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长江中下游被称为鱼米之乡主要有哪些有利的自然因素?长江中下游被称为鱼米之乡主要的有利的自然因素:
①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 , 水热资源丰富、配合好 。江淮地区梅雨适时适量 , 有利于水稻生长 。②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低平、土壤肥沃,河汊纵横,既灌溉便利,也利于发展淡水养殖 。
长江中下游平原西起巫山东麓,东到黄海、东海滨 , 北接桐柏山、大别山南麓及黄淮平原,南至江南丘陵及钱塘江、杭州湾以北沿江平原 , 东西长约1000千米,南北宽100~400千米,总面积约20万平方千米,主要由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皖苏沿江平原、里下河平原及长江三角洲平原等6块平原组成 。一般海拔5~100米,多在海拔50米以下 。年均温14~18℃,年降水量1000~1500毫米 。长江中下游平原是中国重要的粮、油、棉生产基地,亦为中国水资源最丰富的地区 。长江天然水系及纵横交错的人工河渠使该区成为中国河网密度最大地区 。同时该区是中国淡水湖群分布最集中地区,著名淡水湖有鄱阳湖、洞庭湖等 。
长江中下游平原土壤主要是黄棕壤或黄褐土,南缘为红壤,平地大部为水稻土 。红壤生物富集作用十分旺盛,自然植被下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可达70~80克/千克,但受土壤侵蚀、耕作方式影响较大 。黄棕壤有机质含量也比较高,但经过耕垦明显下降 。紫色土有机质含量普遍较低,通常林草地>耕地 。土壤有机质含量高,有利于形成良好结构,增强土壤颗粒的粘结力 , 提高蓄水保土能力 。该地区的红壤、黄壤、黄棕壤与石灰土一般质地粘重,透水性差,地表径流量大,若植被消失、土壤结构破坏,极易发生水土流失 。
长江中下游有“鱼米之乡”的美誉,与这里的自然环境密切相关 。
长江中下游地区以平原为主,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 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多雨,雨热同期,地面有大面积水田,有利于种植水稻,水稻产量高 。长江中下游地区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 , 地表面河流和湖泊众多,有利于发展淡水渔业,鱼获量大 。长江中下游地区成为我国的鱼米之乡 。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2、阿拉伯半岛沙漠广布,而长江中下游的平原是“鱼米之乡”,主要原因是什么…阿拉伯半岛沙漠广布是由于该地区的气候条件,特别是缺乏降雨和高温 。沙漠地带通常是一个干燥的地区,每年的降雨量很少 。
而长江中下游的平原被称为"鱼米之乡" , 主要原因是这一地区的气候和地理条件使得它成为了中国的一个重要的农业生产区 。长江中下游地区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充足的降雨和适宜的温度,使得该地区适合种植大量的水稻 , 因此有了"鱼米之乡"的美誉 。此外,该地区也拥有丰富的河流渔业资源,因此鱼米是该地区的两大主要农业产品 。
阿拉伯半岛区域受副热带高压、干燥信风和洋流的影响,形成了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降水稀少,所以沙漠广布 。冬季 , 蒙古西伯利亚高压把干燥的东北季风带到了阿拉伯半岛,夏季西南季风带动了索马里寒流,这样的气候不足以支撑种植 。
长江中下游平原区域因为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 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这样的季节性气候非常适合种植养殖,所以会形成鱼米之乡 。
阿拉伯半岛常年受副高压带及信风带控制,降雨非常少 。而我国长江中下游的平原是亚热带季风气候 。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3、长江中下游平原为什么会成为鱼米之乡的长江中下游平原水网交错,降水充沛, 气候温和 , 无霜期240~280天,适宜种植双季稻。而且鄱阳湖、洪泽湖、太湖等大淡水湖是中国淡水鱼的主要产地 , 盛产鱼、虾、蟹、菱、莲、苇。再者,中国的水稻种植和渔业最早也是在长江中下游平原进行的 。因而该地区被称为“鱼米之乡”!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4、为什么称长江为鱼米之乡?长江中下游平原大部分属于亚热带气候,这里的年平均气温14℃~18℃,最冷月均温0℃~5.5℃,绝对最低气温-10℃~-20℃,最热月均温27℃~28℃,无霜期210~270天 。年降水量1000~1400毫米,大都集中于春、夏两季 。
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带性土壤仅见于低丘缓冈 , 主要是黄棕壤或黄褐土 。南缘为红壤,平原大部为水稻土 。土地垦殖指数高 。这一地区盛产稻米、小麦、棉花、油菜、桑蚕、苎麻、黄麻等 。
长江中下游地区河汊纵横交错 , 湖荡星罗棋布,湖泊面积约有2万平方千米,相当于平原面积的10% 。在两湖平原上,较大的湖泊有1300多个,小湖泊更是不计其数,是中国湖泊最多的地方 。其中包括有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巢湖等大淡水湖 。这些湖泊均与长江相通,具有调节水量、削减洪峰的天然水库作用 。长江水域盛产鱼、虾、蟹、莲、菱、苇,还有中华鲟、扬子鳄、白鱀豚、扬子江豚等世界珍品 , 在中国水产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
温热的气候条件和充沛的水源,使长江中下游地区成为了名副其实的鱼米之乡 。
长江流域特别是长江中下游流域是中华文化的诞生地之一,这里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 。
【长江中下游平原被称为鱼米之乡的原因,长江中下游被称为鱼米之乡主要有哪些有利的自然因素?】新石器时代遗址几乎遍布长江中游的江汉地区,并且大多集中在江汉平原,仅湖北已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就有450多处 , 经发掘和试掘的有60多处 。这其中就包括了早中晚期文化特征都具备的屈家岭文化,其以薄如蛋壳的小型彩陶器、彩陶纺轮、交圈足豆等为主要文化特征 。畜牧业也相应发展,饲养的动物种类增多,并已有了渔业 。
位于长江中游的江西万年仙人洞、吊桶环遗址有着从旧石器时代晚期过渡到新石器时代早期完整而清晰的地层堆积 。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中美合作农业考古,在遗址新石器早期地层中 , 发现了距今1万年前的水稻栽培稻植硅石,把世界水稻栽培种植的历史提前了1万年,成为目前已知世界最早的水稻栽培稻起源地之一 。同时,该地层中还发现了距今1.7万年前发展有序的大量原始陶片 , 是目前世界已知的最早原始制陶的发源地 。
穿峡而过的长江
长江下游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序列以河姆渡文化、马家洪文化和良渚文化为代表 。20世纪50年代,还在长江流域陆续发现了一批殷商文化遗址 。
长江美景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5、为何称长江中下游为鱼米之乡?由于长江中下游平原是我国最大的稻米和淡水鱼产地和基地 , 因此长江中下游平原历来被誉为“鱼米之乡” 。
长江中下游平原,西起西陵峡的东端,东到海滨,跨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六省和上海市,沿着长江两岸伸展,主要由长江干支流冲击而成的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苏皖平原及长江三角洲等组成 , 面积约20万平方千米,是我国的第三大平原 。
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处亚热带 , 气候温暖湿润,冬季气温虽低,但不结冰;夏季气温很高,农作物普遍可以一年两熟,有些地方甚至可以三熟 。这里降水充沛 , 每年春末夏初都有“梅雨”,对水稻生长十分有利 。另外,长江中下游平原主要是由长江及其支流夹带的泥沙长期堆积而成,海拔多在50米以下,长江三角洲一带则大多在海拔10米之下 , 平原地势低平宽广 , 土壤肥沃,开发历史悠久,耕地以水田为主,普遍种植双季稻,水稻种植面积和产量都占全国第一位,一向是我国的重要农业区和商品粮基地 。
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一向是我国淡水鱼的重要产地 。长江中下游平原还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湖泊众多 , 水道密布 。由于地势低平,降水多 , 河流、湖泊密,港汊星罗棋布,纵横交错 , 构成稠密的水道网 。这些水道网水流速度适宜,是青、草、鲢、鳙等淡水鱼产卵的优良环境 , 也是鱼类之食物菱、莲、苇等草类繁殖生长的场所,为鱼类的生长发育创造了条件 。在这“十里一横塘,七里一纵浦”的“水乡泽国”之中,盛产鱼虾,其中尤以江苏、湖北的淡水鱼产量最大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长江有多长多少千米,长江有多长多少千米
- 淮河入长江吗,淮河和长江相通,淮河是长江的支流吗?
- 长江三角洲成为鱼米之乡的自然条件,为什么长江三角洲被称为 鱼米之乡
- 长江的发源地,长江的源头是什么?
- 长江和嘉陵江交汇处叫什么,重庆是长江与其哪条支流的交汇处?
- 四大高原是哪四大高原,我国的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和三大丘陵分别是什么?
- 长江三角洲的成因主要是什么原因,长江三角洲是怎样形成的? 那是经过多年的流冲作用形成的~
- 长三角核心城市,长江三角洲的核心城市是哪几个?
- 长江有多长从哪里到哪里,中国的长江有多长?
-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歌名,《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歌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