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叫《爱很美味》的女性群像剧 , 成为当前剧集市场的一匹黑马 , 引发不小的讨论 。 该剧豆瓣开分8.1分 , 之后稳健上升到8.4分 , 在网友的自来水安利下 , 网络热度正不断攀升 。
本文图片
《爱很美味》剧照
事实上 , 这几年的女性群像剧很多 , 观众也从最早的好奇和兴奋 , 转向为如今的审美疲劳和冷淡 , 这是《爱很美味》起初并未被看好的根本原因 。 而今它的走红 , 让人反思女性群像剧本身存在的困境 , 以及《爱很美味》能够为女性群像剧带来一些什么 。
本文图片
《爱很美味》是女性群像剧的进步吗#是微博上的热门话题
女性群像剧:从兴奋到倦怠
女性群像剧是以两个以上的女性为主人公 , 从女性视角出发 , 围绕女性的生活、工作、情感、社交等话题展开叙事的剧集 , 着力表达女性的生存经验和情感世界 , 带有比较鲜明的女性意识 。
女性群像剧虽然是这几年比较热的类型 , 但它很早就存在了 。 2003年的《粉红女郎》、2004年的《好想好想谈恋爱》虽然口碑甚佳 , 但当时并不成气候 。 直到2016年的《欢乐颂》 , 其凸显人设的创作方式变得可复制 , 女性群像剧开始成为电视剧热门的创作模式 , 并在2020年达到一个巅峰 。 仅2020年 , 就有《谁说我结不了婚》《二十不惑》《三十而已》《他其实没有那么爱你》《亲爱的自己》《了不起的女孩》《流金岁月》等女性群像剧相继热播 。 但这其中 , 除了《三十而已》成了爆款以外 , 《二十不惑》《流金岁月》也有一定的讨论度 , 其余的几乎是泯然众剧 。
2021年也播出了几部女性群像剧 , 《爱的理想生活》《北辙南辕》《我是真的爱你》《我和我们在一起》《机智的上半场》等等 , 要么是烂得无人问津 , 要么成为UP主的吐槽素材 , 《我在他乡挺好的》是少有的例外 。 以至于一些观众看到“女性群像”都PSTD了 , 他们的反应是:又来了 , 又是几个女性凑姐妹过悬浮生活了 。
本文图片
今年受到好评的《我在他乡挺好的》
但这并不说明这一类型剧没有意义 。 很显然 , 女性群像剧的崛起背后 , 是“她时代”的到来 。 女性拥有越来越大的经济自主权 , 女性也是文娱领域的消费主力 , 女性必然深刻改变着影视剧生产的趋势和走向 。 并不仅仅是女性叙述、女性观看、女性消费 , 更关键的是 , 它契合新时代女性的心理感受与情感体验 , 与时俱进反映新时代独立女性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 。
这让女性群像剧与荧屏上始终受到中老年观众欢迎、同样是女性观看为主的肥皂剧 , 形成鲜明的分野 。 肥皂剧基本讲述家庭生活 , 女性在剧中往往是妻子、母亲与儿媳等身份的叠加 , 她们在一个父权的社会与家庭中 , 过着既有委屈和埋怨 , 但又其乐融融、阖家团圆的生活 。 这些肥皂剧本身强化的是父权式家庭的合理性 。 就像埃利奥特·阿伦森所说:“当女性出现在黄金时段电视剧中、广告中或儿童读物中时 , 她们很少被描绘成权威人物、知识分子或富于探索的勇士 。 相反 , 她们总是被描绘成婀娜多姿却头脑简单的‘女孩’ , 心里总是惦记着用哪个牌子的洗衣粉 , 指望着男人在重大问题上拿主意 。 ”
女性群像剧的扎堆出现 , 多少改变了这一局面 。 虽然它同样带有强烈的商业诉求 , 但其迎合的是都市女性的需求 , 自然不会仍把女性困于家庭和厨房 , 而是着力表现女性在社会生活中乘风破浪的这一面 , 并让一些习以为常或习焉不察的女性困境挤入主流舆论的中心 , 成为显性话题 。 因此 , 女性群像剧的出现本身是有意义的 , 哪怕是那一批烂剧 , 它们也很努力要打破传统的女性成见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想要被人爱,首先要做到这一点
- 我爱过你,后来放下了
- 人生最重要的不是爱情,而是认真生活的心境
- 想念不联系,牵挂不打扰,把你放在内心深处,是我最后爱你的方式
- 我们终究和次爱的人,一起欢喜了余生
- 深爱不纠缠,是我赠给你的最后的温柔与疼爱
- 生活听语兮:大声说爱你,喜欢就大胆说出来
- 怎么放下一个很爱的人,如果你还没放下,不妨也可以看看
- 不爱加班是时代进步,尊重年轻人的时间!曹德旺站在了年轻人这边
- 爱上你 如何让女人爱上你?这个“稀缺能力”,普通男人要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