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很美味|《爱很美味》展现了女性群像剧的进步吗?( 四 )


观众并不会因为她们“不完美”而讨厌她们 , 因为人物身上的这种懦弱、自私和贪心 , 不是什么大奸大恶 , 而是普遍地存在人性身上 , 甚至在某个瞬间 , 我们会发现角色与我们的反应重合 , 把我们扔到那样的场合 , 我们并不会做得比她们更干脆 。 只不过在人设的思维底下 , 角色常常是没有毛边的 , 她们只是依照某个理念行事 , 与其说是她们是具体的人 , 毋宁说是单向度的工具人 。
过于追求爽感的工具人 , 反而让女性主义表达显得“高处不胜寒” , 莫非女性得如此决绝、如此彻底才配称为一个女性主义者?这反而是不近人情的 。 “不完美”的人物塑造 , 让女性主义观念变得可及 , 让观众发现 , 哪怕自己不那么完美、有那么多矛盾 , 仍可以成为女性主义者 。 因此 , 《爱很美味》的女性表达是温暖的、治愈的 , 也是体己的、人道主义的 。
值得一提的是 , 女性群像剧基本也等同于女性话题剧 , 剧中充斥着成年女性在家庭、生活、工作与情感上可能碰到的方方面面的问题 。 就跟人设一样 , 话题本身也不是一个贬义词 。 个别话题剧关注现实问题 , 诸如“重男轻女”“女性的求职困境”“全职太太的经济地位”等 , 能够击中观众痛点 , 引发社会热议 , 启迪观众思考 。
过犹不及的是 , 女性群像剧为了能够在社交媒体上引发讨论 , 话题先行、话题至上 , 为了话题刻意制造冲突、夸大冲突、渲染冲突 , 拼贴组合话题 , 怎么极端怎么来 , 把猎奇当卖点 , 让话题剧走向“狗血” 。 比如一写“重男轻女” , 就是极品的吸血鬼式父母;一写中年夫妻的婚姻困境 , 就是“斗小三” 。 就比如《三十而已》 , 用了大量篇幅细细描写许幻山出轨过程 , 把小三林有有使劲往坏里刻画 , 既能满足观众的窥探欲 , 也能挑逗情绪 , 形成话题热点 。 女性群像剧硬生生变成了“斗小三”的情感伦理剧 。
《爱很美味》也囊括了各种各样的热点话题 , 斗渣男、斗小三、单身女性被“优先”裁员、性骚扰、被催婚、职业歧视……但剧集并未流于话题的堆叠 , 或者以话题制造狗血冲突 , 主要得益于两点 。 一方面是 , 编剧很聪明地把所有话题 , 与时俱进编织到疫情这个“时事背景”里 。 比如斗渣男、抓小三 , 是因为被动成为密接者才发现男方出轨……老梗玩出新花招 。
另一方面是轻喜剧风格 , 各种吐槽梗信手拈来 , 甚至官方亲自下场吐槽 , 消解套路 , 让观众在笑声中收获一点新意 。 比如夏梦饰演一家视频公司的副总裁 , 她一个劲吐槽当今的甜宠剧 , 什么女一永远是傻白甜女二永远是妖艳贱货 , 女配非要躲在卫生间说女主坏话等着女主听到 , 大女主逆袭靠男人……这不仅吐槽了播出平台腾讯视频自身 , 吐槽了甜宠剧现场 , 也吐槽了它自己 。 第4集 , 方欣就在卫生间里听到同事在编排她的流言……这剧自个不也这么演吗?

爱很美味|《爱很美味》展现了女性群像剧的进步吗?
本文图片

夏梦吐槽试片样片

爱很美味|《爱很美味》展现了女性群像剧的进步吗?
本文图片

《爱很美味》自个也是这么拍的
剧集以一种“贱贱”的幽默感对待一切话题 , 展示了话题 , 但更着重展示的是女性对它们的态度和应对 。 这让人联想到戴锦华教授说的:“时至今日 , 女性表达已不仅仅是对男权的批判 。 我喜欢说 , 男权、父权结构毫无疑问仍是现代社会的基础结构 , 但我们已无需每次都在我们的表达中再次‘发现’男权 。 但我喜欢很多年前黄蜀芹导演的一个表达:女性的作品应该是开往不同方向的一扇窗 , 令人们看到不同的风景 。 也就是说 , 创造性地传达我们生命中独特的体验 。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