪痕
泪痕是指器表的流釉现象,定瓷流釉往往呈条状,宛如垂泪,故称泪痕 。泪痕现象仅见于北宋定窑器,唐至五代定瓷并无此特征 。唐代定瓷釉薄而洁白,胎釉结合十分紧密,无流釉现象;北宋则凝厚而泛黄,釉内气泡大而多,釉层在烧结过程中随器垂挂流淌,形成泪痕 。北宋早期,定窑采用正烧,流釉方向自口至底,北宋中期以后,定窑创造了覆烧的技法 , 流釉方向自底向口,但也有一些特殊情况,笔者曾见过一些定窑白瓷,泪痕方向为横向,十分奇怪,形成原因尚待研究 。
2、竹丝刷痕
在定窑碗、盘类器物的外壁,经常可看见细密如竹丝的划痕,这些划痕是器物初步成型后旋坯加工时留下的 , 当然在其它窑口的器物外壁也可见到旋坯痕,但不如定窑的纤细密集,此为鉴定定窑器物的一个特征 。
3、底足
定窑器物的底足类型不多 , 主要分为平底与圈足两大类,而其圈足具有与其它窑口器物圈足明显不同的特点,这些特点体现在北宋中期以后覆烧成型的定窑器上,由于覆烧的发明,器物圈足得以裹釉,而将露胎处移至器上,然而裹上釉层的器足在外观上的表现并不那么完美,足面(圈足与地面接触部分)总是显得不够平整 , 有些地方釉厚,有些地方釉薄 , 以手抚之,明显地感到凹凸不平,笔者所目见的北宋定窑圈足器无一例外 。这种现象十分奇怪 , 但在鉴定中却非常有效,凡北宋定窑圈足器(采用覆烧法,圈足上釉者)均有此特征,此为鉴定之关键 。
另外,定窑圈足器之圈足有大小两种类型,大圈足器之足底往往可见竹丝刷痕,刷痕呈同心圆,而小圈足器则无这种现象,但无论大小圈足,足均极浅,足墙均窄 , 小圈足器挖足不过肩 , 几乎无钩手 。
4、变形
定窑器物,尤其是碗类器物,大都有些变形,若是完整器 , 将器物倒扣于桌面,便很容易发现这一特点 。
就目前在市场上所见到的仿定白瓷而言 , 泪痕现象已可做到 , 竹丝刷痕亦不难实现,至于器物的变形非人力而可强为,而取决于烧造时的火候、窑位、气氛等等因素,若以人力做作 , 不免留下故意造作的,不自然的痕迹 。现在只有一点还难以企及,就是足面的不平现象 , 这种现象的形成完全出于自然,且在目前尚未引起仿造者足够的重视,仍可作为鉴定的一个标准 。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4、定窑瓷器特征是什么?1、泪痕
泪痕是指器表的流釉现象,定瓷流釉往往呈条状,宛如垂泪,故称泪痕 。泪痕现象仅见于北宋定窑器,唐至五代定瓷并无此特征 。唐代定瓷釉薄而洁白,胎釉结合十分紧密,无流釉现象;北宋则凝厚而泛黄,釉内气泡大而多 , 釉层在烧结过程中随器垂挂流淌,形成泪痕 。
2、竹丝刷痕
在定窑碗、盘类器物的外壁,经常可看见细密如竹丝的划痕,这些划痕是器物初步成型后旋坯加工时留下的 , 当然在其它窑口的器物外壁也可见到旋坯痕,但不如定窑的纤细密集,此为鉴定定窑器物的一个特征 。
北宋定窑以白瓷为主,装饰技法丰富多彩,有堆塑、刻花、划花、剔花、印花等,其剔花、刻花、印花技法对同时期其他窑场产生了重要影响 。
北宋定窑烧制的龙首大净瓶、孩儿枕举世闻名 , 艺术成就无可匹敌 。北宋中期以后,定窑工匠发明了覆烧法,大幅度节省了窑炉空间 , 提高了生产效率,为中国陶瓷批量生产,走向世界奠定了坚实基础 。
鉴赏方法
要有玉质感 。宋代制瓷追求玉质效应,以有玉质感的为上品,特别是作为宫廷烧造的瓷品,更是必须要烧出玉质感来的 。因此,一件定瓷器物上手(无论是白定,还是色釉定都是如此) , 首先要看有无玉质感 。
真品应是釉水莹润 , 富有灵动之气,就如白玉一般的 。仿品因胎釉原料和烧造温度等不易掌握,很难烧出玉质感来 。一般都是气韵呆滞、釉色苍白 , 无玉质感可言 。个别能烧出玉质感来 , 但常见色彩显新,有火爆之感 。
定窑的胎质薄而轻,胎色白色微黄,较坚致,不太透明,釉呈米色,施釉极?。梢约?。釉色洁白晶莹,很多积釉形状好似泪痕,被称为“蜡泪痕” , 隐现着黄绿颜色 。在器物外壁薄釉的地方能看出胎上的旋坯痕 , 俗称“竹丝刷纹” 。
北宋早期定窑产品口沿有釉,到了晚期器物口沿多不施釉,称为“芒口”,芒口处常常镶金、银、铜质边圈以掩饰芒口缺陷,此为定窑一大特色 。
装饰纹样
定窑器以其丰富多彩的纹样装饰而深受人们喜爱 。装饰技法以白釉印花、白釉刻花和白釉划花为主,还有白釉剔花和金彩描花,纹样秀丽典雅 。北宋早期定窑刻花、构图、纹样趋简,以重莲瓣纹居多 , 装饰有浅浮雕之美 。北宋中晚期刻花装饰精美绝伦,独具一格 。
装饰图案常用印花、划花和堆花手法 , 秀丽典雅 。印花图案 , 自然形态经巧妙变形,构成严谨;刻划花,较印花更活泼生动,别具一格 。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5、宋代的五大名窑,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定窑有什么特点,怎么区分?钧窑:宋著名瓷窑之一 。窑址在今河南省禹州市城内的八卦洞 。享有“黄金有
玫瑰紫釉海棠式花盆托
价钧无价”“纵有家财万贯不如钧瓷一片”的盛誉 。
钧瓷是中国宋代五大名窑瓷器之一,以独特的窑变艺术而著称于世,素有“黄金有价钧无价”和“家有万贯,不如钧瓷一件”的美誉 。是河南省禹州市神垕镇独有的国宝瓷器,凭借其古朴的造型、精湛的工艺、复杂的配釉、“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神奇窑变,湖光山色、云霞雾霭、人兽花鸟虫鱼等变化无穷的图形色彩和奇妙韵味,被誉为中国“五大名瓷”之首 。新中国成立后,在周恩来总理的直接关怀下,钧瓷的恢复烧制工作开始,钧瓷得到了快速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钧瓷生产工艺与水平都得到了划时代的提升,不断的作为国礼现身世界 。
汝窑:宋代“五大名窑”之一 。为冠绝古今之中国瓷器名窑 。窑址在今河南省宝丰县清凉寺,宋时属汝州,故名 。釉色主要有天青、天蓝、淡粉、粉青、月白等,釉层薄而莹润,釉泡大而稀疏,有“寥若晨星”之称 。釉面有细小的纹片 , 称为“蟹爪纹” 。
汝瓷在中国宋代被列为五大名瓷(汝、官、哥、钧、定)之首,当时被钦定为宫廷御用瓷 。
汝州是汝瓷的故乡,汝瓷造型古朴大方,其釉如“雨过天晴云破处”,“千峰碧波翠色来” , 土质细润,坯体如侗体其釉厚而声如擎,明亮而不刺目,具有“梨皮、蟹爪、芝麻花”之特点,被世人称为“似玉、非玉、而胜玉” 。
1952年,周恩来总理指示“发展祖国文化遗产、恢复汝窑生产” 。经过上百次实验和研究,1958年汝瓷之乡汝州汝瓷一厂专家们第一批烧制出第一批豆绿釉仿汝器物 , 1983年8月汝窑天蓝釉经过汝瓷厂专家试烧成功并得到陶瓷专家的鉴定,技术上均达到和超过宋代汝窑水平 。
汝州历史悠久,资源丰富,隋文帝开皇初置临汝为伊州,炀帝大业初始改为汝州《汝州之名从此始》 。
官窑: 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 , 官府经营的瓷窑,也泛指明、清时期景德镇为宫廷生产的瓷器 。宋代由官府直接营建,分北宋官窑和南宋官窑 。元代景德镇官窑称“枢府窑” 。明清景德镇官窑,近代常以帝王年号分别命名,如;“宣德窑”、“成化窑”、“康熙窑”等 。明清官窑亦称“御窑”,官窑以外窑场,称“民窑” 。北宋官窑在北宋
官窑葵瓣洗
末年宋徽宗时才开始烧造 , 具体的窑址至今没有发现 。宋高宗南渡后 , 在临安(今杭州)另设新窑,一个“置窑于修内司” , 后又在“郊坛下别立新窑” 。据分析,“修内司官窑”在杭州凤凰山脚下 , 而“郊坛官窑”则位于杭州的乌龟山一带 。为了做出区分,北宋官窑被称为“旧官”,南宋官窑就称为“新官” 。其中,“旧官”厚重,“新官”轻薄 。[1]
宋代官窑瓷器主要为素面,既无华美的雕饰,又无艳彩涂绘,最多使用凹凸直棱和弦纹为饰 。其胎色铁黑、釉色粉青,“紫口铁足”增添古朴典雅之美,“紫口铁足”是指青瓷胎料中含铁量高达3.5%-5%,致使制品的口缘釉薄处露灰或灰紫色、而底端刮釉露胎处呈黑褐或深灰色 。官窑的器形除常见的盘、碟、洗等之外,仿商、周、秦、汉古铜器中的各式瓶、炉样式也很多 。
中国享有"世界瓷国"之美称 。在琳琅眩目的中国瓷器中,"北宋官窑青瓷"出类拔萃,精美绝伦,古气盎然,朴人眉于,被视为瑰宝 。官瓷是官办瓷窑制器,专供皇家使用,是北宋末年宋徽宗时代的宫廷御瓷,权臣贵胄也只能望瓷兴叹,可见而不可及 。因而高贵、难得便成为人们对北宋官瓷的第一印象 。
相传官窑造出以后,宫里的太监便来检查 , 发现有稍稍瑕疵的便摔碎 。剩下的精品才可呈到皇宫里,供皇室使用 。正因为这个,所以,官窑存世量极少 。
定窑:
宋代北方著名瓷窑 。窑址在河北曲阳涧磁村 。始烧于晚唐、五代,盛烧于北宋,金、元时期逐渐衰落 。盘、碗因覆烧,有芒口及因釉下垂而形成泪痕之特点 。
定窑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 , 窑址在今河北省曲阳涧滋村及东西燕村,在宋代属定州,故名 。创烧于唐,极盛
中国五大名窑
于北宋及金,终于元 。以产白瓷着称,兼烧黑釉、酱釉和釉瓷,文献分别称其为“黑定”、“紫定”和“绿定” 。
定窑是继邢窑而起的白瓷窑场 。器型在唐代以碗为主 , 宋代则以碗、盘、瓶、碟、盒和枕为多,亦产净瓶和海螺等佛前供器,胎薄而轻,质坚硬,色洁白,不太透明 。定窑由上迭压复烧,口沿多不施釉,称为“芒口”,这是定窑产品的特征之一 。
定窑瓷器以其丰富多彩的纹样装饰而深受人们的喜爱 。装饰技法以白釉印花、白釉刻花和白釉划花为主,还有白釉剔花和金彩描花 。印花以花卉为主,主要有莲、菊、萱草、牡丹等,也有鸳鸯、龙凤、狮子等动物图案,画面严谨,讲究对称,工整素雅的白釉印花定器历来被视为陶瓷艺术中的珍品 。北宋早期定窑刻花、构图、纹样简洁 , 以重莲瓣纹居多,装饰有浅浮雕之美 。北宋中晚期刻花装饰精美绝伦,独具一格 。用单齿或双齿梳篦状工具,刻划出由深、浅不一的主线与辅线相衬构成的物象,生动自然,具有较强的立体感,装饰题材以花果、莲鸭、禽鸟、浮鸟、云龙等为主 。
宋、金时小瓷枕广为流行 , 有最简单的长方形,亦有动物造型的,如虎形枕,及状似如意云状,取其吉祥意的如意枕,婴儿枕为其中造型较为繁复者 。宋代婴儿纹样极为流行,传世宋瓷中,北方青瓷系、景德镇影青瓷、技法繁杂的磁州窑系以及本件所属的定窑系,均可见以婴儿或孩童嬉戏为纹样的作品 。
定窑虽原为民窑,但北宋后期曾一度烧造宫廷用瓷,因此影响较大 , 其后各地纷纷仿制 。有“土定”、“新定”、“北定”、“南定”、“粉定”等仿器 。
哥窑
编辑
宋代“五大名窑”之一,这里所说的哥窑是指传世的哥窑瓷 。其胎色有黑、深灰、浅灰及土黄多种 , 其釉均为失透的乳浊釉,釉色以灰青为主 。常见器物有炉、瓶、碗、盘、洗等,均质地优良,做工精细,全为宫廷用瓷的式样,与民窑瓷器大相径庭 。[2]
传世哥窑瓷器不见于宋墓出土,其窑址也未发现,故研究者普遍认为传世哥窑属于宋代官办瓷窑 。长期以来,人们主要是根据文献记载和传世实物对其进行研究 。南宋人叶尩摹短拐屎狻访魅分赋瞿纤喂侔齑梢び辛礁觯阂皇墙继诚鹿僖?nbsp;, 其窑址已在杭州乌龟山被发现;另一个是修内司官窑,其窑址至今未发现 。有学者根据刊于明洪武二十年的曹昭的《格古要论》中对修内司官窑特征的记载,认为传世哥窑即宋代修内司官窑 。
汝窑
汝窑是北宋后期的宋徽宗年间建立的官窑,前后不足20年 。窑址在河南汝州神垕镇(一说在河南省宝丰清凉寺) , 因此而得名 。汝窑以青瓷为主,釉色有粉青、豆青、卵青、虾青等,汝窑瓷胎体较?。?釉层较厚 , 有玉石般的质感,釉面有很细的开片 。汝窑瓷采用支钉支烧法,瓷器底部留下细小的支钉痕迹 。以宫廷御用、淡天青、蟹爪纹为人熟知 。其器形多仿青铜器及玉器造型 , 主要有出乾尊,玉壶春瓶、胆式瓶、樽、洗等;淡天青这种冷暖适中的色调以其素雅清逸,适应了北宋时期上层社会所推崇的清淡含蓄的审美情趣;釉面有细小的纹片,称为“蟹爪纹” 。汝窑传世作品不足百件,因此非常珍贵 。
官窑
官窑是宋徽宗政和年间在京师汴梁建造的 , 窑址至今没有发现 。官窑主要烧制青瓷 , 大观年间 , 釉色以月色、粉青、大绿三种颜色最为流行 。官瓷胎体较厚 , 天青色釉略带粉红颜色,釉面开大纹片 。这是因胎、釉受热后膨胀系数不同产生的效果 。瓷器足部无釉,烧成后是铁黑色,口部釉薄,微显胎骨,即通常所说的"紫口铁足" 。这是北宋官窑瓷器的典型特征 。官窑以传世作品少,令人惊叹的纹裂美著称 。传宋徽宗因不满于当时现有贡御瓷器的瑕疵和缺陷 , 按照自己的设计、亲自指挥烧制和创制的巅峰之瓷 , 其不仅是我国陶瓷史上第一个由朝廷独资投建的“国有”窑口,也是第一个被皇帝个人垄断的瓷器种类 。
定窑
定窑为民窑 。始建于唐,兴盛于北宋,终于元代,烧造时间近七百余年 。窑址分布于河北曲阳县磁涧、燕川以及灵山诸村镇,这里唐代属定州,故称为定窑 。定窑以烧白瓷为主,以其丰富多彩的纹样装饰而深受人们的喜爱 。瓷质细腻 , 质薄有光,釉色润泽如玉 。黑釉、酱釉称为"黑定"、"紫定",也别具特色 , 制作精湛 , 造型典雅 。花纹千姿百态,有用刀刻成的划花,用针剔成的绣花 , 特技制成的"竹丝刷纹" , "泪痕纹"等等 。
装饰技法以白釉印花、白釉刻花和白釉划花为主 , 还有白釉剔花和金彩描花,有浅浮雕之美 。北宋中晚期刻花装饰精美绝伦 , 独具一格 。用单齿或双齿梳篦状工具,刻划出由深、浅不一的主线与辅线相衬构成的物象,生动自然,具有较强的立体感 。
出土的定窑瓷片中,发现刻有"官"、"尚食局"等字样,这说明定窑的一部分产品是为官府和宫廷烧造的 。
钧窑
钧窑分为官钧窑、民钧窑 。官钧窑是宋徽宗年间继汝窑之后建立的第二座官窑 。钧窑广泛分布于河南禹县(时称钧州),故名钧窑,以县城内的八卦洞窑和钧台窑最有名,烧制各种皇室用瓷 。钧瓷两次烧成,第一次素烧,出窑后施釉彩 , 二次再烧 。钧瓷的釉色为一绝,千变万化,红、蓝、青、白、紫交相融汇,灿若云霞,宋代诗人曾以"夕阳紫翠忽成岚"赞美之 。这是因为在烧制过程中,配料掺入铜的气化物造成的艺术效果,此为中国制瓷史上的一大发明,称为"窑变" 。因钧瓷釉层厚 , 在烧制过程中,釉料自然流淌以填补裂纹,出窑后形成有规则的流动线条,非常类似蚯蚓在泥土中爬行的痕迹,故称之为"蚯蚓走泥纹" 。钧窑瓷主要是供北宋末年"花石纲"之需,以花盆最为出色 。
钧瓷的烧制技术复杂,还原程度难控制;加上古代使用的是松木窑 , 窑温难以达到均衡,从而影响到钧瓷釉彩的成色,在烧制过程中有70%的产品会报废掉 , 而其中的上品则更为罕见 , 再加上至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钧瓷珍贵可见一斑 。唐玄宗曾立令“钧不随葬”;宋徽宗时又成为御用珍品,诰封“神钧宝瓷” , 每年钦定生产36件,禁止民间收藏,所以现在墓葬出土的钧瓷文物也甚为稀少 。目前世界著名的博物馆虽有收藏 , 为数也寥寥无几 。
钧窑以独特的“窑变”艺术而著称于世 。胎质细腻,釉色华丽夺目、有玫瑰紫、海棠红、茄子紫、天蓝、胭脂、朱砂、火红等由于釉色的相互交融而产生的无数颜色不一、形状各异的窑变 。素有“黄金有价钧无价”和“家有万贯,不如钧瓷一件”的美誉 。
哥窑
哥窑确切窑场至今尚没有发现 。据历史传说为章生一、章生二兄弟在两浙路处州、龙泉县各建一窑 , 哥哥建的窑称为"哥窑",弟弟建的窑称为"弟窑" , 也称章窑、龙泉窑 。华地艺术品专家认为传世的宫藏哥窑瓷,实际上是南宋时修内司官窑烧制的 。哥窑的主要特征是釉面有大大小小不规则的开裂纹片,俗称"开片"或"文武片" 。细小如鱼子的叫"鱼子纹",开片呈弧形的叫"蟹爪纹",开片大小相同的叫"百圾碎" 。小纹片的纹理呈金黄色 , 大纹片的纹理呈铁黑色,故有"金丝铁线"之说 。其中仿北宋官窑的瓷器为黑胎 , 也具有"紫口铁足" 。哥窑瓷胎体有厚有?。陨饕蟹矍唷⒃掳住⒚谆剖? ,釉面光泽如肤之微汗,是为上品 。器形以洗、炉、盘、碗为多 。
哥窑瓷器非常珍贵,据统计,全世界大约只有一百余件,而且哥窑窑址至今仍未确认,成为中国陶瓷史上的悬案之一 。传世哥窑瓷器不见于宋墓出土,其窑址也未发现,华地艺术品认为传世哥窑属于宋代官办瓷窑 。长期以来,人们主要是根据文献记载和传世实物对其进行研究 。
1、汝窑特点:釉色以天青为主,用石灰一碱釉烧制技术 , 釉面多开片,胎呈灰黑色、胎骨较薄 。
区别:钧瓷与以上四大名窑最大的不同,是在釉中加入了铜元素,创造性的烧出了五彩斑斓的窑变紫红色釉,开铜红釉之先河 。
2、官窑特点:釉层丰厚,有粉青、米黄、青灰等色;釉面开片,器物口沿和底足露胎 。
区别:汝窑采用满釉支烧工艺,器物底部会留有支钉痕,多为3~5个,也有6个的,器物以盘、洗较多,另有碗、碟、瓶等 。
3、哥窑特点:由于釉中存在大量气泡、未熔石英颗粒与钙长石结晶,所以乳浊感较强 。釉面开(小开片),细纹色黄 , 粗纹黑褐色 。
区别:哥窑主要瓶型有瓶、尊、碗、盘等,带有雍容典雅的宫廷风格 。
4、钧窑特点:以烧制铜红釉为主,还大量生产天蓝、月白等乳浊釉瓷器 。
区别:器物主要有各式瓶、炉、洗、盘等 , 相传哥窑是从官窑发展而来,常说官哥不分,一般“开大片为官,开小片为哥”做为简单判断 。
5、定窑特点:白瓷釉层略显绿色,流釉如泪痕 。北宋后期创造覆烧法,碗盘器物口沿无釉 。
区别:定瓷光泽柔润,釉面可可见“泪痕”和“竹刷丝纹”,定窑常以雕刻来体现它的纹饰之美,雕刻图案以花果、禽鸟比较多见 。
扩展资料:
中国的陶瓷艺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 。北宋是我国古代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时期,也是传统制瓷工艺繁荣昌盛的时期 。
当时,制瓷业空前繁荣,大江南北名窑迭起 。现今已发现的古代陶瓷遗址分布于全国170个县 , 其中北宋窑址的就有130个县,约占总数的75% 。
当时的窑厂各有特色,定窑、景德窑清秀,汝窑、耀州窑浑厚,官窑、哥窑典雅 , 钧窑绚丽,建窑淳朴,磁州窑、吉州窑具有民间风采 , 都是我国的艺术精品 。
而“五大名窑”代表了中国单色釉瓷器的最高水平,是全球各大博物馆和收藏家梦寐以求的瑰宝,其市场价值不言而喻 。从北宋流传至今 , “五大名窑”传世瓷器极为稀少 。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宋代五大名窑
1、汝窑
汝瓷雄居宋代汝窑、官窑、哥窑、定窑、钧窑五大名窑之首, 后因宋金战乱而失传,传世品仅有60余件 。
特点:汝瓷胎质细腻,工艺考究,以名贵玛瑙入釉,色泽独特,随光变幻 。其釉色,如雨过天晴,温润古朴,其釉面,平滑细腻,如同美玉 。
区分:汝窑器表呈蝉翼纹般细小开片,釉下有稀疏氧泡,在阳光下时隐时现,似晨星闪烁,在胎与釉结合处微现红晕,给人以赏心悦目的美感 。
2、官窑
特点:官窑瓷器选料精细,用料考究,胎质细腻 , 胎色呈紫黑色,足边及口沿釉薄处呈紫褐色,故有“紫口铁足”之称 。官窑瓷器釉厚如凝脂,釉面莹润如玉,光泽柔和 。釉面有粉青、翠青、灰青、米黄等多种 。
区分:官窑釉面纹片是官窑器物的特征之一 。它无精美的雕饰以哗众,也无艳彩涂绘以媚人,唯以古朴庄重的造型、莹润如玉的釉色、鳞鳞如波的纹片协同紫口铁足之美,形成了和谐优美、神完气足的艺术珍品 。
3、哥窑
特点:哥窑器物胎色较深,胎质细腻,足边及口沿釉薄处也可见深色胎,制作工艺精湛,装烧方法亦采用支钉支烧或垫烧,一些盘炉器物的足底有极为规整的圆形支烧痕 。
区分:釉色以青灰、米黄为多 , 釉质肥润,釉面有细碎的片纹,纹分两种 , 一种开较大的黑色片纹,另一种是在黑色片纹中又开细小的黄色片纹,俗称“金丝铁线”,是哥窑器物最显著的标志之一 。
4、钧窑
特点:钧瓷以釉色窑变见长,素有“入窑一色、出窑万彩”,“钧瓷无双”的特点 。同样的釉色,入窑经1350度高温烧成后,每件瓷器呈色不一样,并出现人们意想不到的景观效果 。
区分:钧瓷由于釉色的相互交融而产生的颜色不一、形状各异的窑变,是其区别于其他青瓷的一大特点 。钧瓷釉色大体上分蓝、红两类 , 具体可呈现月白、天青、天蓝、葱翠青、
玫瑰紫、海棠红、胭脂红、茄色紫、丁香紫、火焰红等颜色 。 其中,其蓝色也不同于一般的青瓷 , 是各种浓淡不一的蓝色乳光釉 。蓝色较淡的称为天青,较深的称为天蓝,比天青更淡的称为月白,都具有幽雅的蓝色光泽 。
5、定窑
特点:定瓷胎质坚密、细腻 , 釉色透明,柔润媲玉 。
区分:定窑以装饰见长 , 其刻花奔逸,印花典雅,辅助以剔花、堆花,各得其趣 。定窑以白色为多,之外有红、黑、紫、绿诸色 。
1、汝窑
汝瓷雄居宋代汝窑、官窑、哥窑、定窑、钧窑五大名窑之首,
后因宋金战乱而失传,传世品仅有60余件.汝瓷胎质细腻,工艺考究,以名贵玛瑙入釉,色泽独特,随光变幻.其釉色,如雨过天晴,温润古朴,其釉面,平滑细腻,如同美玉.器表呈蝉翼纹般细小开片,釉下有稀疏氧泡,在阳光下时隐时现,似晨星闪烁,在胎与釉结合处微现红晕,给人以赏心悦目的美感.
2、官窑
官窑瓷器选料精细,用料考究,胎质细腻,胎色呈紫黑色,足边及口沿釉薄处呈紫褐色,故有“紫口铁足”之称.官窑瓷器釉厚如凝脂,釉面莹润如玉,光泽柔和.釉面有粉青、翠青、灰青、米黄等多种.釉面纹片是官窑器物的特征之一.它无精美的雕饰以哗众,也无艳彩涂绘以媚人,唯以古朴庄重的造型、莹润如玉的釉色、鳞鳞如波的纹片协同紫口铁足之美,形成了和谐优美、神完气足的艺术珍品.
3、哥窑
哥窑器物胎色较深,胎质细腻,足边及口沿釉薄处也可见深色胎,制作工艺精湛,装烧方法亦采用支钉支烧或垫烧,一些盘炉器物的足底有极为规整的圆形支烧痕.釉色以青灰、米黄为多,釉质肥润,釉面有细碎的片纹,纹分两种,一种开较大的黑色片纹,另一种是在黑色片纹中又开细小的黄色片纹,俗称“金丝铁线”,是哥窑器物最显著的特点之一.
4、钧窑
钧瓷以釉色窑变见长,素有“入窑一色、出窑万彩”,“钧瓷无双”的特点.同样的釉色,入窑经1350度高温烧成后,每件瓷器呈色不一样,并出现人们意想不到的景观效果.
5、定窑
定瓷胎质坚密、细腻,釉色透明,柔润媲玉.定窑以装饰见长,其刻花奔逸,印花典雅,辅助以剔花、堆花,各得其趣.定窑以白色为多,之外有红、黑、紫、绿诸色.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蛋白质低的肉有哪些制作技巧,哪些是蛋白质含量低的食品?
- 手表推荐:选择最适合你的时间伴侣,可以推荐一款一万五千元左右的男士腕表吗?
- 杜鹃鸟的习性是什么,四声杜鹃的外形特征有哪些?四声杜鹃的生活习性有哪些?
- 洗草莓为什么不能摘草莓蒂,清洗草莓的时候,草莓蒂要摘掉吗
- 蓝蝴蝶代表什么意思,蓝色蝴蝶的寓意和象征
- 位于什么的中国航海博物馆是经国家批准,位于中国哪里的航海博物馆?
- 小龙虾的热量高不高,小龙虾的热量有多少 吃小龙虾会长胖吗
- 上海老牌子手表有哪些值得购买的产品,上海牌老手表现在拿出来值多少钱?还有哪些以前的老物件很值钱?
- 秀爱思奶粉是合格的吗,南阳秀爱思奶粉怎么样
- 维萃美多种维生素片的价格,维萃美是什么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