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和改变态度的因素有哪些,社会心理学第7讲: 态度形成和改变

1、社会心理学第7讲: 态度形成和改变中原焦点团队    坚持分享1379天    2022-04-21
在这一讲中,刘老师主要讲的是“态度的形成与转变,即怎么培养对方的态度,怎么转变对方的态度 。
通过这一节的学习 , 我们将会对态度的形成以及转变有更清晰的了解和认识 , 我们知道在什么情况下去做什么样的沟通更容易达成他的态度的形成与转变,也就是我们在什么情况下就更容易改变对方 。
第一单元:态度概述
一、什么是态度
态度,是个体对特定对象总的评价和稳定性的反应倾向 。
其中,定义中“总的评价”,就是说怎么看这个事儿?我们做咨询的时候 , 要去问对方:那这件事你怎么看呀?你怎么想?。磕阍趺慈衔剑磕隳芩邓悼绰穑课颐且彩且饰仕庑?nbsp;, 通过问这些,我们对他的看法会有了解 , 他对自己的想法,对自己的内心也会有更多的了解 。
(一)态度的特点
1、内在性 。态度不一定会表现出来?。允切形阆蚓驮谟诖?。
成年人的态度有的时候就伪装的比较好一些 , 不像小孩子,小孩子烦你了,就是烦了,想哭我就哭,我想说我就说 。但是成年人内心很烦了 , 也要装作装作一点事没有,但是下意识的动作可能会有影响 。
2、对象性 。态度一般都是针对某一个对象的,一定有一个目的,有一个目标,我们要去找到到底是对谁 。
3、稳定性 。态度一旦形成之后,它在一定时期内是稳定的,不是说一秒钟变了,一秒钟又变了,态度一般形成之后它不会变化那么快 , 它会持续持续一段时间 。
(二)态度的成分
态度包括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性三种成分,这三种成分被称为态度的ABC模式 。先是情绪情感,再接着是行为倾向 , 然后是认知 。
而认知行为疗法里的合理情绪疗法:a是事件 , b是认知,c是情绪与行为 。
我们不要跟情绪垃圾人一般见识,否则的话我们可能会惹火上身,尤其是我们处于弱势的时候,尤其是我们带着老人或孩子 , 或者本身只是一名单身的女性,面对情绪垃圾人嗯那个时候你可要保护好自己 。
二、态度的功能
1、工具性的功能 。我们可以通过态度去表明自己的观点,有的人可能就不太不太能表明自己的态度,其实可能也是自己都不一定清楚自己的态度 。所以我们通过学心理学会更明白自己对于很多事情的态度是啥样的?更清楚哪些对我们来说是真的更重要的 。
2、自我防御的功能 。我们通过表明态度有利于自我形象和价值的确定 , 减少焦虑 。
3、社会价值表现的功能 。通过呈现态度可以呈现我们的社会价值,比如学者发表论文,作为老师去讲课呀,这都是能呈现我们的价值的 。
4、认知功能 。通过态度来赋予意义 。其实就是在我们讲述我们的态度,我们的观点的时候,就相当于在重新建构,或者说我们就在建构一件事情 。根据社会建构论的观点,我们每个人的世界都是我们自己建构出来的 。我们在建构的过程中 , 其实就是在赋予一件事情的意义的一个过程,态度的呈现,就是在赋予一件事情意义 , 我们对他是怎么看的,怎么理解的?
三、态度的维度
【影响和改变态度的因素有哪些,社会心理学第7讲: 态度形成和改变】 1、方向 。态度一定是指向某一个方向的,这个方向是要么是肯定的,要么是否定的,但是一定是针对某一个对象的啊一个方向的,肯定的否定的,不管肯定,那否定的说明你都是在乎的,不管是啥,说明你都在乎,你不在乎你就没有这些了 。
所有那些容易让我们动情绪的地方,都是说明我们是在乎的地方 。
2、强度 。态度有强有弱,态度强的时候不是那么容易改变 , 弱的时候就容易改变 。所以我们要去改变一个人对事情的态度,就要了解他对这个事情的态度到什么程度了 , 强弱程度如何 。
3、深度 。个体对某态度对象的卷入水平,卷入到什么程度了?如果已经卷入太多了 , 那么改变的时候有时候也不是太容易,如果还没有卷入那么多,也是相对会更容易一些,我们都要有了解的 。
4、向中度 。就是在价值体系及价值体系中接近核心价值的程度 , 啊越来越接近核心价值,越接近核心价值,这个态度有时候也是不容易改变的 。
5、外显度 。有的是外显,有的是不外显,外显的还好,不外显的有时候就不好办了,外显的容易改变 , 那不外显的不说它不呈现,你压根就不知道,这样的往往才是最可怕的 。
四、态度的形成
美国学者凯尔曼提出的态度怎么形成的三步:第一步是依从,第二步是认同,第三步是内化 。
首先第一块要先有依从 。依从 , 就是行为倾向,让他先去做,不能那么先给他讲很多的道理,然后让他先对这个事情感兴趣,先不讨厌 。让他做的过程中他可能就会有一些情感 , 就开始能认同,做的过程中感觉还行,然后慢慢的接触多了,就容易内化 。
比如,在商场里面会有一些试吃的、喝的 。先有行为的卷入,这就是依从这一块,先有行为卷入,没有压力的行为卷入,就可以试试 。
我们要是让孩子去学一些东西,也是如此 。可以让他先试试,在试的过程中给一些肯定认可,或给一些小礼品,然后他慢慢感觉还不错,他就内化了 。
第二单元 态度转变
弗兰德提出来一个态度转变的模型:传递者―沟通信息―目标(接受者)―情境
1、传递者 。不同的传递者在转变对方态度的时候可能不一样 , 谁说这句话很关键 , 领导说的跟同事说的绝对不一样,你信任的人说的跟你不信任的说的也不一样 。说的这个人是最重要的 。
2、沟通信息 。这个人说了什么,这一块也是非常重要的 。谁说很重要,说了什么也很重要,以什么方式说也很重要 。关系最重要,关系大于方式,方式大于内容 。关系大于一切 。
3、目标(接受者) 。不同的接受者转变态度也不一样,有的人容易听信别人的话,有的人容易受别人的暗示 。
4、情境 。在什么情境下说也很重要 。比如,你要追求一个人去表白的时候,一般都不会在污水横流污水遍地的地方,而是要找一个浪漫的,环境优美的地方 。
二、态度的转变的影响因素
(一)传递者方面的影响因素
1、传递者的威信 。威信高的人更容易转变对方的威信越高,越容易转变态度 , 越高认同越高,信任度越高,可信度越高 , 那其实就是我们需要可信 。如果对方所说的这些信息是可信的,我们的态度就更容易转变 。
2、相似性 。我们更容易相信相似的人还是不相似的人?想一想,我们是更容易相信那些与我们相似的,我们更容易帮助好人、相似和美女 。
3、传递者的立场 。就是对方会考虑你给我说这个东西你你在替谁说话,他会有这个考虑,你在替谁说话呀?如果你是为了改变对方 , 你是替他说话的 , 你就别说了 , 你说的我都不听 。
4、说服者的吸引力 。很多时候都会请当红的明星、运动员来做广告 。
(二)沟通信息方面的影响因素 。
1、信息差异 。威信越高 , 差异越大,转变越大,但是威信低的人说适中的信息转变会更大 。
比如:睡眠者效应 。
2、畏惧 。畏惧程度与转变效果呈倒U关系 。比如,我们可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有一些男孩子小的时候可能很怕爸爸,到了青春期之后就开始反抗爸爸 。不过有好多孩子要想成为真正的男人,都要去超越爸爸的,翻越爸爸那座山,才会成为真正的男子汉 。
3、信息的倾向性 。比如,传销洗脑,都是在封闭的环境里,信息的单一性,没有信息输入,让你精神恍惚 , 慢慢的你的意志力、自制力都会发生变化 。
(三)接受者方面的影响因素
1、原有态度与信念的特性
接受者如果原来就有一些对事情的态度和信念就不容易改变 。所以如果我们的眼界越宽,对方想转变态度有时候就会越不容易 。
2、人格因素 。自尊水平高,自我评价高,我们态度就不容易转变 , 就不容易随意的就听信别人,就仰慕别人 , 因为自己拥有很高的自尊 , 自我评价 。如果自尊水平低,就容易特别仰慕别人 , 就需要找一个信仰者去信仰,然后自己才会更感觉更好 。
3、个体的心理倾向 。逆反的时候,你越说我越不这样,还有心理惯性习惯了 , 就像我们的饮食习惯,从小吃到大的饮食习惯,你要改变他的态度不容易的 , 这就是惯性,甚至会保留一辈子 。
(四)情境方面的影响因素
1、预先警告 。预先警告有双重作用,如果接受着原有的态度不够坚定,对态度对象的卷入程度低,那么预先警告可促使态度转变;如果态度与接受者的重要利益有关,那么预先警告往往使其抵制态度转变 。
2、分心 。分散对信息的注意,减少阻抗促进改变 。比如促销员一般都长得要漂亮一些,态度好一些 。本来不想买,看见之后忍不住也想买了 。
3、重复 。沟通信息,重复频率与说服效果呈倒U型关系 。就是过犹不及,太多太少都不行 。
1、海德平衡理论
2、认知失调论
3、社会交换论
态度转变的关键就是诱因的强度 。
第三单元  常用的态度测量的方法
1、间接测量 。因为态度很难直接测量,基本上都是间接测量,间接测量的方法啊量表法,投射法量表就是做量表,做一些题,量表通常都是题 。
2、投射法 。投射法就是通过图片让他来讲 。
3、行为反应测量法 。就是测谎仪,通过测谎仪测出来它的生理的变化 。生理变化能看出来他的态度的变化,但其实我们有时候不用测谎仪,在平时你也能感觉到有的人对你有好感,他就离得近一些;他烦你了,就离得远一些 , 你也能看出来他对你的态度 。

影响和改变态度的因素有哪些,社会心理学第7讲: 态度形成和改变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2、影响和改变态度的因素是什么?影响和改变态度的因素有:人际关系 。在社会生活中,同伴对与个体的影响力不可低估,人们往往会无意识地回遵循同伴的答观点、意见、态度 。父母,教师和成人的影响在儿童时期较为明显 。
个体的心理特征 。社会所给予的奖励或者惩罚对人们态度形成和发展有重要作用,如果一个人的智力和个性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态度形成就容易些,反之就比较困难 。
态度系统特性因素:
一个人形成某些态度 , 这些态度往往相互组合成为一个态度系统 。该系统具有各种特性,作为主观的心理条件而影响着态度的形成和改变 。
态度如具有以下一个特性,则较不易改变:态度是幼小时形成的;态度发展到两个极端;态度所涉及的关系较复杂;态度在长时期内前后是一贯的,并已形成相应的信念;态度中认知、情感和意图三个因素完全协调一致;态度强烈地激励着行动,并使主体取得较多的满足;态度与价值观的联系较密切 。如果态度具有更多的上述特性 。
影响和改变态度的因素有哪些,社会心理学第7讲: 态度形成和改变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3、影响和改变态度的因素一、态度的内涵态度是指一个人对某一特定对象较为一贯的、相对固定的综合性的反应倾向 。如果你家来了一位客人,你可能有3种态度,即欢迎他、不欢迎他和无所谓 。态度不同 , 交往的效果就不一样 。态度是一种综合性的心理反应倾向,具有稳定性 。态度包含了3个方面的内容:1、理性认知 。它规定了态度总有一定的对象 , 或人、或物、或团体、或事物、或制度、或观念 。2、情感好恶 。它是指个人对态度的内心体验 , 如喜欢一厌恶、尊敬一轻视 。3、行动倾向 。它是指个人对态度对象的反应倾向,即行为的准备状态,如"我想参加公共关系协会" 。二、态度的形成态度是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形成的 。心理学家凯尔曼认为 , 任何态度的形成一般都要经过顺从、认同和内化3个阶段 。1、顺从 。顺从是指人为了获得物质与精神的报酬或避免惩罚而采取的表面顺从行为 , 也称为服从 。顺从是态度形成的开始阶段,有自愿的,也有被迫的 。人们此时的态度只是暂时的,当报酬或惩罚撤销时,就会恢复原来的态度 。2、认同 。认同是指个体不是被迫而是自愿地接受他人的观点、信念 , 使自己的态度与他人的要求相一致 。3、内化 。内化是指人们从内心深处真正相信并接受他人的观点而彻底转变自己的态度 , 并以这种观点自觉地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动 。到此阶段,态度才最终形成,不易改变 。三、态度的转变转变一个人的态度有以下途径:1、说服宣传教育 。通过宣传教育、交换意见、参观访问等方式劝说别人改变态度 。2、登门坎效应,即进去一只脚,就会进去整个身体 。这个效应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弗里德曼等人于1966年在"无压力的届从一登门坎技术"的现场实验中提出的 。实验过程为:实验者让助手到两个居民小区劝人们在房前竖一块写有"小心驾驶"的大标语牌 。在第一个居民区向人们直接提出这个要求,结果遭到大多数居民的拒绝,接受者仅为被要求者的17% 。在第二个居民小区,先请求各位居民在一份赞成安全行驶的请愿书上签字,这是很容易做到的小小要求,几乎所有被要求者都照办了 。几周后再向他们提出竖牌的要求,结果接受者竟占被要求者的55% 。实验说明,只要答应并从事了第一个小要求,就会改变个体的态度,那么个体就容易接受第二个大要求 。这类似于"得寸进尺"的意思 。3、团体规定 。团体所具有的约定、规章可以有效地改变人们的态度 。实验证明,团体规定比个别劝说有助于转变人们的态度 。4、积极参加活动 。要转变一个人的态度,必须引导其积极参与有关活动,参与活动比单纯说服效果要好 。四、态度变化的原因态度变化的原因有内因和外因两大类 。从内因分析上看,主要有以下原因:1、个人认知体系的调整导致态度变化,如知识的占有改变了一个人的态度 。2、个人性格结构的改变而导致态度改变 。3、期待他人合作支持而导致态度改变 。
影响和改变态度的因素有哪些,社会心理学第7讲: 态度形成和改变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4、影响态度转变的因素个体形成一定的态度后,由于接受新的信息和意见而发生变化,这个过程叫态度转变,态度转变就是说服的过程 。比如发布了一项新的工作,持支持态度或中性态度的人会很快投入新的工作 。对于持反对态度的人,尤其还处于强烈的负面情绪之中,这就需要想办法转换对方的态度 。传递者方面的影响因素:传递者的威信 。威信越高,与接受者的相似性越大,说服的效果越好 。对持有反对态度的人 , 先由科长和他谈,如果效果不好,再由分管领导和他谈,最后还不行由主要领导谈,基本上到分管领导就谈通了 。传递者的立场 。如果传递者站在自我服务的立场上 , 那么它所提供的信息的影响力就?。蛭嗣腔峄骋善涠蝗绻菡叩牧⒊∈侵辛⒌? ,特别是自我牺牲的 , 那么就会产生比较大的影响 。比如对待一项改革的态度,传递者告诉他改革的目的是为了对方 , 为了每一个人干的更好,为了单位的形象更好,对方就能听得进去 。如果仅仅是为了个人的利益,就会引起对方的反感 。说服的意图 。如果传递者没有操控的意图,对方心理上没有租抗 , 对信息的接受就容易,易于转变态度 。说服时,采取多听多问的办法,让反对者陈述他的意见 , 并且他说的比较好的意见就采纳,不适合的意见也会给他讲明理由,整个谈话过程给对方更多说话的权利与尊重,对方心理上便不会产生阻抗 。说服者的吸引力 。接受者对高吸引力的传递者有较高的认同 , 容易接受他们的说服 , 这是许多企业用明星做代言人宣传产品的重要原因 。沟通信息方面的影响因素:信息差异 。对于威信高的传递者 , 这种差异较大时引发的态度转变较大,对于微信较低的传递者,这种差异适中时引发的态度转变量较大 。可以差异适中时由分管领导传递,差异较大时由主要领导传递 。畏惧 。中等强度的畏惧的信息,能取得较好的说服效果 。对某项工作的变革 , 告诉对方已经产生了什么问题,引起对方的中等畏惧,让受者意识到改革的必要性 。信息倾向性 。对于某项信息,个体卷入较深或者文化水平较高 , 就需要提供正反两方面的信息,才有说服效果 。比如工作变革,既要指出目前存在的问题,还要说明改革后带来的好处,让受着从正反两方面认识到改革的重要性,才能便于接受 。信息的提供方式,口头传递比书面途径效果好,面对面的沟通比通过大众传媒的沟通效果好 。我们采取的是面对面的沟通,说服效果较好 。
影响和改变态度的因素有哪些,社会心理学第7讲: 态度形成和改变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5、影响和改变态度的因素包括影响和改变态度的因素,包括外围环境对自己的影响,自己心态的改变,总之分成内因和外因 。
影响和改变态度的因素,其实有很多是外界的条件和内部的压力,都是能改变的
影响和改变态度的因素一般是取决于人,然后是取决于环境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