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枚|一个人再有本事,走过这三条“路”,红尘人间就没有意义了

袁枚|一个人再有本事,走过这三条“路”,红尘人间就没有意义了
本文图片

清代的袁枚在82岁那年 , 写过一首诗:千金良药何须购 , 一笑凌云便返真 。 倘见玉皇先跪奏 , 他生永不落红尘 。
在袁枚看来 , 又何必花费千金去购买所谓的良药呢?人到了该走的时候 , 自然就得离开了 。 如果有幸 , 见到玉皇大帝 , 只愿奏请 , 下辈子再也不来到红尘人间了 。
能够如袁枚一般活到82岁的 , 又有多少人呢?哪怕在今时今日 , 也有很多人到了五六十岁 , 就匆匆而别了 , 连什么痕迹都没有留下 。
也许 , 红尘人间就是一个固定的模式 , 迎来了无数代人 , 也送走了无数代人 。 流水的人类 , 铁打的红尘俗世 , 便是如此 。
来到人间的这些人 , 到底需要做什么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任务要做 ,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道路要走 。 当做完了这些任务 , 走完了这些路 , 就该回家了 。
正如作家刘亮程所说:“其实人的一生也就像一株庄稼 , 熟透了也就死了 。 一代又一代人熟透在时间里 , 浩浩荡荡 , 无边无际 。 ”
人这一生 , 走完这三条路 , 就该离开红尘了 , 别无选择 。
袁枚|一个人再有本事,走过这三条“路”,红尘人间就没有意义了
本文图片

一、走完“告别”这条路 , 内心就没有遗憾了 。
【袁枚|一个人再有本事,走过这三条“路”,红尘人间就没有意义了】人这辈子 , 要跟无数的人告别 。
6岁那年 , 我们要告别幼儿园的伙伴;18岁那年 , 我们要告别一同苦读多年的同窗;25岁那年 , 我们要告别身边的研究生同学 。
35岁那年 , 我们要告别相处多年的同事;40岁那年 , 我们要告别在一起创业的伙伴;45岁到49岁这段时间 , 我们会目送多位同龄的朋友离开 。
等过了50岁 , 我们跟父母的距离 , 也越来越远了 。 慢慢地 , 我们告别了无数人 , 最后只剩下告别自己了 。
在七八十岁的时候 , 再回想起过往的经历 , 不禁觉得世事变迁 , 沧海桑田 。 眨眼一瞬间 , 人生就走完一大半了 , 自己也逐渐老去了 。
每个人 , 都在“告别”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 也许 , 从我们出生的那一刻开始 , 我们就难以避免“告别”的宿命 。 再有本事的人 , 也无法挽留逝去的岁月和时光 。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 , 人间没有不散的关系 。 到最后 , 皆归于尘土 。
袁枚|一个人再有本事,走过这三条“路”,红尘人间就没有意义了
本文图片

二、走完“尽责”这条路 , 红尘就没意义了 。
人来到这个世界 , 说到底就是要“尽责任”的 。 要么为亲人尽责任 , 要么为家庭尽责任 , 要么为自己尽责任 , 反正责任完成了 , 就得离开了 。
纵观历史 , 无数人在完成自己的使命后 , 也逃不过“归去”的结果 。
比如千古一帝的祖龙始皇 , 在统一六国后的第十一年 , 就离开了 , 不到50岁 。 他来到这个世界的使命 , 就是来统一六国 , 开创大一统的秦朝的 。
比如汉代名将霍去病 , 18岁开始率兵打仗 , 屡建奇功 。 到了21岁 , 更是深入漠北 , 封狼居胥 , 让匈奴远遁 , 漠南无王庭 。 没想到的是 , 他23岁就走了 。 也许他的使命 , 就是来实现“封狼居胥”的成就的 。
比如唐初四杰之一的王勃 , 一篇《滕王阁序》名动千古 。 没想到的是 , 他在写完《滕王阁序》后 , 就在回乡的过程中溺水而亡 , 终年27岁 。 也许 , 他的使命就是来完成这篇千古奇文的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