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小孩子的恶意 , 到底有多大?
我在豆瓣上看到的一个帖子 , 也许可以说明一二 。
(提前说一下 , 我看完的感觉是很难过 , 甚至有点不寒而栗 , 郁闷的说不出话 。 )
帖子是“我姐班上一个不受欢迎的小孩的同学录” 。 发帖人的姐姐是学校六年级的老师 , 班上有一个小男孩 , 长得矮矮胖胖的 , 但是很活泼 。
在去年六年级夏天毕业的时候 , 小男孩拿出了同学录 , 却“意外”收获了满满的恶意 。
而且让我们这些旁观者有点难过的是 , 这个小男孩身处其中 , 似乎一点都不敏感 。
他并不太明白自己不受欢迎 , 还小心地收藏着这份同学录 , 还拿给了老师看 。
孩子懵懂 , 不谙世事 , 老师明白 , 却不便戳穿 , 这样的残酷 , 一想起来就让人难过 。
我这里挑几张同学录的图片 , 看看那些同班同学都写了什么吧 。
比如这一张 , 问“约会见面的时间” , 同学写的是“谁想和你约会” 。
文章图片
问“我们认识多久” , 回答是“我不认识你” 。 “第一次见我的感觉咋样捏?” 。 回答是“想打你” 。
再比如这一张 , 问“有事没事打电话给我” , 同学写的是“滚 , 不会和你联系 , 没你QQ” 。 “对我的第一印象” , 是“矮” 。
文章图片
再看第三张 , 问“此时的梦想” , 答案是“想打死你”;对小男孩的第一印象是“好丑” 。 人品、性格、才艺、学习、身体、相貌的评价统统都是“-100” 。
文章图片
再看第四张 , 这个同学 , 写了很多 , 却都是一些“诅咒”的话:你走你的西天路 , 我走我的独木桥 。 风华正茂 , 却华发早生 , 有一天猝然长逝 。 去死吧 。
文章图片
下面这一张就写的更直接了 , 几乎通篇都是“去死” 。
文章图片
此外还有许多人写了 , “丑不拉几”“太肥了 , 迟早会跑不动的 , 或者也娶不到老婆”之类 。
文章图片
我们小时候写同学录 , 一般都是“祝你考上好中学、友谊长青” 。 即使遇到很讨厌的人 , 也绝对不会写“去死”之类 。
这个小男孩的收获到的“祝福” , 让我几乎不敢相信它们出自十一二岁的小孩之手 。
我还特别加了发贴人的微信 , 聊了一下之后得知 , 几乎整本的同学录上 , 都是类似的“诅咒” , 我就不一一一放图了 。
这些是故意的恶作剧吗?
我觉得不是 。 它不是恶作剧 , 而是最真实的恶意 。
我们成年人一想到小孩子 , 都是一些光明灿烂的词 , “天真”“萌”“可爱”“阳光” 。
但实际上 , 在小孩子的世界中 , 他们的恶意、残酷、霸凌、嫉妒、攀比 , 并不会比成人世界少几分 。
而且因为年纪小 , 还没有经历足够的文明、社会的教化 , 他们释放起恶意来 , 会更加肆无忌惮 。
回想一下你的小学、中学 , 也一定会有那么一两个同学 。
他的相貌有点特殊 , 或者智力有点障碍 , 再或者发育太早 , 再或者和男同学比较亲密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人性潜规则:你的价值,决定着你在别人心里的位置
- 梦里的人,不会因为梦的荒诞,从而察觉是梦
- 人生的意义,就是接纳生活的所有,在生活中改变自己
- 厉害的人,都在培养自己这几种能力,希望你也有
- 女人,永远不要羡慕别人的生活
- 中国最有名的3座名山,你都去打卡了吗?有生之年建议都去一趟
- 这本去年感动到我的治愈绘本姊妹篇,讲我们都离不开的亲密关系
- 马斯克给年轻人的忠告:这3个,孩子越早知道越好
- 疫情肆虐,80后负债累累的你,还有勇气回家吗?
- 充满遗憾的人生,你最大的遗憾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