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手工陶艺的制作过程陶艺,在我国文化发展的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那么,关于陶艺的制作流程 , 你知道多少呢?以下是有我为大家整理的手工陶艺的制作过程,希望能帮到你 。
制作流程
拉坯:制陶过程的重中之重,一般1-2小时可完成 。为取得上佳的效果,需取戒指等首饰,指甲不宜过长 。修饰:用工具给陶艺作品勾勒纹路、雕刻镂空等 。
烧制:无需自己动手,专业老师为您修正细节,放置三五天晾干后专业工人进行烧制 。
上色:两周后,近四十种绿色环保水粉颜料和大小型号不同的毛笔,可调配出成千上万种色彩,勾勒出任意粗细线条 。
软陶源自欧洲,19世纪当德国雕塑家创造这种材料时,由于它具有高度延展性和可塑性,充分满足人类的创造欲望 , 很快便风靡了整个欧美地区 。软陶深受手艺界DIY族的喜爱,它多变的特性,成为启发创造思考、培养文化气质的教材
喷光油:无需自己动手,给作品喷涂一层光油 , 增加光亮程度,保护图案不被磨损 。
未加粗的是比较官方的东西 。加粗的是对前面一段官方步骤的一些个人经验以及结合我们实验室的现状的评论 。
加工工序
选矿→原料处理→配料→装磨→运行→放磨→过筛入池→陈腐
陶泥和瓷泥的制作过程就不详细说了,因为现在实验室里用的都是现成的泥,不需要怎么自己做 , 而且我们也没能力自己做 。二、造型工序
设计→造型(旋模子儿、雕塑)
1、 设计:根据艺术构思或要求画出作品图样 。
2、 造型:根据设计图样,圆器类作品用机轮旋出模子儿;人物、动物或异型类作品用可塑泥雕塑出泥子儿 。
先画草图是很有必要的,实践之后就会深有体会,雕塑需要有耐心,并且未完成的作品的保存需要格外上心 。
制模工序
打漆→分线→闸子儿→打油→和石膏浆→注石膏浆→修模→揭扇→制套 1、 打漆:在造好的模子儿上刷上调好的清漆,以利于翻制模型 。2、 分线:在打好漆的模子儿上合理地画出模型分块线 。
3、 闸子儿:翻制第一扇模型时,未翻的部分须先用泥闸起来 。4、 打油:浇注模型前 , 在模子儿上刷一层油以利翻模 。
5、 和石膏浆:在石膏桶中倒入适量的水,把石膏粉按比例加入水中,搅拌成一定稠度的浆 。
6、 注石膏浆:把搅拌成的石膏浆注入闸好的模子儿待翻处 。
7、 修模:待石膏浆凝固后,按照要求把石膏模外面修刮平整 。
8、 揭扇:按以上步骤,逐扇把一套模型翻制完成 。
9、 制套:利用翻制成的第一套模型制成外套,可大量复制同样的模型 。
目前我们实验室打漆用的是汽油加肥皂混合体,比较土,但效果比较好的 。石膏的调制也有一定的掌握 。修模需要细沙砂纸,小心,下手要轻 , 要细致,一粗心,石膏会碎,因为在修模的时候,石膏只是凝固了,并没有坚硬,力气一大,还是会碎 。
成形工序
(一)、注浆成形
清模→合模→量浓度→过箩→注浆→放浆→开模→修坯→粘接→打章→干燥→抹坯
1、 清模:把模型内外全部清扫干净 , 以免混入杂质 。
2、 合模:把模型逐扇合对起来,不留缝隙并捆扎牢固 。
3、 量浓度:把浆缸中的浆打均匀,并用浓度表量出所需的浓度 。
4、 过箩:把合适浓度的浆起入注浆桶时过箩,保证浆中不混入杂质 。
5、 注浆:把浆注入合好的模型中,并注意经常添浆 。
6、 放浆:注浆到一定时间,待坯体达到所需厚度时,把模型内多余的浆放出来(实心注浆不放浆) 。
7、 开模:模型中的坯体硬化到一定程度时,把模型打开 。视具体情况取出坯体或稍顷再取出 。
8、 修坯:对具有一定硬度的坯体按照形体要求进行修整 。圆器一般要在机轮上旋削坯体,人物、动物及异型类则手工修整 。
9、 粘接:把坯体的各部分粘接在一起 , 成为一个完整的坯体 。
10、打章:修好的坯体在底足部打印上窑厂或制作者的名号 。也有的把名号章预先制出,然后再粘结在坯体上 。
11、干燥:修整好的坯体放在有一定温度的地方进行干燥 。
12、抹坯:干燥后的坯体用海绵蘸水把坯体表面抹光,使其符合精坯要求 。
这些就不怎么具体说了,实践出真知,并且这个也不难 。用心做,一步步来,都没什么问题的 。
(二)、拉坯成形
泥浆脱水→练泥→揉泥→拉坯→旋坯→粘接→打章(刻字)→干燥
1、 泥浆脱水:拉坯泥须先使泥浆脱去一定的水分,变成软硬适中的泥料 。
2、 练泥:把泥料练得均匀一致,不含空气或含很少空气 。练泥有机器练和人工练两种,机器练用真空练泥机,人工练用手工铲泥杀练 。
3、 揉泥:把练好的泥揉成大小合适的泥块 。
4、 拉坯:把泥块放在转动的轮子上,根据预先的设计,用手拉出各种器型,即为毛坯 。
5、 旋坯:在机轮上把毛坯旋成厚度合适、造型美观的坯体 。
6、 粘接:在坯体上粘接耳、足、鼓钉等附件 。有的还在坯体上进行捏塑装饰,使其更加美观 。
7、 打章(刻字):在坯体底足内或其它部位打上作者印章,或作者刻字、落款等 。
8、 干燥:对完成的手拉精坯放在有温度的地方进行干燥 。
和泥是第一步,所以把泥和实了 , 水分含量大概在25%左右,和泥也是需要点技术和力气的,所以女生可能会比较吃力点 。拉坯的一个重点就是找到重心,新人刚开始的时候会专门练习找重心,不要一开始就好高骛远 , 想拉出东西来 。等重心找准了,稳了,之后就会顺畅很多了 。刻字什么的么,看个人喜好了 。干燥一般是采用自然风干,但实验室也备有烘干机,还算比较大的 。一次性可以放置2窑左右的初品 。
(三)、印坯成形
清模→合模→搓泥条→印坯→开模→修坯→粘接→打章(刻字)→干燥
1、 清模:把模型工作面清除干净 , 以防杂质进入坯体 。
2、 合模:把分块模型合对起来 。在印坯的过程中,根据需要有的先合模,有的边印边合,有的分模印坯后再合,不一而足 。
3、 搓泥条:(搓泥条之前也先经过泥浆脱水、练泥这两道工序,因与前面手工拉坯项重复,这里就省略了 。)把练好的泥拍成泥饼或搓成粗细合适的泥条 。
4、 印坯:把泥饼或泥条放入模型内,用手拍打成一定厚度的坯体 。
5、 开模:待坯体硬化至一定程度时,打开模型 。
6、 修坯:把坯体表面的泥纹或高低不平处修平整,圆器并要进行旋削 。
7、 粘接:把耳、腿等附件粘接在坯体上 。
8、 打章(刻字):在坯体底部或其它部位打上作者印章 , 或作者刻字、落款等 。
9、 干燥:把完成的坯放在有温度的地方进行干燥 。
这个上学期有尝试过 , 但是或许是还未能完全掌握起要领,在素烧时,出现突起,小气泡等一些问题 。所以最后我们采用的还是翻模的方式 。成形工序中还有其它一些成形方法,如盘泥条、泥板围接、徒手捏制等,这些都属于现代陶艺创作手法
素烧工序
验坯→支棚板→装窑→入窑→烧窑→冷却→开窑
1、 验坯:对入窑的精坯,按照精坯标准进行检验,合格者方可入窑 。
2、 支棚板:按照所装坯体的大小调节棚板的高低和架层,在窑车上用支柱把棚板支平支稳 。
3、 装窑:把合格的精坯按照品种不同分类装在支好的棚板上 。
4、 入窑:窑车装好后,缓慢而匀速地推车入窑,并关闭窑门 。(也有较小的气窑,不用窑车,可直接在窑内装窑 。下釉烧入窑同) 。
5、 烧窑:按照素烧的升温曲线进行气烧操作,达到烧成温度时止火 。
6、 冷却:按照素烧的冷却制度进行冷窑 , 以防素胎惊裂 。
7、 开窑:当窑温冷却至规定温度时,打开窑门,拉出窑车,取拿烧成的素胎 。
这些都是比较后话的东西了 , 要进窑烧制的时候 , 全程肯定会有人指导的,所以也不多写了,还是那句话实践出真知 。烧窑也是有很多学问的,期待各位有兴趣的同学慢慢的来深入了解 。
上釉工序
检素胎→上水→量浓度→捞釉→上釉→干燥→刷釉→清足
1、 检素胎:把素胎逐个进行检验,剔除不合格素胎 。
2、 上水:合格素胎逐个清灰上水,以使釉在素胎上结合紧密 。
3、 量浓度:把釉缸中的釉浆搅拌均匀,并用浓度表量出合适的浓度 。
4、 捞釉:用箩捞取混入釉缸釉浆中的杂质,以保证釉面质量 。
5、 上釉:采用涮釉、浸釉等方法上釉,使素胎内外皆有釉 。
6、 干燥:上好釉的釉坯,放至有一定温度的地方进行干燥 。
7、 刷釉:为达到要求的釉层厚度,干燥后的釉坯上再涂刷上一层釉 。
8、 清足:把釉坯足子上及其它地方多余的釉子清除掉 。
上水也叫补水.补水也具有一定的技术含量,素胎的含水量要控制好 , 多了少了,在烧制的时候都会出现爆裂的状况 。。上釉,我们实验室也有采用过喷釉的方式,个人感觉,会更均匀更细致 。
釉烧工序
支棚板→清棚板→洒砂→装窑→入窑→烧窑→冷却→开窑
1、 支棚板:按照所装釉坯的种类,支平支稳合适的棚板架层 。
2、 清棚板:棚板支好后,把棚板上面磨平,下面清净 。
3、 洒砂:在棚板上洒一层薄而匀的耐火粉砂,以防止产品烧后粘足 。
4、 装窑:把釉坯按照不同品种装在合适的棚板上 。
5、 入窑:把装好釉坯的窑车缓慢而匀速地推入窑内 , 并关闭窑门 。
6、 烧窑:按照气窑釉烧工艺制度进行烧成操作,到最高温度时止火 。
7、 冷却:按照釉烧窑的冷却制度进行冷窑 。
8、 开窑:当窑温冷却至规定的温度时,打开窑门,拉出窑车,取拿成品 。
![制作陶器的揉泥方法是什么,手工陶艺的制作过程](http://shimg.jingyanzongjie.com/231216/1R12353S-0.jpg)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2、陶艺制作教学教案【制作陶器的揉泥方法是什么,手工陶艺的制作过程】陶艺的教学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 教学者需要通过缜密的教学安排之后才能进行授课 。以下是有我为大家整理的陶艺制作教案,希望能帮到你 。
陶艺制作教案(一)
[陶艺制作教案]土与火的艺术
教材分析
本课是以探索与实践为主要内容的教学,在实践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陶艺的独特美感与魅力,在陶艺创作中 , 学习制作技术,力争创作出具有艺术性和个性鲜明的陶艺作品,
陶艺制作教案
。
教学目标
1.结合对陶瓷艺术的认识和感受,努力以创作表达自己的认识与感受 。
2.重点学习与陶艺创作相关的基础知识,了解和感受陶艺创作的特点和乐趣 。
教学重点
初步掌握泥板成型、泥条成型、拉坯成型的几种基本技法 。运用基本技法创作一件作品 。
教学难点
了解陶艺与其他艺术门类的关系,认识陶艺创作与生活的关系,使学生更加热爱生活 。
教学准备
陶艺创作的工具;陶泥;示范作品及图片 。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
你喜欢陶艺作品吗?
你知道它是怎样做成的吗?
陶艺作品是泥、釉、火的综合产物 。
陶艺的制作工艺按顺序可分为原料加工、泥坯塑制、赋釉及煅烧四大工序 。
三、讲授新课
下面教你几种制作方法!
第一种
拉坯成型(以碗为例)
制作过程
揉泥
1.揉泥靠全身的重量向下压 。左手提起泥团,翻卷 , 右手推压,有节奏地重复提起、翻卷、推压的动作 。
2.注意泥团已形成螺旋线,慢慢重复这些动作 。中心形成的小洞在继续揉练中就会消失 。
3.随着揉练的进行,慢慢形成圆锥形 。
拉坯成形
1.双手将泥团用力向下摔在转盘上,尽量摔在转盘的中心 。用水润湿泥团和双手 。
2.右手用力由上向下压,左手用力向泥团中心推 。重复一遍,然后向上拔柱 。
3.当泥柱达到适当的高度,不用移开双手,用双手大拇指放在泥柱的顶端定出中心 。拇指互相保持水平,规整泥柱的上部 。
4.开始拉碗 。抬起左手拇指,其它手形仍然保持原来的姿势 。
5.开孔后,往里边加点水保证润滑 。
6.估计用适量的泥拉碗形 。右手食指和左手的拇指放在里边成一定角度向中心推,将孔开大些 。注意双手控制好外形 。
7.用拇指的指甲标出碗坯的底边位置,
8.左手不动,右手慢慢向上抬起 , 拇指 , 中指和食指同时用力使碗坯变得更薄,更高 。
9.用一块海绵吸去碗里的水 。
10.左手握住丝线,右手拇指与食指拉紧丝线的另一端随着拉坯机的转动 , 丝线的左端放在盘子上,右手拉着丝线与盘面保持平行缠绕泥柱 。
11.丝线缠到碗底,切入泥中,将碗坯切下来 。
第二种
泥条成型(以笔筒为例)
1.用双手手掌团出大小不等的泥球 。
2.将泥球放在塑料布上 。用一只手的指尖滚压泥球,搓成泥条 。
3.双手来回运动,继续使泥条变细、变长 。注意双手拇指如何交叉在一起,使双手稳固 。
4.双手保持同样的姿势和运动,沿着泥条运动得到理想长度 。
5.所有泥条搓成后 , 取其中一条做成螺旋,做直筒的底 。
6.用木制塑刀将螺旋表面由外向中心抹平,使之粘接 。
7.用刮刀压光筒底的表面 。用陶针刻画将粘接第一圈泥条的区域 。
8.用泥浆涂抹刻划过的区域 。刻画第一条泥条 。
9.将泥条放在筒底上,泥条长度应与圆周长度相当或稍微长一些 。
10.沿一定角度用刮刀切去多余的泥条 。这比垂直切割泥条要好,可使泥条两端的接合面更大 。
11.用圆形塑刀粘接直筒内壁的泥条 。
12.内壁平整后,用同样的方法抹平外壁 。
13.用带有锯齿边的刮刀修外壁,刮刀应直立 。
14.继续添加泥条 。为了避免干燥中开裂,应使泥条间的接缝不要在同一条竖线上 。
15.用锯齿刮刀的斜边在筒底外缘修出斜面 。泥条都粘接完毕后,用锯齿刮刀再刮一遍,放在一旁干燥 。
第三种
泥板成型(以装饰墙为例)
1.将泥条放在一块帆布上,用双手拇指将其压在一起 。
2.沿泥料两边各放一根厚为10mm的木条 。用碾棍碾平形成泥板 。
3.根据需要准备数块泥板 。
4.用木板支撑泥板,保持泥板垂直 。
5.在墙面上画出窗户的位置,用刻刀将其镂空 。
6.用刻刀切出窗户的形状,把窗户镶嵌在墙面预留的位置上,并用泥浆粘合 。
你学会了吗?
你想使自己的作品更加精彩吗?
赶紧看看以下招数吧!
要使作品外形效果更丰富,我们可采取多种手法进行装饰 。(欣赏数张图片)
这两件作品最大的不同在哪里呢?(图片)
什么是釉?
釉是陶瓷表面那层晶莹通透的"玻璃层",是陶瓷的霓衣云裳 。釉不仅是陶瓷表面漂亮的装饰层 , 也是陶瓷坯体的保护层 。
釉的材料也叫"釉料",实际上是金属氧化物和碳酸盐的混合物 。
釉料中所含的金属氧化物在窑内火烧之后会产生不同的颜色 。
施釉的方法:
1.浸釉法
2.浇釉法
3.喷釉法
4.画釉法
四、作品欣赏
五、作业布置
同学们,学会了吗?
请发挥你的想象,完成一件自己喜爱的陶艺作品吧!
六、作品评价
1.对比一下,谈谈各自的制作手法 。
2.请点评一下作品的优缺点 。
3.探讨改进的方法.
陶艺制作教案(二)
课题:陶艺创作 —-玩泥巴
单位:胡状第二初级中学 姓名:吕贵青 课时:1课时 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初中的学生,他们对事物已具备一定的造型能力,且普遍对动手制作兴趣较浓,而陶艺完全符合他们的需求 。
陶艺是一种水、火、土完美结合的艺术 。黏土的柔和与人有着天生的亲和力,使得玩泥巴成为孩子的天性 。同时,黏土又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和稳固性,使得陶艺创作在造型上有相当大的自由度 。学生在如此自由创造的世界中,能找到自己的乐趣和天地——发展个性 , 开发潜能,实现自我 。而集中一天开设劳技课的教学模式,在时间上有了充足的保障 。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能够增强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热爱 , 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掌握基本的陶艺创作方法 。
2、情感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欣赏,学生能够了解我国优秀的陶瓷作品,提高学生的艺术欣赏水平;通过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教学互动 , 使学生能够创作出一件充满艺术感、有独特设计创意的陶艺作品 。
3、方法目标:本课题为综合实践课,旨在通过学生共同探讨、研究,最后以学生个人创作或小组合作完成的方式把“陶艺创作”这一课题通过充满艺术感觉的双手展现出来 , 把一块普普通通的泥巴塑造成具有艺术生命力的陶艺作品,以此来达到本课的教学意图 。学习重点:
陶艺作品的设计和制作方法的灵活运用 。学习难点:
创新思维在陶艺作品设计中的体现 。
课前准备:
1、教师课前准备:课件、多媒体、制作陶艺的主要工具和材料 。2、学生课前准备:课前预习的相关资料,陶泥或橡皮泥、辅助材料等 。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 了解陶艺
1、观看动画,了解陶艺
教师播放一个大耳朵图图片段 , 概括了解陶艺 。
二、作品欣赏 点燃激情
以大批的精美陶艺图片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创作激情 。以激发同学们对本课的学习热情,以完成本课的情感目标 。赏析陶器作品 , 了解我国古代陶器的主要发展史及它的使用价值和审美价值 。
三、多元互助 合作探究
分小组讨论:陶艺作品的制作过程?不同地区的作品的不同点?现代与古代作品的区别?
(小组分工查阅相关资料,组长记录发言 。教师总结陶艺步骤,展示课件 。)
四、体验练习 目标探究
已准备好的材料学生分组制作或个人制作作品完成教学目标 。
五、迁移应用 拓展探究
作业:课后制做一件陶器送给你最爱的人,使学生对我国古代悠久灿烂的陶瓷艺术有一个较为感性的认识和理解 。
板书设计:见课件
教学反思:教师用课件展示名家及学生的陶艺作品 , 在学生惊叹之余 , 提出问题:你们知道这些作品是如何做出来的吗?及时的调动了学生们的积极性 。在本课中充分体现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体现了四步探究在美术课堂中的优越点,更完成了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 。
![制作陶器的揉泥方法是什么,手工陶艺的制作过程](http://shimg.jingyanzongjie.com/231216/1R123BT-1.jpg)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3、陶器制作步骤简介对于陶瓷,相信很多朋友并不会感到陌生 。从小学开始,我们就知道陶瓷作为中华文明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中国也被世界各国称为是“陶瓷的故乡” 。而陶瓷中的“陶”就是指的陶器 。朋友们对于陶器由了解多少呢?下面小编就为朋友们介绍一下陶器,以及陶器的制作方法和步骤吧 。
什么是陶器?
陶器是指以黏土或陶土为主要原料,经过多道工序后加工制作成型的一类物品 。
陶器有着很多种分类,可以区分为细陶和粗陶、白色或有色、无釉或有釉等 。但是不管哪一种陶器,其都具有着其独特而又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多种多样的艺术风格 。
陶器是如何制作而成的?
陶器的出现,标志着人类文明进入了崭新的历史 。因为制作陶器是人类第一次利用天然物质制作出符合自己意志要求的东西 。那么 , 陶器是如何制作而成的呢?下面小编就为朋友们简单介绍一下陶器的制作方法和步骤吧 。
第一步:准备工作 。
制作陶器之前,需要做好准备工作,即将制作陶器的工具准备齐全,另外,还要讲制作陶器的黏土或者陶土准备充分 。
第二步:原料加工 。
原料加工主要是指配泥,即将陶土或者黏土中的杂质清除出去,同时,安装需要将不同产地的陶土或者黏土按照一定的比例搭配成符合自己要求的熟土 。另外 , 如果是制作有釉的陶器,就需要配釉工作 。
第三步:泥坯塑制 。
泥坯塑制过程 , 即是揉泥和成型的过程 。其中,揉泥是拉坯的准备工作,具体就是将泥团放于车面的圆心部位,转动辘轳的同时用双手以相反作用力把泥团把握在圆心之中,然后双手把泥团反复几次上下托拉 。待揉泥完成后 , 制作成型 。
第四步:陶器施釉 。
此一步主要是针对有釉陶器而言的 。主要的施釉方法主要有三种,即浸釉、涂釉和喷釉 。
第五步:陶器煅烧 。
在陶器制作过程中,最关键的一步就是陶器煅烧了 。一般情况下,将制作成型或者施釉完成后的陶器放入窑内进行煅烧,其最适宜的煅烧温度在800℃至900℃左右 。
以上就是陶器制作方法及其大体的制作步骤 , 希望对朋友们有所帮助 。
![制作陶器的揉泥方法是什么,手工陶艺的制作过程](http://shimg.jingyanzongjie.com/231216/1R1235M1-2.jpg)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4、缸瓦窑村的制陶业中,烧制陶器的制作过程有哪些?5步拉坯成型是利用拉坯机产生的离心运动 , 在旋转过程中,对含水半固化状态的泥料按照设计构思拉伸成型 。泥板成型用泥板制作陶艺最主要的特征就是容易形成较大的完整的表面,成型速度较快 。泥板成型技术要求很高 。要做好泥板成型作品,必须掌握好泥板制作,对所用泥料的感知 , 泥板结合等技术问题 。
2/5
泥条盘筑,泥条法是通过泥条来构筑成型的一种盘筑技法 。泥条可以是经手搓成,也可以通过压泥条工具挤压成型 。素坯彩绘——用颜料在素烧的花瓶、碗、盘、罐等器物(素坯)上绘画 。素烧:等泥坯晾干后进行装窑,并进行第一次素烧,烧到800度左右,使泥坯硬化,再等待冷却,出窑 。
3/5
上釉,素烧过的瓷胎可以进行上釉,先施内釉 。
4/5
正烧,上好釉的瓶子需要再次装入窑中,并进行正烧 , 正烧需要烧制高温 , 一般在1280度到1310度之间 。
5/5
贴花:如瓶子需要商标、酒精度等其他文字说明或图案类的丝网印刷内容,则在烧成的瓶子表面贴上釉上彩的花纸,再放入烤炉进行烤花,大概烤到700-800度左右 。
![制作陶器的揉泥方法是什么,手工陶艺的制作过程](http://shimg.jingyanzongjie.com/231216/1R123C23-3.jpg)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5、陶艺制作教程陶艺不仅可以用来摆设与观赏,而且还可以体现中国传统文化 。那么,你知道陶艺是如何制作的吗?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陶艺制作教程,希望能帮到你 。
陶艺制作教程
瓷器全手工圆器制作工艺流程
圆器制作,是景德镇传统陶瓷成形工艺中的一类 。它依靠陶车手工拉坯成粗形,进而利用陶范规整形制,是大量应用于日用瓷(杯盘碗碟)生产的一种方式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采用了先进的机械生产方式,手工圆器几乎退出了景德镇的舞台 。科学技术也是生产力,但是对于传统,具备一定的杀伤力 。
1:揉泥
揉泥,目的在于排空泥料中的气泡,使得泥料进一步紧致 。缺少这一道工序,则容易出现坯体中含有气泡,坯体干燥烧制时容易破裂变形 。
2:做坯
景德镇传统圆器做坯,即是依据最终的器型作出大致相应的坯体,以供后期印坯时使用 。
3:印坯
做好的粗坯,在经过一定时间的自然阴干(必须在一定的湿度和温度条件下自然阴干,不可日晒 。做坯成形的坯体 , 必须斜放在坯板上,不可直立放置,直立放置,则可能产生底部的坯裂) , 就可以进入印坯工序 。印坯 , 是为了使手工成形的圆器在烧制后达到整齐划一 。待手工拉坯的坯体自然阴干后 , 将半干的坯体置于土制磨具上以手按拍 , 使得坯体周正匀结 。
4:利坯
利坯 , 是将印好的坯精加工,使其进一步光整圆润 。
5:荡里釉
圆器制作,若是器内没有装饰的,则需要先上里釉 。器物外面的釉则是后期第二次的浸釉 。釉 , 是附着在陶瓷坯体表面的玻璃质薄层,与玻璃有着类似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釉一般以石英、长石、粘土等为原料 。陶瓷施釉的方法有:喷、吹、浸、浇、荡等方法 。里釉(器物内部的釉面)和底釉(器物底足的釉面)我们采用的是传统的荡釉法,外釉我们采用浸釉法 。
6:画坯
荡好内釉的坯,则可以进入画坯工序 。
画坯用的青花料事先需要长时间的研磨,配方 , 则是每个工作室密不可宣的了 。
混水:
青花瓷的魅力,就好比写意水墨山水在中国国画中的地位,而青花之美,不仅仅在精细的画工,青花的山水具有中国传统水墨山水的皴法和染法所具有的优美细腻的层次 , 而这一切都来自于混水这一道工艺 。
7:施外釉
绘制完成的瓷坯,需要进行第二次的施釉工序 。此时 , 杯子的底足还未形成 。浸釉法需要师傅对坯体、釉料以及瓷器的预期有全面的了解和把握 。瓷坯浸在釉水里的时间长短,直接影响到瓷器烧成后的品相 。
8:挖底足
瓷坯外部施釉后,在釉面自然干燥后,就可以进入挖底足的工序了 。由于我们制作的是釉足的器物,在挖底足时需要留出底足最外圈的坯,且必须保持外圈的基本一致,这需要很强的控制能力和功底
9:写底款、施底釉
10:装釉足
釉足 , 初始状态是在陶轮上手工制出的小圆泥饼 。干燥后再次在陶轮上旋削出相应的造型,与每一个杯子一一对应 。
带有釉足的支烧工艺,始见于官窑烧造宫廷瓷器,使用釉足支烧的瓷器器皿足部为满釉,即美观,又光滑而不至于划伤家具的表面,然而由于这种工艺的复杂程度和难度,现代陶瓷工业仅用这一工艺烧造贵重的高档瓷器 。
11:满窑、烧窑
将待烧的瓷坯合理的分布于窑体内,称之位满窑 。满窑时需要依据窑体的结构大小以及所有待烧的坯体大小合理摆放,并留出合理的火道烟道,否则会影响烧制时窑体内的气氛,导致烧制失败 。
12:开窑
经过12-18小时的自然冷却,在窑体内温度降至常温时 , 就可以开窑了 。这是整个制作过程中最激动人心的一刻 。
最后,我们还需要对烧制出窑的瓷器进行检验和底足的打磨 。
陶艺基础知识与陶艺文化
最初的陶器,露天烧成 , 粗糙易碎,约在八千年前,开始将陶坯放到窑中,用控制燃烧的办法来提高质量,陶器不仅较以前结实,也更美观,成为艺术品了 。商代以前,陶器的颜色主要是红、灰、黑三种 。後来人们掌握了涂釉的工艺,陶器的色彩也变得为鲜艳丰富 。唐朝制成的工艺品彩陶,习称唐三彩最为有名 。
由于有这长期积累的陶艺为基?。夜谑澜缟仙龃善鳎⒊晌鞣骄梦幕涣鞯闹匾浇椋鞣饺怂煊肅HINA即中国来称呼瓷器,也可以说是用瓷器来称呼中国 。而在西方语言中china 一词,也是把陶器包含在内的 。
关于陶器–彩陶、黑陶到白陶
陶器的发明,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进步 。它标志着新石器时代的开始 。
我国最初使用的岩石陶器,由于考古发现不全 , 虽不知其全貌,但六、七千年前黄河中游地区仰韶文化的彩陶,体现了中华民族祖先在制陶技术上惊人的创造才能 。
仰韶文化是我国新石器时代繁荣时期的文化 。1921年,首次发现于河南渑池县仰韶村,故名 。遗址中出土了许多石器和骨器 , 还发现了非常精美的陶器 。因此,有人称它为“仰韶文化” 。起后,考古学家在黄河流域,又陆续发现了许多类似仰韶村的文化遗址,起分布极广 , 从新疆、青海、甘肃、陕西,往东到山西、河北、河南各?。?遗存不下千百处,其中以西安半坡遗址最为典型 。仰韶文化彩陶所涂的彩料,大致有赭、红、黑、白四种 , 因含不同的矿物质而定 。彩料都烧牢在陶片上 , 非常牢固,非用刀刮不下来 。彩陶最初的装饰,受编制物的影响很大,后来人们发现烧制好的陶器不用编制物也可以使用,但纹路还是保留了下来 。彩陶上常见的有席纹、绳纹、蓝纹等,又以鱼纹最具代表性 。
我国新石器时代的彩陶艺术 , 成就卓越 , 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是中国艺术发展的起源,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留下绚丽多彩的一页 。
新石器时代晚期,当我国中原地区的彩陶工艺逐渐衰落时,在黄河下游和东部临海的广大地区,又兴起了另一种文化 。它以出现较多的黑色陶器为其特征 , 所以称为“黑陶文化” 。因为它最早发现于山东历城(章丘)龙山镇 , 故而也称“龙山文化” 。
黑陶工艺的发展,东起山东半岛 , 西到河南、陕西地区,北到辽东半岛 , 南到杭州湾地区 。黑陶工艺在生产上利用陶轮制作陶器 , 是技术上的一个巨大的进步 。封窑技术是黑陶工艺的又一重要的发展,黑陶工艺的窑室扩大 , 火坑延长,提高了窑室的温度 , 缩短了烧窑的时间,也增加了扬室的容积 。封窑技术是在烧制过程中,将窑口密封,而是陶土的含铁成分充分还原,这不仅使陶器的硬度提高,使陶器坚硬耐用,而且获得灰色和黑色的色彩效果 。渗入碳素所烧制的黑陶,是一种质量很高的陶器 。这种陶器的器体很薄 , 内外皆黑,表面光亮,有“蛋壳陶”的美誉 , 是黑陶工艺器中的精品 。黑陶的工艺特点,可以归纳为四个字,即黑、薄、光、纽 。黑是指乌黑如漆的色彩,薄是指器壁很?。?光是指它具有平滑的光泽,纽则是指在造型上具有鼻、耳、盖纽以及流、足、扣手等适于使用的各种饰件和功能件 。
陶器的制作十分精美,但它毕竟是用黏土值得器物 , 质地较疏松 , 还会渗水 。我国的祖先发现用一种白色的高岭土,以千度的高温烧成器物,体洁白 , 致密,坚硬,也不渗水,这样的器物后人称为“白陶” 。
白陶的制作在新石器时代就开始了 。目前发现最早的白陶是距今6000多年前,浙江桐乡罗家角马家浜文化早期遗址出土的白陶片 。大汶口、大溪和山东龙山文化遗址中也有出土 。到了商代 , 白陶胎质洁白细腻,质地坚硬,饰纹精美,使陶器装饰与青铜艺术交相辉映 。白陶不但和以灰陶为主的各种泥质陶器和夹砂陶器的颜色不同,而且两者所用的土质原料也有着很大的区别 。根据对山东城子崖龙山文化和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白陶的研究,发现它们的化学成份非常接近瓷土(河南巩县瓷土)及高岭土的成份 。在对安阳殷墟白陶的电子显微镜观察中,发现它的矿物主要组成与高岭土很相似(参见周仁、张福康、郑永圃:《我国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和殷周时代制陶工艺的科学总结》,《考古学报》1964年1期) 。这说明了我们的祖先至少在龙山文化时期和夏、商两代就已开始利用瓷土和高岭土来作为制陶原料,使我国成为世界上最早使用高岭土烧制器皿的国家 。高岭土是一种主要由高岭石组成的粘土 。长石经过完全风化之后,生成高岭土、石英和可溶性盐类;再随雨水、河川漂流转于他处并再次沉积,这时石英和可溶性盐类已分离,即可得高岭土 。我国高岭土的储藏量很大,分布极广,品种繁多 。其中比较著名的产地有江西星子高岭、江苏苏州高岭、湖南大德岭高岭 。由于瓷土和高岭土的含铁量分别为1.59%和1.72%,遂使这种陶器的颜色都呈白色,再加上艺术装饰就形成了我国独特的白陶 。由于白陶器比一般灰陶器有着胎质坚硬和洁净美观的优点,所以在夏、商时期,白陶器多被统治阶级生前享用,死后随葬于墓内 。
陶质与颜色 瓷土或高岭土,呈白色 。
器 型 夏代的白陶器在河南豫西一带的龙山文化晚期和二里头文化早期遗址与墓葬中皆有发现 , 常见的白陶器形制多系鬶、盉、斝等酒器 。盉为圆顶折肩管状流、细腰带鋬袋、状足;白陶斝为敞口、细腰带鋬、袋状足 。商代早期的白陶器,在河南豫西一带的文化遗址与墓葬中也有发现 , 形制除鬶与盉外,又出现了爵 。爵的形制为敞口、深腹细腰、扁形鋬、平底三锥状足 。商代中期的白陶器,在黄河中下游地区的不少遗址中都有发现,但多系残片 。其中能看出形制的,除有鬶、盉和爵外,还有豆、罐和钵等 。湖北黄陂盘龙城和江西清江筑卫城等商代遗址中,也发现有胎质坚硬而细腻的白陶器,其中有罐和钵等 。商代后期是我国白陶器的高度发展时期 。在河南、河北、山西和山东等地的商代后期遗址与墓葬中,多发现有白陶器皿,其中以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数量最多,并且制作相当精致 。常见的白陶器形制有小口短颈、圆肩、深腹、平底罍 , 小口长颈、鼓腹、圈足壶,小口长颈、鼓腹、平底觯,小口、鼓腹双鼻卣,敞口鼓腹平底盂和敛口、鼓腹、圈足簋等 。
到了西周,可能由于印纹硬陶器和原始瓷器的较多烧制与使用,白陶器已经很少发现或根本不见了 。
纹 饰 夏代有些白陶鬶的口沿饰锯齿状花边,上有长方形镂孔和鋬对称的乳钉装饰 。部分白陶盉除腹部饰弦纹两周外 , 有的在鋬上还刻划有三角形纹 。这时的白陶器一般他说来胎质坚硬细腻,胎壁也较薄 。商代早期的白陶爵的鋬上和口部刻划有人字形纹饰,白陶盆器表拍印着绳纹和附加堆纹 。中期白陶器的器表多为素面磨光,只有少量饰印绳纹 。商代后期的白陶器,胎质纯净洁白而细腻 , 器表多雕刻有饕餮纹、夔纹、云雷纹和曲折纹等精美图案花纹装饰 。从有些白陶器的形制和器表的纹饰看,显然是仿制同期青铜礼器的一种极为珍贵的工艺美术品 。商代后期可说是我国白陶器烧制工艺技术发展到了顶峰的时期 。
烧成温度 可能在1000℃左右 。
陶制技术 基本上都是采用手制,以后也逐步地采用泥条盘制和轮制 。
“陶艺”是“陶瓷艺术”的简称 。现代陶艺是针对西方工业化生产日益发展、机械化代替了手工制作的现象而产生的 。虽然大工厂生产出来的瓷器比手工陶瓷器更为精细、工整,而且价格更便宜,然而这种整齐划一的产品缺少个性和变化 , 因为每十件、每二十件的陶瓷器都是一样的 , 渐渐使人们厌倦,这种情况在其他行业也是一样!于是现代社会开始崇尚个性,崇尚自然朴实的风气!这时,有一些人开始有意识地创作富于陶瓷制作者个人特性的陶瓷,陶瓷作品的造型和表现手法开始丰富起来,不只限于日常用的器皿,一些纯粹的陶瓷造型艺术或陶塑也大量出现了,这些人成为最早的陶艺家 。现代陶艺就此诞生了!
不过 , 中国的陶瓷发展历史是独特的 , 中国人很早就用陶瓷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愿望,比如大家熟悉的唐三彩陶源就不是用来日常使用的,而是作为陪葬用的冥器,代表着死者和生者希望在冥间继续享受的生活方式 。这件《唐三彩胡人骑骆驼》是一件随葬品 , 反映了当时东西交流的繁盛,湖人(外国人)骑着骆驼来到中国进行贸易 。
花瓶也不一定是用来插花,比如清代的货瓶就是皇帝专门用来赏赐大臣用的;十九世纪末,有一批陶瓷艺术家以盗当纸,用陶瓷材料进行绘画创作并题诗著名,其创作风格表现出对文人画欣赏趣味的偏好,他们实际上是我国现代陶瓷艺术的先驱,是现代陶艺的鼻祖 。例如王涛《刘海戏赠》瓷板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它借鉴了中国画的笔墨和诗书画一体的特点进行艺术探索,他们的艺术实践比西方现代陶艺早得多 。
归纳起来 , 现代陶艺就是在一种反对机械化、表现自我、表现个人的审美趣味的观念下成长起来的艺术,所以现代陶艺喜欢随心所欲地进行创作,即使陶艺作品并不完善,即使它留下了人工的痕迹 , 都不要紧,这种理念吸引了众多的人参与 。近几十年来 , 当现代陶艺的观念在世界上已经获得了广泛的认可和支持,目前国际上探索的主要问题是:怎样使作品更好地反映创作者的个人意志和思想?在技法上、艺术品位上如何获得突破,提高审美趣味?
过去的半个世纪 , 当中国人还在为生存苦苦挣扎的时候,发达国家的陶瓷艺术已经飞速发展起来了,而且每个国家都呈现不同的风格和特色 。比如美国的陶艺教育非常普及,从中学到大学都有陶艺专业供各个年龄层的人学习,参与人数众多,美国的陶艺作品体现这个民族轻松活泼、色彩斑调的特性,喜爱表现社会生活中的人和故事,直接而且生动 。日本的陶瓷艺术是在汲取传统营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 11艺术在社会上享有很高的地位 , 作品追求工艺的完美、精致,以及风格的典雅、新奇……陶艺在中国正成为一种重要的艺术门类逐步成长起来,参与和从事这一艺术门类的艺术家越来越多 。而且,由于它集趣味性、创造性为一体,已经成为一项极受青少年欢迎的学校素质教育和都市休闲活动的内容 。其实,陶瓷对于我们并不陌生,它存在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吃饭的碗 , 喝茶的杯 , 堡汤的项 , 插花的瓶,存钱的扑满等等,每一个 中国人自小就摸着各种不同风格和样式的陶瓷器长大,在无意识中形成了对陶瓷器的直接观感,虽然日常接触的陶瓷器未必具有艺术品的质量 , 但不要紧,她为你建立了比较好与坏、精与粗、雅与俗的基础 。所以 , 留意一下你会发现,没有一种艺术品种像陶瓷器一样深入寻常生活 , 如果你想看国画,或者油画、版画、雕塑,你必须有一定的际遇,否则必须特地去博物馆、美术馆参观,惟有接触陶瓷器不需要,它就是生活本身 。
法国Jean-Francols FOuihouX的获奖作品《大贝壳状容器》 , 这件作品的造型介于贝壳状容器和线形构造之间,正好“迎合”了国际上崇尚在日用器皿造型的基础上进行雕塑的潮流,它采用的釉色是我国传统的粉青釉,丰厚而莹润 , 有玉般的质地 。
陶艺的发展史是人类文明史
中国是世界著名的文明古国之一 。中国人民在世界科学史上和文化史上,都曾写下光辉灿烂的篇章,其中陶瓷的制作工艺及其发展,更是绚丽多彩,鲜艳夺目的一页 。
随着人类世世代代长期用火经验的积累,对于火的使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火与上的结合,社会生活的需要,这就为陶器的出现准备了必要的条件 。陶器,作为人类的生活用品以及文化象征是不断发展、更新的 , 这在人类创造发明史上也是一个奇迹 。当人类第一次发现泥土过火焚烧变成陶器时,人类的文明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陶器的出现,揭开了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与自然作斗争的新篇章,是人类生产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同时,陶器的发明,也大大改善了人类的生活条件,在人类生活史上开辟了新纪元 。陶瓷总是记载着每个时代人类文明的进程,因此一部陶瓷的发展史,必然是一部人类的文明史 。
陶瓷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不断演化、不断更新的过程,这个家族日益丰富多彩 。彩陶、黑陶、白陶、唐三彩、紫砂器、青瓷、白瓷、青花瓷、五彩缤纷的彩绘瓷……这一粒粒陶瓷史上的准康明珠,结成了一串最吴的珠链,陶瓷发展的历史便是串起这条珠键的细线 。
陶器作为一种生活用品,从它产生之时开始,就和艺术密不可分,无论是器形还是纹饰,都是艺术的创造或模仿 。也许,没有一种材料能像陶瓷一样在每一个时代都参与了人类的生活 。而在当今的现代生活中没有陶瓷艺术是不可想象的,这一古老的文明为现代人们的生活 。文化增添了无限的趣味 。以往在人们的观念中;陶瓷只能作为一般的日用品看待 , 无形中就制约了陶瓷在艺术领域中的地位 。当今陶瓷这一古老的材料与制作工艺重新得到认识、理解与应用,并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门类——陶艺 。陶艺以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参与了现代人的生活 , 并协调于时代的审美追求 。
陶艺分为传统陶艺与现代陶艺 。传统陶艺主要从传统的继承与发展的角度去认识传统陶瓷的材料、工艺制作、成型手段、装饰技艺、烧成效果与艺术效果,我们可以从中了解各个不同时代所创造的不同的艺术风格 。
而现代陶艺则是在传统陶瓷的基础上,去更新工艺材料、发挥技艺手法的表现力,去探索新的表现技巧,创造出具有时代感与个人风格的艺术形式的 。现代陶艺在世界各国都逐渐得到发展 , 尤其是欧洲 。美洲、日本等国家发展的速度比较快,出现了各种风格、流派退然不同的作品 。因此 , 现代陶艺使古老的陶瓷材料更具有强盛的生命力 。
无论科技发达的现在,还是人类起源的远古,火与土对于人类来说始终充满了激动与就力 。陶艺是一种集历史、科技、技艺、艺术创造为一体的艺术 。对于材料、造型、装饰、色彩、肌理以及制作工艺,陶艺同其他艺术形式有很大差异,正是这些特殊的材料、工艺与烧成,构成了独特的表现语言与表现形式 。
中国虽作为瓷的母国、陶的故乡,但现代陶艺的起步应当说还比较晚 。但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文化生活日益丰富 。现代陶艺以它独特的特性 , 精湛的技艺和丰富的表现空间,越来越成为现代人所热衷的一项艺术活动 。我国地大物博 , 资源丰富,陶瓷产区遍布各地 , 国内许多艺术院校相继成立了陶瓷及相关的专业,陶艺界也出现了一批深具实力的先行者 。相信随着我国经济的腾飞 , 人们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中国现代陶艺将会以其独特的面貌呈现在世人面前;同时也会出现更多的爱陶人和作陶人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如何转移注意力,怎么转移自己的注意力?
- 方瓜学名叫什么,方瓜学名叫什么 方瓜的简介
- 2b和hb铅笔的区别,铅笔2b和hb的区别
- 杀青最初指,杀青最初指的是什么 杀青最初是什么意思
- 元宵长什么样子,煮熟的元宵是什么样子的?
- 抖音黑名单的人咋删不掉,抖音黑名单里的人怎么才能删除
- 空调外机冒白烟怎么回事,空调制热的时候外机总是冒白烟怎么回事?
- 袋装卤蛋的危害,超市买的真空包装的卤蛋吃有危害吗?
- 安利的铁质叶酸片怎么吃,安利的铁质叶酸片怎么吃
- 电影不止不休演员表,电影《不止不休》讲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