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猜会玩手机的中国人 , 都有一个必然加入的群:相亲相爱一家人 。
我也不例外 。
我的二叔 , 住在湖北沔阳的乡下 , 年过五十五 , 每天在亲友群里发小视频 。 一段又一段 。
我很沉迷看他发的小视频 。 安安静静上硬菜 , 绝无废话和聒噪 。
有时候是蓝色网子捞起来的活蹦乱跳的鲫鱼 , 银鳞闪闪 , 一个多小时之后 , 化身为洒满青翠葱花的乳白色鱼汤 。
有时候是才摘下来的老黄瓜 , 配泥鳅或腊肉红烧 , 很是可爱 , 盛在一大海碗里 , 充满饱足喜悦 。
有时候是晒干的蚕豆 , 选细嫩的韭菜黄 , 炒出一盘来 。 隔着屏幕 , 我都能回忆起香气 。
我们湖北人爱喝的砂锅排骨莲藕汤 , 出镜率也特别高 。
还有金灿灿堆满一大碗的走地鸡 , 拿农村自己晾晒的特有的豆瓣酱 , 炒上红红绿绿的辣椒丝 。 这菜是地道的米饭杀手 。
油炸花生米和雪白的馒头 , 更是常客 。
还有江汉平原的咸鸭蛋 , 也是一流味道 。 这里是古代的云梦泽 , 湖泊众多 , 鸭子们吃的螺蛳、小贝壳和蜉蝣杂物 , 腌出的鸭蛋黄 , 流油绵沙 。 挑一筷子鲜香 , 足以销魂蚀骨 。
如果对半切开 , 花瓣似的整整齐齐摆满一碟子 , 很是诚意待客 。
如果他开个抖音 , 估计也是一个有不少粉丝的乡村美食博主吧 。
他没有开 。
他就这么兴高采烈有滋有味发群里 。 一天又一天 , 一年又一年 , 乐此不疲 。
我喜欢看他发的东西 , 因为二叔 , 我依然和并不遥远的故乡藕断丝连 。
那些蔬菜鱼肉 , 敦敦实实 , 看相可喜 。
最重要的是 , 所有的视频 , 没有一句台词 。 一片静默 , 唯独听见风吹万物的声音 , 鱼在篮子里蹦跶 , 瓜果拙朴地被料理 , 以及刀切的响动 。
他不说一句话 , 一切都交给了画面和自然界原本的声音 。
他也有过家庭 , 和二婶结婚 , 生下一个女孩一年多 , 二婶就跟人私奔跑了 。
二婶并不喜欢二叔 , 没看上他 。
但二叔的父亲 , 也就是我爷爷 , 当年安排解决了她的工作 , 在某个小镇的粮油单位里管账 。
从前的婚姻 , 其实比较实在 。 利益不是这样交换 , 就是那样交换 。 计划经济时代 , 一个女人嫁人 , 就要嫁给公家单位的男人 。 哪怕看不上那个男人 , 但是男人的爹可以安排自己进入公家单位 , 也是合算的 。
这是一场岌岌可危的婚姻 , 旁人看在眼里 , 仿佛知道注定的结果 。
带着二婶私奔的男人 , 教唆二婶把公家抽屉的钱 , 卷跑了四五千块 。
上世纪八十年代 , 这笔钱还挺值钱了 。 二十多年后 , 二婶企图联系上女儿 , 重新和好 。 但她女儿 , 已经不想认她这个母亲 。 这是另一段故事了 。
二叔的女儿去了广州定居 , 偶尔回乡下一趟 , 他还是继续给她钱花 , 他不知道那丫头早就大学毕业 。 工作几年了 , 到处旅游 , 是个逍遥快活的月光族 。
后来他知道了 , 丫头还是觉得一个人住比较好 , 他在乡下 , 她在城市 。
新时代的小青年 , 不需要带着一个老人 。
乡下的祖屋 , 如今只有二叔一个人 。
他的小视频 , 今天又更新了 。
一条刚刚钓出水面的鱼 , 在风中鲜活摇摆 。 还是没有一句废话 , 只有他的呼吸声 , 伴随着远处荷叶凋零的湖泊 , 起伏不定 , 在深冬的村落 , 显得十分空旷 。
钓到鱼了 , 又可以美滋滋的加碗菜 , 二叔的呼吸声 , 都能听出来他很开心 。
他吃苦耐劳 , 还有点洁癖 , 把自己收拾的干干净净 , 年轻时候爱穿黑色的长款大衣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这本去年感动到我的治愈绘本姊妹篇,讲我们都离不开的亲密关系
- 在我的印象中,冬天的阳光格外的暖
- |【青未了】陈华卿专栏|我的第一双皮鞋
- 有位女客户对我说 老公乱搞,是不是都是我的错?
- 01在去年的同学会上 老婆是个温柔的女人,对于我的各种要求都满足
- 相亲|请警惕那些让你迷失自我的“捧杀”
- “找个爱我的人谈恋爱 不要和苦追过你的人结婚,其实原因很简单
- |青未了/我的父亲母亲
- 一看就是在说自己的文案
- 95后辞职神理由“上级领导和我的星座不合,要辞职”,我劝你醒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