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巴族的艺术奇葩“门巴戏”

门巴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 , 他们有着属于自己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 , 这些传统文化也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及保存 。其中门巴戏是最具民族特色的一种文化 , 它主要流行语门巴族内 。那么你知道门巴戏的多少内容呢?下面的门巴族文化为您带来更多内容 , 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
“门巴戏”从起源到形成经过了一个漫长的时期 。据史料记载 , “门巴戏”产生于西藏藏传佛教五世达赖时期 。当时 , 门隅地方有一处叫“隅松沙定”的村庄 , 那里有一位名叫洛追加措的人 。因为他当时对门隅群众发展生产有功 , 为此五世达赖为了表彰他的功绩 , 收洛追加措为自己的弟子 , 并让他到哲蚌寺学经 。学成后 , 人们尊称他为“门巴梅惹喇嘛·洛追加措” 。
公元1680年 , 五世达赖拨给洛追加措一笔经费 , 派他回到门隅担任行政长官 , 同时让他修建达旺寺 。达旺寺建成后 , 五世达赖为表彰他的功绩 , 赠送给他一尊自己供奉的五个莲花生像中的一个像和一幅五世达赖自己用鼻血画成的--班登拉姆的画像唐卡 。这期间 , 洛追加措搜集、整理了很多当地的民间故事和传说 , 并编写了藏戏《卓娃桑姆的》剧本 。从此以后 , 这个剧本也成为藏族地区各地到处传演的“着名的八大藏戏之一” 。与此同时 , 门巴族群众也以本民族的歌舞说唱表演这些故事和剧本 , “门巴戏”就萌芽产生了 。
【门巴族的艺术奇葩“门巴戏”】起源
门巴戏的起源主要是酬神歌舞 , 其直接源头据认为是宗教祭祀活动中的巴羌表演 , 把它加以情节化 , 就形成了独具一格的门巴歌舞戏剧 。门巴戏由于源自宗教仪式活动 , 戴假面具演出者在锣钹伴奏下 , 说、唱、舞错落穿插 , 交替配合 , 常常会产生令人震撼的艺术效果 。唱词采用散体歌谣形式 , 曲调随内容和情节的变化而变化 。门巴戏虽然受到藏戏的影响 , 但并未照搬藏戏的模式 , 而是根据本民族的审美需要和审美心理进行消化和吸收 , 使之成为巴族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
艺术特色
门巴戏的表演源自门巴族的民间舞蹈、歌舞和宗教艺术表演 , 其音乐则源自门巴族民歌“萨玛”(酒歌) , 此外又吸收了门巴族的说唱音乐、古歌、悲歌和宗教音乐 。门巴戏的服装主要以门巴族生活服装为基础 , 同时又受到藏族服饰的影响 。
规定
“门巴戏”规定只有六个演员和一个司鼓钹的伴奏员 。演出的开场仪式叫“顿羌” , 亦叫“琼根杂娃松” , 意为“三个根本的来源” , 指借用藏戏开场仪式中的三种人物温巴、甲鲁、拉姆 , 使之化成门巴戏开场仪式中的六个角色:渔翁、渔夫、甲鲁、仙翁、仙女、龙女 。仪式由这六个角色先后出场舞跳、歌唱、表演 , 还穿插表演祭祀众神:太阳神、香獐神、大象神、牦牛神、鹿子神、石磨神等等 。
正戏开始后 , 六个演员除要分别扮演剧中六个角色外 , 剧中的其他角色也要由六人轮流串演 , 串演时服装、装扮都不变换 。戏班除六个演员和一个伴奏员外 , 还有一个是管理人 , 他也要参加开场演出 , 他穿黑藏装 , 戴"薄独"帽 , 举一面保护神“杜嘎日”旗帜 , 第一个出来绕场一圈 , 然后引出六个演员出来表演 。而对伴奏员--鼓钹师 , 则有更高的要求 , 除小鼓小钹要由他司奏外 , 还要求他谙熟全部剧情、戏词 , 懂全部唱腔、舞蹈动作和表演 , 以使鼓钹点与整个戏剧节奏相合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