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坐落于,都江堰的简介,50字?急!

1、都江堰的简介,50字?急!著名的古代水利工程都江堰,位于四川都江堰市城西,古时属都安县境而名为都安堰,宋元后称都江被誉为“独奇千古”的“镇川之宝”。两千年前,李冰父子面对桀骜不驯的岷江水,火攻玉垒化为离堆 。鱼嘴堤分水、飞沙堰溢洪、宝瓶口引水 , 将逢雨必涝的西蜀平原,化作了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国 。这项工程直到今天还在发挥着作用 , 被称为“活的水利博物馆” 。是全世界至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 。
著名的古代水利工程都江堰 , 位于四川都江堰市城西,古时属都安县境而名为都安堰 , 宋元后称都江被誉为“独奇千古”的“镇川之宝”。两千年前,李冰父子面对桀骜不驯的岷江水,火攻玉垒化为离堆 。鱼嘴堤分水、飞沙堰溢洪、宝瓶口引水 , 将逢雨必涝的西蜀平原,化作了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国 。这项工程直到今天还在发挥着作用,被称为“活的水利博物馆” 。是全世界至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 。
位置境域
都江堰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原灌县)城西 , 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距成都市区约50公里,距离青城山风景区20公里 。
气候特点
都江堰市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 , 
都江堰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原灌县)城西,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距成都市区约50公里,距离青城山风景区20公里 。

都江堰坐落于,都江堰的简介,50字?急!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2、都江堰市位于哪里都江堰市地处四川成都平原的西北边缘,地跨川西龙门山地带和成都平原岷江冲积扇扇顶部位 。市境内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西北为山地,东南为成都平原 , 境内山岳、丘陵、平原呈阶梯状分布 , 大约为“六山一水三分田” 。举世闻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位于岷江出山进入平原处,是由战国时秦国蜀郡太守李冰父子设计建造的 。工程“深作滩、低作堰” , 以“无坝引水”为特色 。岷江经此枢纽后,除金马河继续为干流外,另分了六条河流灌溉农田,成为“天府之国”成都平原的繁荣基石,二千多年来一直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
都江堰市位于四川省成都市西北方向 。距成都市约40公里 。可在成都火车站乘直达高铁 。半小时可达都江堰
位于成都西北方向百度地图
四川成都?。?
四川成都
都江堰坐落于,都江堰的简介,50字?急!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3、都江堰建立于什么时候?都江堰始建于秦昭王末年(约公元前256~前251) 。
都江堰是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前人鳖灵开凿的基础上组织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 。
鱼嘴即形似鱼嘴的分水堤 , 将岷江在出山口分为内外两江,根据四六分水原则,平时六成江水流入内江灌溉成都平原,洪水来时则利用弯道动力学原理将六成以上的江水泄入外江 。飞沙堰长300米、高2米,平时导岷江水入宝瓶口 , 洪水来时则在泄洪的同时将进入内江的大部分沙石排入外江 。
宝瓶口位于玉垒山末端,劈凿自然山体而成,以恒定宽度牢牢控制入水量,既保证成都平原用水,又避免江水过量涌入 。“乘势利导,因时制宜”的治水理念 , 得到最大程度的落实 。也正因如此 , 都江堰水利工程虽经近2300年风雨,但渠首工程仅有小调整,从未被颠覆 。
扩展资料:
发源于岷山南麓的岷江,一路奔流,至位于都江堰市区的玉垒山口出山,向东南便是成都平原 。都江堰市距成都市区仅50公里,海拔落差却达273米 。汛期江水顺势而下,水流湍急 , 易成灾害 。都江堰水利工程修建之前,成都平原逢涝一片汪洋,逢旱则赤地千里 。生存在这片土地上的先民,饱受涝旱双重之苦 。
公元前256年,历史由此改变 。秦国蜀郡郡守李冰花费数年,在前人治水基础上凿开玉垒山,设宝瓶口引水,灌溉广袤的成都平原 。
王国平说 , 都江堰水利工程是名副其实的民生工程 , 既能泄洪 , 又能灌溉,成都平原自此“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
进入都江堰景区,环顾四周 , 既不见大坝 , 也不见宽阔的水面 。与印象中许多知名的水利工程相比,眼前的都江堰太过低调、朴实,不像传说中那般声名显赫 。跟着王婷转一圈下来,唯有宝瓶口湍急的水流,让人稍有激昂之感 。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都江堰
参考资料来源:新华网――被《人民日报》整版报道 , 都江堰凭什么?
公元前256年秦蜀郡守李冰率众修建的著名水 利工程都江堰而得名
都江堰简介
都江堰坐落于成都附近,位于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 。都江堰水利工程在四川都江堰市城西,建于公元前256年 , 是全世界至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 。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都江堰附近景色秀丽,文物古迹众多,主要有伏龙观、二王庙、安澜索桥、玉垒关、离堆公园、玉垒山公园和灵岩寺等 。
都江堰水利创建时的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宝瓶口引水口三大主体工程和百丈堤、人字堤等附属工程构成,科学地解决了江水自动分流、自动排沙、控制进水流量等问题,消除了水患,使川西平原成为“水旱从人”的“天府之国” 。两千多年来,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作用 。截至1998年,都江堰灌溉面积已达40余县,灌溉面积达到到66.87万公顷 。
都江堰水利工程充分利用当地西北高、东南低的地理条件 , 根据江河出山口处特殊的地形、水脉、水势,乘势利导,无坝引水,自流灌溉,使堤防、分水、泄洪、排沙、控流相互依存,共为体系,保证了防洪、灌溉、水运和社会用水综合效益的充分发挥 。最伟大之处是建堰两千多年来经久不衰 , 而且发挥着愈来愈大的效益 。都江堰的创建,以不破坏自然资源,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为人类服务为前提,变害为利,使人、地、水三者高度协合统一 。都江堰工程至今犹存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灌区范围的扩大,从1936年开始,逐步改用混凝土浆砌卵石技术对渠首工程进行维修、加固,增加了部分水利设施,古堰的工程布局和"深淘滩、低作堰","乘势利导、因时制宜","遇湾截角、逢正抽心"等治水方略没有改变,都江堰水利工程成为世界最佳水资源利用的典范 。
根据联合国《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第一条第二款有关文化遗产定义的规定:“建筑物: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的普遍意义价值的单体或连接的建筑群” 。都江堰水利工程以历史悠久、规模宏大、布局合理、运行科学,与环境和谐结合,在历史和科学方面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 , 2000年联合国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4届大会上都江堰被确定为世界文化遗产 。
名字由来
秦蜀郡太守李冰建堰初期,都江堰名称叫“湔堋”,这是因为都江堰旁的玉垒山,秦汉以前叫“湔山”,而那时都江堰市的主要居住民族是氐羌人,他们把堰叫做“堋”,都江堰就叫“湔堋” 。
到三国蜀汉时期,都江堰地区设置都安县因县得名 , 都江堰称“都安堰” 。同时,又叫“金堤” , 这是突出鱼嘴分水堤的作用,用堤代堰作名称 。
到唐代,都江堰改称为“楗尾堰” 。因为当时用以筑堤的材料和办法,主要是“破竹为笼,圆径三尺,以石实中,累而壅水”,即用竹笼装石,称为“楗尾” 。
直到宋代,在宋史中 , 才第一次提到都江堰:“永康军岁治都江堰,笼石蛇决江遏水 , 以灌数郡田 。”
为什么又叫都江堰,都江是哪条江呢?《蜀水考》说:“府河,一名成都江,有二源 , 即郫江,流江也 。”流江是检江的另一种称呼,成都平原上的府河即郫江 , 南河即检江,它们的上游,就是都江堰内江分流的柏条河和走马河 。《括地志》说:“都江即成都江” 。从宋代开始,把整个都江堰水利系统工程概括起来,叫都江堰,才较为准确地代表了整个水利工程系统 , 一直沿用至今 。
都江堰兴建于公元前256年,这一年是东周最后一年,属于战国时期,是由当时的秦国蜀郡太守李冰父子主持修建的 。
公元前256年 , 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率众修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位于四川成都平原西部都江堰市西侧的岷江上,该大型水利工程现存至今依旧在灌溉田畴,是造福人民的伟大水利工程 。
都江堰的创建,以不破坏自然资源 , 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为人类服务为前提,变害为利,使人、地、水三者高度协合统一 。
李冰所创建的都江堰是一个科学、完整、极富发展潜力的庞大的水利工程体系,是巧夺天工、造福当代、惠泽未来的水利工程,是区域水利网络化的典范 。
都江堰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灌口镇,是中国建设于古代并使用至今的大型水利工程,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 , 是全国著名的旅游胜地 。通常认为,都江堰水利工程是由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众于公元前256年左右修建的,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距今约2250年的秦昭王时期,秦国李冰和他的儿子,吸取前人的治水经验 , 率领当地人民,兴建水利工程 。
都江堰坐落于,都江堰的简介,50字?急!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4、都江堰坐落在哪个平原?成都平原
都江堰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由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等部分组成 , 科学地解决了江水自动分流、自动排沙、控制进水流量等问题,消除了水患 , 两千多年来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 。
都江堰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城西,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 , 始建于秦昭王末年(约公元前256年~前251年),是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前人鳖灵开凿的基础上组织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由分水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等部分组成,两千多年来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至今灌区已达30余县市、面积近千万亩,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仍在一直使用、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凝聚着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勇敢、智慧的结晶 。
号称天府之国的成都平原 , 在古代是一个水旱灾害十分严重的地方 。李白在《蜀道难》这篇著名的诗歌中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人或成鱼鳖的感叹和惨状,就是那个时代的真实写照 。这种状况是由岷江和成都平原恶劣的自然条件造成的 。岷江是长江上游的一大支流,流经的四川盆地西部是中国多雨地区 。是长江上游水量最大的一条支流 , 都江堰以上为上游,以漂木、水力发电为主;都江堰市至乐山段为中游,流经成都平原地区,与沱江水系及众多人工河网一起组成都江堰灌区;乐山以下为下游,以航运为主 。岷江有大小支流90余条 , 上游有黑水河、杂谷脑河;中游有都江堰灌区的黑石河、金马河、江安河、走马河、柏条河、蒲阳河等;下游有青衣江、大渡河、马边河、越溪河等 。主要水源来自山势险峻的右岸,大的支流都是由右岸山间岭隙溢出,雨量主要集中在雨季 , 所以岷江之水涨落迅猛,水势湍急 。
岷江出岷山山脉,从成都平原西侧向南流去 , 对整个成都平原是地道的地上悬江,而且悬得十分厉害 。成都平原的整个地势从岷江出山口玉垒山,向东南倾斜,坡度很大,都江堰距成都50km , 而落差竟达273m 。在古代每当岷江洪水泛滥,成都平原就是一片汪洋;一遇旱灾,又是赤地千里,颗粒无收 。岷江水患长期祸及西川,鲸吞良田,侵扰民生 , 成为古蜀国生存发展的一大障碍 。
都江堰的创建 , 又有其特定的历史根源 。战国时期 , 刀兵峰起,战乱纷呈,饱受战乱之苦的人民,渴望中国尽快统一 。适巧 , 经过商鞅变法改革的秦国一时名君贤相辈出,国势日盛 。他们正确认识到巴、蜀在统一中国过程中特殊的战略地位,得蜀则得楚 , 楚亡则天下并矣(秦相司马错语) 。在这一历史大背景下,战国末期秦昭王委任知天文、识地理、隐居岷峨的李冰为蜀郡太守 。李冰上任后,首先下决心根治岷江水患,发展川西农业 , 造福成都平原 , 为秦国统一中国创造经济基础 。
都江堰坐落于,都江堰的简介,50字?急!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5、都江堰简介分类:生活 >> 交通出行
解析:
成都平原西部,距成都55公里,通过全封闭式高速
公路25-30分钟,都江堰距青城山约有17公里.
名字由来:因公元前256年秦蜀郡守李冰率众修建的著名水 利工程都江堰而得名.
都江堰坐落于成都附近 。
都江堰水利工程在四川都江堰市城西,是全世界至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 。这项工程主要有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宝瓶口进水口三大部分构成,科学地解决了江水自动分流、自动排沙、控制进水流量等问题 , 消除了水患,使川西平原成为“水旱从人”的“天府之国” 。目前灌溉面积已达40余县,1998年超过一千万亩 。都江堰附近景色秀丽 , 文物古迹众多,主要有伏龙观、二王庙、安澜索桥、玉垒关、离堆公园玉垒山公园和灵岩寺等 。
鱼嘴分水堤:“鱼嘴”是都江堰的分水工程,因其形如鱼嘴而得名 , 它昂头于岷江江心 , 把岷江分成内外二江 。西边叫外江,俗称“金马河”,是岷江正流,主要用于排洪;东边沿山脚的叫内江,是人工人工引水渠道,主要用于灌溉 。
飞沙堰溢洪道:“泄洪道”具有泄洪徘砂的显著功能,故又叫它“飞沙堰” 。飞沙堰是都江堰三大件之一 , 看上去十分平凡,其实它的功用非常之大,可以说是确保成都平原不受水灾的关键要害 。飞沙堰的作用主要是当内江的水量超过宝瓶口流量上限时,多余的水便从飞沙堰自行溢出;如遇特大洪水的非常情况 , 它还会自行溃堤,让大量江水回归岷江正流 。另一作用是“飞沙” , 岷江从万 山丛中急驰而来,挟着大量泥沙,石块,如果让它们顺内江而下 , 就会淤塞宝瓶口和灌区 。古时飞沙堰,是用竹笼卵石堆砌的临时工程;如今已改用混凝土浇铸,以保一劳永逸的功效 。
宝瓶口:宝瓶口起"节制闸"作用,能自动控制内江进水量,是前山(今名灌口山、玉垒山)伸向岷江的长脊上凿开的一个口子,它是人工凿成控制内江进水的咽喉,因它形似瓶口而功能奇持,故名宝瓶口 。留在宝瓶口右边的山丘,因与其山体相离,故名离堆 。离堆在开凿宝瓶口以前 , 是湔山虎头岩的一部分 。由于宝瓶口自然景观瑰丽,有“离堆锁峡”之称,属历史上著名的“灌阳十景”之一 。
伏龙观:伏龙观位于都江堰市离堆公园由,其下临深潭 , 因李冰降伏孽龙伏在离堆之下,故于北宋初年改祭李冰,取名“伏龙观” 。伏龙观又名老王庙、李公词、李公庙等 。清同治五年(公元1866年)四川巡抚祟实以为:“于虽齐圣,不先父食 。况以公之贤:又有功于蜀 , 其施力程能固无待乎其子 。今乃数典忘祖,于掩其父得无紊钦?”
二王庙:二王庙的修建是为了纪念李冰父子 。建筑群分布在都江堰渠首东岸,规模宏大 , 布局严谨,地极清幽 。是庙宇和园林相结合的著名景区 。占地约5万余平方米,主建筑约1万平方米 。二王庙分东、西两菀,东菀为园林区 , 西菀为殿宇区 。全庙为木穿逗结构建筑,庙寺完全依靠自然地理环境,依山取势,在建筑风格上不强调中轴对称 。上下重叠交错 。宏伟秀丽,环境幽美 。
安澜索桥:安澜桥是名播中外的古索桥,又名"夫妻桥",位于都江堰鱼嘴分水堤之上 , 横跨内外两江,长500米 。现在的桥,下移100多米,将竹改为钢,承托缆索的木桩桥墩改为混凝土桩 。索桥在四川西部地区起源较早 。安澜索桥修建具体年代已不从所考 , 但据《华阳国志.蜀志》记载李冰“能笮” 。《水经注.江水》载“涪江有笮桥” , 证明至少安澜桥的修建,不会晚于修筑都江堰的年代 。“笮”意为竹索,这是川西古代索桥的主要建筑材料,故安澜索桥又被称为竹桥、绳桥、竹藤桥等 。
都江堰位于四川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 , 距成都56公里 , 是二千多年前 , 中国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众修建的一座大型水利工程,是我国现存的最古老而且依旧在灌溉田畴,造福人民的伟大水利工程 。同时 , 这一带风景优美,有不少名胜古迹,又是一处十分理想的游览胜地 。
都江堰由鱼嘴、飞沙、宝瓶口三部分组成 。鱼嘴是修建在江心的分水堤坝,把汹涌的岷江分隔成外江和内江,外江排洪,内江引水灌溉 。飞沙堰起泄洪、排沙和调节水量的作用 。宝瓶口控制进水流量,因口的形状如瓶颈故称宝瓶口 。内江水经过宝瓶口流入川西平原灌溉农田 。从玉垒山截断的山丘部称为"离堆" 。都江堰每年都接待不少外国游人,其中不少水利专家 , 都对它的高度的科学水平惊叹不止 。
江堰一带有不少名胜古迹 。离堆上建有伏龙观、殿宇三重,顺山势逐级长高 。前殿陈列着1974年修建外江节制闸时从河床中挖出的李冰石刻像,石像造于东汉灵帝初年,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圆雕石像,非常珍贵 。后殿陈列有都江堰灌区的电动模型 。伏龙现的左侧是宝瓶口,江水奔腾澎湃,气势磅礴 。观后最高处建有观澜亭,两层八角,凭栏远眺,可见鱼嘴、索桥及岷江激流、西岭雪峰 。
在玉垒山有二王庙,是古代人民为纪念李冰父子治水功绩而建,初建于南北朝,名崇德祠,宋代以后李冰父子被封为王,改称二王庙 。现存建筑为清代重修 。庙宇依山取势,宏伟秀丽,环境幽美 。大殿及后殿内有李冰及二郎塑像 。庙内石壁有李冰治的口诀:"深掏摊,低作堰"等 。
【都江堰坐落于,都江堰的简介,50字?急!】二王庙前岷江上的安澜桥,横跨在内江和外江的分水处,是一座索桥 。始建于宋代以前 , 明末毁于战火 。索桥以木排石墩承托 , 用粗如碗口的竹缆横飞江面,上铺木板为桥面 , 两旁以竹索为栏,全长约500米 。现在的桥,下移100多米,将竹改为钢,承托缆索的木桩桥墩改为混凝土桩 。远看如飞虹挂空 , 又像渔人晒网,形式十分别致 。漫步桥上 , 西望岷江穿山咆哮而来 , 东望灌渠纵横,都江堰工程的概貌及其作用,更是一目了然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