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之始,产生于,中国的建筑为什么千篇一律?

1、中国的建筑为什么千篇一律?这个问题同时波及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统一性,以及中国当代城市建设的千城一面 。
先说 古建筑,梁思成在《中国古建筑之特征》里指出:
“中国建筑乃一独立结构系统,历史悠久,散布区域辽阔 。中国虽常与他族接触,但建筑之基本结构及部署之原则,未受其它建筑之影响 。数千年来无遽变之迹,渗杂之象 , 一贯以其独特纯粹之木构系统 。”
中国古建筑的主要类型,自古以来大江南北,整体比较相似,基本上可以说是事实 。
再说 当代,《北京宪章》的“建筑魂的失落”中也指出:
“建筑文化和城市文化出现趋同现象和特色危机 。”
中国当代城市千城一面,以至于建筑单体赤裸裸的抄袭重复已经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没有人愿意出街撞衫,然而每栋楼都在互撞 。
实际上,中国自古一直存在 官方和 民间两个系统 。
官方的建筑 , 从皇宫到衙门,确实都是在一个系统上延续发展的,变化也确实不大,这是一种千篇一律 。但这个体系产生了很多很壮丽的建筑群 , 目前以北京故宫为最高成就,还是非常震撼的 。
被评为世界遗产之前的福建土楼
世界遗产西递
藏族民居
湘西的吊脚楼
而另一个系统是民居体系,全国各地的民居千奇百怪,妙趣横生 , 从岭南到漠北,从喀什到上海,不同的民居聚落几乎根本不是一个物种,虽然它们都是普通老百姓的住宅 。
推而广之,其实 西方一样存在类似的问题 。
作为西方古典建筑的代表,宗教建筑,一直有一条清晰的主线,从古希腊到古罗马 , 经过中世纪的拜占庭、罗曼到哥特,再开始追忆希腊罗马而产生的文艺复兴,到巴洛克和洛可可,然而在十八世纪后再次追忆希腊罗马产生新古典,并且顺带连哥特文艺复兴一起复制 。
虽然欧洲比中国多元化更厉害,但就从他们自己一代代自我复制来说,大跨度上差异还比较大 , 如果是取几百年尺度的话,和中国建筑比比,是不是也千篇一律呢?
而欧洲的民居,则跟中国民居一样,要千变万化的多 。南欧的村落和西欧的古城,也不是一个物种 。但每个聚落内部 , 又是惊人的统一 。
中国建筑为什么千篇一律
说了这么多,也了解了这么多从古至今的现状,那么,问题来了:
中国建筑为什么千篇一律呢?
建筑之始,产生于实际需要 , 受制于自然物理,非着
意创制形式,更无所谓派别 。其结构之系统,及形式
形式之派别,乃其材料环境所形成 。
――梁思成
建筑物因为其巨大,所以无法轻易伪装 , 特别是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受制于社会发展程度 , 不可能以个别人的意志为转移,正是在这个意义上 , 我们说建筑是石头的史书,它比文字更诚实 。
古代建筑的相似性,上图左侧表达的是,因为古代技术可能性少 , 基本上一个地区的建筑必然相互雷同,没有选择 。又因为地域间流动性差 , 低技术对抗自然环境的能力弱,于是建筑技术难以移植,因而不同地区的建筑面貌就各不相同 。
至于现代建筑的雷同,建筑学界通常会把原因归结于二十世纪上半页的国际式运动,"international style",英特纳雄耐尔风格,尤其是密斯凡德罗的玻璃盒子风格 。
除了我国当代城市建设的低水平值的声讨之外,其实要看到千篇一律和千奇百怪,本来并没有绝对的界限 。小范围内部 , 总是相似的,范围越大,差异性就越大 。
人类历史上的建筑,实际是一个连续的复杂整体,由于观察的范围不同,统一性的标准也不同 。
对我来说 , 徽州民居和苏州民居是有区别的,对多数人来说都一样 。
对中国人来说江南建筑和岭南建筑是有区别的,对外国人来说都一样 。
对欧洲人来说巴洛克和文艺复兴是不一样的 , 对我们来说那有什么区别 。
小编有话说
千篇一律是贬义词,但建筑物外观的相似 , 却并不总是坏事 。对于中国古建筑 , 更倾向于褒义,一般叫做风貌统一整体和谐;对于中国新建筑,更倾向于贬义,一般叫做外观抄袭毫无特色 。
最后,那徽州民居为例 , 就经常有当地居民跟我说,粉墙黛瓦,看都看腻了,千篇一律到想吐 。但外地人以来,又说好漂亮的村落!
类似的,北京四合院,江南水乡 , 上海里弄,云南一颗?。?都有这个问题 。
总之,
中国古代建筑有两面,
千篇一律,同时也千姿百态 。
首先,就社会上和建筑不相关的人来说,大家提到中国的建筑,会想到什么呢?A.大屋檐的宫殿或者房屋(譬如紫禁城,庙宇,苏州园林里的房屋)B.某地有特色的房子(譬如土楼和窑洞)C.某殖民地时期的大楼(譬如上海和厦门的某片区域)D. 佛塔 , 经幢,崖墓…大部分人都会选择A 。当然B和C也肯定不算冷门,D应该几乎没有多少人选 , 为什么?贡布里希在《秩序感》以及《艺术与错觉》中都提到过,我们在观看某一个错综复杂的艺术时,并不会一帧一帧地细看纹样(细节),我们只是粗略地停留,感受氛围,关注某几个点 。无论我们愿不愿意,我们的视觉都在进行着选择 。所以当我们看惯了媒体和影视作品中的中式建筑代表作之后,我们对这部分信息提炼和整理,得出一个大致的形式:庭院,台基,大屋面,一排木头柱廊…
中国虽然有很多的民族,但是汉民却是这个国家的主体 , 汉文化不仅是这个国家里最先进的文化,也是周边国家里最先进的文化,所以这个国家,包括周边国家就形成了以汉文化为主流的国家文化 。汉文化的涵盖很广,其中就包括建筑文化,既然遵从汉文化 , 那衣食住行就要向汉文化靠拢 , 其中的住就是重要的一个环节 , 所以中国的建筑才会千篇一律 。
第一,中国人喜欢整齐划一的东西,统一性,不喜欢标新立异
第二,千篇一律的建筑可以降低建造商成本
第三 , 技术成熟,修筑时间会短
第四,追求实用性
土地国有制,怎么可能会出现有特色的建筑 。就算建起来,时间一到也得充公

建筑之始,产生于,中国的建筑为什么千篇一律?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2、黑格尔对于建筑的起源列举了哪几种说法?黑格尔对于建筑的起源列举了种种说法,有时说是起源于岩洞 , 有时说是起源于树巢,如此等等 。如果要找建筑的最初起源,我们可以把人所居住的茅棚以及容纳神及其信徒团体的庙宇看作最近于最初起源的建筑 。为着要更清楚地界定这种起源,人们往往从建筑所用的材料的差异上着眼,就建筑是从用木材开始的(维特鲁威有此主张,希尔特也有类似看法)还是从用石头开始的问题争辩不休 。简单地说,建筑起源于很远古时期人类最初所造出的房屋 。或者说,当人们从岩洞或者树洞里跑出来,或者从树上下来,摆脱了天然的穴居和野处,以最简单的方式造出了房屋以后 , 建筑就开始诞生了 。
建筑之始,产生于,中国的建筑为什么千篇一律?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3、早期建筑艺术起源有哪些佐证例如:16世纪 , “艺术史之父”乔治?瓦萨里(GiorgioVasari)在其著述中 , 首次使用“哥特式”(Gothic)这一名称 。哥特式建筑艺术的起源,佐证在于中世纪的建筑师团体 , 因为他们是哥特式建筑的直接设计和创造者 。而哥特式建筑出现的时间,恰好是新建筑师团体兴起的时间 。
哥特式建筑是12世纪中叶产生于法国的一种建筑风格,以教堂为主要表现形式 。这种建筑风格到13世纪中期已经传遍整个西欧,15世纪中后期开始衰落,16世纪逐渐为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所代替 。哥特式教堂与之前的罗马式教堂相比,具有完全不同的特点:肋拱拱顶 , 尖顶拱门,圆形花窗,簇柱,以及高耸向上的线条 。哥特式教堂的整个外形和布局都较之前发生了明显的改变,从卧式的变成了高耸直立的 。这种曾经风靡西欧三个多世纪之久的建筑风格 , 直至今日仍是许多设计师的灵感沃土 。
建筑之始,产生于,中国的建筑为什么千篇一律?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4、在中国原始社会中什么时期什人开始造房屋?我国历史上最早的房屋建筑出现在母系氏族公社时期,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房屋遗址主要有两处:一处是长江流域多水地区所见的干阑式建筑;另一处是黄河流域的木骨泥墙房屋 。浙江余姚河姆渡村发掘的建筑遗址是我国最早采用桦卯技术构筑房屋的一个实例 。推测原是一座长条形的体量相当大的干阑建筑 。木构件遗物有柱、梁、朽、板等,许多构件上都带有摔卯,有的构件还有多处摔卯 。黄河流域的早期房屋建筑有发掘于河南绳池的仰韶房屋和发掘于山东历城的龙山房屋 。仰韶房屋的平面有长方形和圆形两种,墙体多采用木骨架上扎结枝条后再涂泥的作法 。柱子与屋顶承重构件的连接,推测是采用绑扎法 。室内地面、墙面往往有细泥抹面或烧烤表面使之陶化,室内备有烧火的坑穴,屋顶设有排烟口 。到仰韶末期,出现了柱子排列整齐、木构架和外墙分工明确,面积达150米2的实例,表明木架结构建筑技术水平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龙山文化产生于父系氏族公社早期,因此龙山房屋也有了家庭私有的痕迹 。已发掘的龙山房屋出现了双居相连的套间式半穴居,平面成“吕”字形 。内室与外室均有烧火面是煮食与烤火的地方 。外室设有窑穴,供家庭贮藏之用,这是明显的私有化象征 。
新时期时代;
据考古发掘证明,我国最早的房屋建筑产生于距今七千年的新石器时代 。当时人们的住房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半地穴式的建筑 , 主要是北方的建筑模式 , 以陕西西安半坡遗址为代表 。一中是桩上建筑,主要是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的建筑模式,以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为代表 。
见过草房么?
原始社会,河姆渡人、半坡人的草房!
这个应该无从考证了把???
上古时期,河姆渡人 。
建筑之始,产生于,中国的建筑为什么千篇一律?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5、梁思成中国建筑的特征原文中国的建筑体系是在世界各民族数千年文化史中一个独特的建筑体系 。它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世代经验的累积所创造的 。这个体系分布到很广大的地区:西起葱岭,东至日本、朝鲜,南至越南、缅甸,北至黑龙江,包括蒙古在内 。这些地区的建筑和中国中心地区的建筑,或是同属于一个体系,或是大同小异 , 如弟兄之同属于一家的关系 。
中国建筑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下列九点 。
(一) 个别的建筑物,一般地由3个主要部分构成:下部的台基,中间的房屋本身和上部翼状伸展的屋顶 。
(二) 在平面布置上,中国所称为一“所”房子是由若干座这种建筑物以及一些联系性的建筑物,如回廊、抱厦、厢房、耳房、过厅等等,围绕着一个或若干个庭院或天井建造而成的 。在这种布置中,往往左右均齐对称,构成显著的轴线 。这同一原则 , 也常应用在城市规划上 。主要的房屋一般地都采取向南的方向,以取得最多的阳光 。这样的庭院或天井里虽然往往也种植树木花草 , 但主要部分一般地都有砖石墁地,成为日常生活所常用的一种户外的空间,我们也可以说它是很好的“户外起居室” 。
(三) 这个体系以木材结构为它的主要结构方法 。这就是说,房身部分是以木材做立柱和横梁 , 成为一副梁架 。每一副梁架有两根立柱和两层以上的横梁 。每两副梁架之间用枋、檩之类的横木把它们互相牵搭起来,就成了“间”的主要构架 , 以承托上面的重量 。
两柱之间也常用墙壁 , 但墙壁并不负重,只是像“帷幕”一样,用以隔断内外,或分划内部空间而已 。因此,门窗的位置和处理都极自由,由全部用墙壁至全部开门窗,乃至既没有墙壁也没有门窗(如凉亭),都不妨碍负重的问题;房顶或上层楼板的重量总是由柱承担的 。这种框架结构的原则直到现代的钢筋混凝土构架或钢骨架的结构才被应用,而我们中国建筑在3000多年前就具备了这个优点,并且恰好为中国将来的新建筑在使用新的材料与技术的问题上具备了极有利的条件 。
(四) 斗拱:在一副梁架上 , 在立柱和横梁交接处,在柱头上加上一层层逐渐挑出的称作“拱”的弓形短木,两层拱之间用称作“斗”的斗形方木块垫着 。这种用拱和斗综合构成的单位叫作“斗拱” 。它是用以减少立柱和横梁交接处的剪力,以减少梁的折断之可能的 。更早,它还是用以加固两条横木接榫的,先是用一个斗 , 上加一块略似拱形的“替木” 。斗拱也可以由柱头挑出去承托上面其他结构 , 最显著的如屋檐 , 上层楼外的“平坐”(露台),屋子内部的楼井、栏杆等 。斗拱的装饰性很早就被发现,不但在木构上得到了巨大的发展 , 并且在砖石建筑上也充分应用 , 它成为中国建筑中最显著的特征之一 。
(五) 举折 , 举架:梁架上的梁是多层的;上一层总比下一层短;两层之间的矮柱(或柁墩)总是逐渐加高的 。这叫作“举架” 。屋顶的坡度就随着这举架,由下段的檐部缓和的坡度逐步增高为近屋脊处的陡斜 , 成了缓和的弯曲面 。
(六) 屋顶在中国建筑中素来占着极其重要的位置 。它的瓦面是弯曲的 , 已如上面所说 。当屋顶是四面坡的时候,屋顶的四角也就是翘起的 。它的壮丽的装饰性也很早就被发现而予以利用了 。在其他体系建筑中,屋顶素来是不受重视的部分,除掉穹隆顶得到特别处理之外,一般坡顶都是草草处理,生硬无趣,甚至用女儿墙把它隐藏起来 。但在中国,古代智慧的匠师们很早就发挥了屋顶部分的巨大的装饰性 。
在《诗经》里就有“如鸟斯革”“如斯飞”的句子来歌颂像翼舒展的屋顶和出檐 。《诗经》开了端,两汉以来许多诗词歌赋中就有更多叙述屋子顶部和它的各种装饰的词句 。这证明屋顶不但是几千年来广大人民所喜闻乐见的,并且是我们民族所最骄傲的成就 。它的发展成为中国建筑中最主要的特征之一 。
(七) 大胆地用朱红作为大建筑物屋身的主要颜色,用在柱、门窗和墙壁上,并且用彩色绘画图案来装饰木构架的上部结构,如额枋、梁架、柱头和斗拱,无论外部内部都如此 。在使用颜色上,中国建筑是世界各建筑体系中最大胆的 。
(八) 在木结构建筑中,所有构件交接的部分都大半露出 , 在它们外表形状上稍稍加工,使其成为建筑本身的装饰部分 。例如:梁头做成“桃尖梁头”或“蚂蚱头”;额枋出头做成“霸王拳”;昂的下端做成“昂嘴”,上端做成“六分头”或“菊花头”;将几层昂的上段固定在一起的横木做成“三福云”等等;或如整组的斗拱和门窗上的刻花图案、门环、角叶,乃至如屋脊、脊吻、瓦当等都属于这一类 。它们都是结构部分,经过这样的加工而取得了高度装饰的效果 。
(九) 在建筑材料中,大量使用有色琉璃砖瓦;尽量利用各色油漆的装饰潜力 。木上刻花 , 石面上做装饰浮雕 , 砖墙上也加雕刻 。这些也都是中国建筑体系的特征 。
这一切特点都有一定的风格和手法,为匠师们所遵守,为人民所承认 , 我们可以叫它作中国建筑的“文法” 。建筑和语言文字一样,一个民族总是创造出他们世世代代所喜爱、因而沿用的惯例,成了法式 。在西方,希腊、罗马体系创造了它们的“5种典范”所谓5种典范即通常所说的塔什干、陶立克、爱奥尼克、科林斯、混合式等5种柱式,成为它们建筑的法式 。
中国建筑怎样砍割并组织木材成为梁架,成为斗拱 , 成为一“间” , 成为个别建筑物的框架,怎样用举架的公式求得屋顶的曲面和曲线轮廓;怎样结束瓦顶;怎样求得台基、台阶、栏杆的比例;怎样切削生硬的结构部分,使同时成为柔和的、曲面的、图案型的装饰物;怎样布置并联系各种不同的个别建筑 , 组成庭院;这都是我们建筑上两三千年沿用并发展下来的惯例法式 。无论每种具体的实物怎样地千变万化,它们都遵循着那些法式 。构件与构件之间,构件和它们的加工处理装饰,个别建筑物与个别建筑物之间,都有一定的处理方法和相互关系 , 所以我们说它是一种建筑上的“文法” 。至如梁、柱、枋、檩、门、窗、墙、瓦、槛、阶、栏杆、隔扇、斗拱、正脊、垂脊、正吻、戗兽、正房、厢房、游廊、庭院、夹道等等,那就是我们建筑上的“词汇”,是构成一座或一组建筑的不可少的构件和因素 。
这种“文法”有一定的拘束性,但同时也有极大的运用的灵活性,能有多样性的表现 。也如同做文章一样,在文法的拘束性之下 , 仍可以有许多体裁,有多样性的创作,如文章之有诗、词、歌、赋、论著、散文、小说等等 。建筑的“文章”也可因不同的命题,有“大文章”或“小品” 。大文章如宫殿、庙宇等等;“小品”如山亭、水榭、一轩、一楼 。文字上有一面横额,一副对子 , 纯粹作点缀装饰用的 。建筑也有类似的东西,如在路的尽头的一座影壁 , 或横跨街中心的几座牌楼,等等 。它们之所以都是中国建筑,具有共同的中国建筑的特性和特色,就是因为它们都用中国建筑的“词汇”,遵循着中国建筑的“文法”所组织起来的 。运用这“文法”的规则 , 为了不同的需要,可以用极不相同的“词汇”构成极不相同的体形,表达极不相同的情感,解决极不相同的问题,创造极不相同的类型 。
这种“词汇”和“文法”到底是什么呢?归根说来 , 它们是从世世代代的劳动人民在长期建筑活动的实践中所累积的经验中提炼出来的,经过千百年的考验,而普遍地受到承认而遵守的规则和惯例 。它们是智慧的结晶,是劳动和创造成果的总结 。它不是一人一时的创作,它是整个民族和地方的物质和精神条件下的产物 。
由这“文法”和“词汇”组织而成的这种建筑形式,既经广大人民所接受,为他们所承认、所喜爱 , 于是原先虽是从木材结构产生的,它们很快地就越过材料的限制,同样地运用到砖石建筑上去,以表现那些建筑物的性质 , 表达所要表达的情感 。这说明为什么在中国无数的建筑上都常常应用原来用在木材结构上的“词汇”和“文法” 。这条发展的途径,中国建筑和欧洲、希腊、罗马的古典建筑体系,乃至埃及和两河流域的建筑体系是完全一样的,所不同者 , 是那些体系很早就舍弃了木材而完全代以砖石为主要材料 。在中国,则因很早就创造了先进的科学的梁架结构法,把它发展到高度的艺术和技术水平 , 所以虽然也发展了砖石建筑,但木框架还同时被采用为主要结构方法 。这样的框架实在为我们的新建筑的发展创造了无比的有利条件 。
如同语言和文学一样,为了同样的需要,为了解决同样的问题 , 乃至为了表达同样的情感,不同的民族,在不同的时代是可以各自用自己的“词汇”和“文法”来处理它们的 。简单的如台基、栏杆、台阶等等 , 所要解决的问题基本上是相同的,但多少民族创造了多少形式不同的台基、栏杆和台阶 。例如热河普陀拉热河普陀拉系指今河北省承德市普陀宗乘之庙 。的一个窗子 , 就与无数文艺复兴时代的窗子“内容”完全相同,但是各用不同的“词汇”和“文法”,用自己的形式把这样一句“话”说出来了 。又如天坛皇穹宇与罗马的布拉曼提所设计的圆亭子,虽然大小不同,基本上是同一体裁的“文章” 。又如罗马的凯旋门与北京的琉璃牌楼 , 罗马的一些纪念柱与我们的华表,都是同一性质,同样处理的市容点缀 。这许多例子说明各民族各有自己不同的建筑手法,建造出来各种各类的建筑物,就如同不同的民族有用他们不同的文字所写出来的文学作品和通俗文章一样 。
【建筑之始,产生于,中国的建筑为什么千篇一律?】第一节 中国建筑之特征建筑之始,产生于实际需要,受制于自然物理,非着意创制形式,更无所谓派别 。其结构之系统,及形式之派别,乃其材料环境所形成 。古代原始建筑,如埃及、巴比伦、伊琴、美洲、及中国诸系,莫不各自在其环境中产生,先而胚胎,粗具规模,继而长成,转增繁缛 。其活动乃赓续的依其时其地之气候 , 物产材料之供给;随其国其俗 , 思想制度,政治经济之趋向;更同其时代之艺文,技巧,知识发明之进退,而不自觉 。建筑之规模,形体,工程、艺术之嬗递演变,乃其民族特殊文化兴衰潮汐之映影;一国一族之建筑适反鉴其物质精神,继往开来之面貌 。今日之治古史者,常赖其建筑之遗迹或记载以测其文化,其故因此 。盖建筑活动与民族文化之动向实相牵连,互为因果者也 。中国建筑乃一独立之结构系统,历史悠长,散布区域辽阔 。在军事,政治及思想方面,中国虽常与他族接触,但建筑之基本结构及部署之原则 , 仅有和缓之变迁,顺序之进展,直至最近半世纪,未受其它建筑之影响 。数千年来无遽变之迹,渗杂之象,一贯以其独特纯粹之木构系统,随我民族足迹所至,树立文化表志,都会边疆,无论其为一郡之雄,或一村之僻 , 其大小建置 , 或为我国人民居处之所托,或为我政治、宗教、国防、经济之所系 , 上自文化精神之重,下至服饰、车马、工艺、器用之细,无不与之息息相关 。中国建筑之个性乃即我民族之性格,即我艺术及思想特殊之一部 , 非但在其结构本身之材质方法而已 。建筑显著特征之所以形成,有两因素:有属于实物结构技术上之取法及发展者,有缘于环境思想之趋向者 。对此种种特征,治建筑史者必先事把握,加以理解,始不至淆乱一系建筑自身优劣之准绳,不惑于他时他族建筑与我之异同 。治中国建筑史者对此着意 , 对中国建筑物始能有正确之观点,不作偏激之毁誉 。今略举中国建筑之主要特征:一、 于结构取法及发展方面之特征,有以下可注意者四点:(一)以木料为主要构材 凡一座建筑物皆因其材料而产生其结构法,更因此结构而产生其形式上之特征 。世界它系建筑,多渐采用石料以替代其原始之木构 , 故仅于石面浮雕木质构材之形,以为装饰 , 其主要造法则依石料垒砌之法 , 产生其形制 。中国始终保持木材为主要建筑材料 , 故其形式为木造结构之直接表现 。其在结构方面之努力,则尽木材应用之能事,以臻实际之需要,而同时完成其本身完美之形体 。匠师既重视传统经验,又忠于材料之应用,故中国木构因历代之演变,乃形成遵古之艺术 。唐宋少数遗物在结构上造诣之精,实积千余年之工程经验,所产生之最高美术风格也 。(二)历用构架制之结构原则 既以木材为主,此结构原则乃为'梁柱式建筑'之'构架制'(第1一4图) 。第1图 以立柱四根,上施梁材,牵制成为一'间'(前后横木为枋,左右为梁) 。梁可数层重叠称'梁架' 。每层缩短如梯级,逐级增高称'举折',左右两梁端 , 每级上承长ぃ直至最上为脊ぃ故可有五ぃ七ぶ潦一げ坏龋视梁架之层数而定 。每两ぶ间,密布栉篦并列之椽,构成斜坡屋顶之骨干;上加望板,始覆以瓦葺 。四柱间之位置称'间' 。通常一座建筑物均由若干'间'组成 。此种构架制之特点,在使建筑物上部之一切荷载均由构架负担;承重者为其立柱与其梁枋 , 不借力于高墙厚壁之垒砌 。建筑物中所有墙壁,无论其为砖石或为木板,均'隔断墙'(Curtain Wall),非负重之部分 。是故门窗之分配毫不受墙壁之限制,而墙壁之设施,亦仅视分隔之需要 。欧洲建筑中 , 唯现代之钢架及钢筋混凝土之构架在原则上与此木质之构架建筑相同 。所异者材料及科学程度之不同耳 。中国建筑之所以能自热带以至寒带;由沙漠以至两河流域及滨海之地,在极不同之自然环境下始终适用,实有赖于此构架制之绝大伸缩性也 。(三)以斗拱为结构之关键 , 并为度量单位 在木构架之横梁及立柱间过渡处,施横材方木相互垒叠,前后伸出作'斗拱',与屋顶结构有密切关系,其功用在以伸出之拱承受上部结构之荷载,转纳于下部之立柱上,故为大建筑物所必用 。后世斗拱之制日趋标准化,全部建筑物之权衡比例遂以横拱?quot;材'为度量单位,犹罗马建筑之柱式(Order),以柱径为度量单位,治建筑学者必习焉(第2图)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