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区分复阳和二次感染 哪些人群复阳和二次感染的可能性大

导语:新冠肺炎的到来 , 人们每天是主动配合政府的防疫工作 , 自觉待在自己所在的地方 , 不给他人添麻烦 。那么 , 如何区分复阳和二次感染?哪些人群复阳和二次感染的可能性大?
如何区分复阳和二次感染
①“复阳”指感染者症状基本消失 , 核酸和抗原检测均阴性后 , 再次检测又阳性 。一般认为这时检出的是一些病毒的片段 , 并不是完整的病毒 , 没有患病症状和传染性 。②“二次感染”是指第一次新冠感染已彻底康复 , 又发生了第二次新冠病毒感染 。通常有症状 , 有传染性 。
免疫功能正常的人群发生“复阳”和“二次感染”的概率都很低 。一般免疫功能正常的患者感染康复之后 , 可以获得3至6个月以上的保护力 , 在这段时间内发生“二次感染”的概率非常低 。
新型冠状病毒的特点
新型冠状病毒的特点就是对热和紫外线敏感 , 另外对含氯消毒剂敏感 。新冠肺炎病原体是2019新型冠状病毒 , 它属于冠状病毒中β家族的病毒 , 是迄今为止发现的能够感染人类的第七种冠状病毒 。
它的理化特点就是对热和紫外线敏感 , 56℃温度下30分钟可以杀灭病毒 。另外紫外线的照射也可以杀灭病毒 , 还有就是脂溶性的消毒剂可以杀灭病毒 , 例如75%的乙醇、乙醚、过氧乙酸 , 以及含氯消毒剂、氯仿等等 , 都是可以杀灭病毒的 , 需要指出的是氯己定是不能够杀灭病毒的 。
新冠肺炎感染相关问题
哪些人群发生“复阳”和“二次感染”可能性大一些?
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 , 比如老年人和三岁以下的婴幼儿 。老年人的免疫功能有退化 , 患者感染康复之后 , 保护力维持的时间比较短;三岁以下的婴幼儿免疫功能还没有健全 , 康复之后获得的保护力时间可能也比较短 。
免疫缺陷人群 , 比如艾滋病患者和免疫抑制剂使用者 , 他们的保护力持续时间也比较短 , 随着时间延长 , “二次感染”的风险比较大 。
高风险岗位的人群 , 比如医护人员、公共交通运维人员等 , 他们平时和人接触比较多 , 传染的风险也比较高 。
“复阳”目前没有发现有特殊的规律 , 仅仅是一个检出病毒片段的指标 , 和体质差异关系不大 。
一个人有可能因为毒株不同而发生多次感染吗?
【如何区分复阳和二次感染 哪些人群复阳和二次感染的可能性大】此外 , 专家表示 , 一个人有可能因毒株不同而发生多次感染 。据国外相关报道 , 感染过两次的有很多 , 感染过三次的比较少 , 感染四、五次非常罕见 。因为我们每一次感染都能获得一定的抗体保护 , 那么再感染的风险会变小 , 再感染之后的症状也会减轻 。
“阳康”后两周内容易感染?
网传“阳性之后两周左右才能产生抗体 , 所以这段时间最有可能二次感染” , 专家解答 , 不存在说两周内容易感染这个说法 。
我们常说的特异性抗体 , 两周才能达到一个比较高的水平 。但实际上病毒进入人体的这一刻 , 免疫系统就已经开始工作 。后续产生的保护性抗体会在两三周时间达到高峰 , 持续的时间会比较长 , 但并不是说这两周内人体就没有保护力 。这个时候如果有病毒再进入体内 , 它能够很快被清除掉 , 反而是相对不容易感染的时候 。总体来说 , 感染之后时间越长 , 体内的抗体水平越低 , 感染的风险才会越大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