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老虎是我国常见的昆虫之一,属于节肢动物门 。主要分布在中国大陆,台湾、日本、东南亚地区 。在我国华北平原上有少量发生,以4-5月为活动高峰时节 。在浙江北部及苏南沿海地区也有零星发生 。地老虎主要取食土壤中的根茎、茎秆等,有时也啃食地衣、水稻秧等,对农业生产危害很大 。
一、危害
地老虎主要危害小麦、玉米、大豆、棉花等 。小麦、玉米是地老虎的主要害虫 。地老虎对小麦嫩芽的危害较轻 。由于地老虎幼虫喜欢钻入土里,小麦萌发时的危害会比其他害虫严重许多 。地老虎一般只危害玉米一种作物,主要危害小麦等低龄作物和花生等中大型作物 。地老虎还可为害根茎、嫩茎和幼芽,严重时会把整株地拔出田间,破坏植株的生长环境 。
二、防治
地老虎属节肢动物门,具有触角,拟态等形态特征,广泛分布于温带地区 。因此,在防治上,以农业措施为主,结合生物措施,兼治蛴螬、金针虫、地老虎等地下害虫 。农业防治主要是在田间发现地老虎后及时进行人工捕捉 。同时利用幼虫的趋光性特点,可采用黑光灯、频振式杀虫灯等进行诱杀 。生物药剂防治主要是用捕虫网、诱捕器等将地老虎诱杀 。物理防治主要是在地老虎产卵后到初孵幼虫期采用辛硫磷或吡虫啉进行防治 。化学农药预防主要是根据成虫和幼虫的习性以及防治药剂的效果来确定的 。
三、地老虎的防治方法
【地老虎是什么昆虫】
地老虎的防治可使用5%敌百虫1000倍液、25%功夫乳油4000~5000倍液,或50%辛硫磷500倍液、50%退毒辛400毫升等喷雾防治 。此外,对农田周围的杂草,可在春季清除杂草,减少地老虎的越冬场所并集中烧毁 。在田间挖穴时用敌百虫、乙基多杀菌素或20%溴氰菊酯1500倍液加70%甲基异柳磷1000~1500倍液、10%吡虫啉1000~2000倍液拌土灭鼠 。地老虎幼虫可使用敌百虫、阿维菌素防治 。在幼虫发生初期,可选用5%甲维盐悬浮剂5000~6000倍液或20%杀灭菊酯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喷雾 。每亩地喷施800~1000倍的25%功夫乳油1000克或5%辛硫磷4000~5000毫升,或25%辛硫磷2500倍液,可有效防止地老虎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