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其中汉字是我们中国人使用最多时的文字,汉字文化在中华文明中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 。从先秦时期,中国人就已经使用汉字了,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汉字与普通话互相影响、融合,至了宋朝,已经成为中国人说普通话最好语言 。但是后来宋朝灭亡了,汉语彻底走向了衰落,普通话逐渐淡出人们眼里 。直到明朝时,才正式开始推广和使用普通话 。明朝后期是一个战乱严重的时期,语言资源匮乏,为了方便百姓交流,明朝开始推行全国通用普通话,当时许多学者对普通话的起源也进行了研究考证,下面我们来看看我国历史上到底有没有推广普通话?
一、汉语的历史
【普通话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
中国文字从甲骨文、金文到小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行楷,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 。在三千多年的历史中,中国人都是以说汉字为生活方式和文化习惯的 。但是,现在说普通话最好的还是秦汉时期的方音文字以及秦朝、西汉、东汉三个时期所使用的官话 。但从历史记载来看,这三个时期和普通话又有着不同的联系 。《史记》记载:“汉有七分天下”这里说的七分就是指汉武帝到东汉这七年间所有中原人的语言和思想文化都已经完全融合了 。"汉、匈奴族、匈奴、突厥、蒙古、乌桓"这七分是指汉朝初期到汉武帝时期的汉族居民已经完全融入到了汉朝帝国里了 。
二、说普通话的起源
虽然普通话不是明朝时候才开始推行的,但是因为朱元璋对语言有着高度的重视,为了统一全国,朱元璋下命令各地官员必须说当地语言,到了元朝时期,更是规定以北京话为官方语言,全国通用 。为了让全国人民能够交流起来,朱元璋在公元1368年发布《推普告示》:“天下言语皆为汉文字”“凡全国民众无论富贵贫贱一律都要说汉文字” 。可以说说汉文是当时最适合推行普通话的一种形式了 。明朝晚期到清朝初期时期,由于统治者对汉语采取打压态度和禁止汉文化的政策(明末朝廷更是严禁使用汉文)而导致汉语方言退化严重(现代汉语词汇只有几百个);而清朝又因为清朝皇室的地位更高、影响更大(清朝更是把汉文写成满文)所以说汉语方言对中国文化影响更大(清朝更是把汉文写成满文)所以说清朝初期说普通话就没有市场 。但此时北京官话早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北京官话(白话文)或北京话(青州方言) 。
三、我国古代推普工作发展情况
我们今天所说的普通话,其实就是今天意义上的普通话,是民国时期所使用一种现代汉语的统称 。当时中国处于大分裂、大混乱时期,语言不统一,为了提高普通话水平,方便社会交流,民国政府首先在国民教育领域推行普通话,并采取各种措施加强推广 。比如:在各地设立小学、教会、会馆 。同时在街道、乡间道路上设置一些指示牌来表明其方言特点及意义上的不同等 。民国时期大力推广普及普通话工作还得到了国际友人的支持与帮助,例如在抗战期间美国驻华大使艾森豪威尔就亲自来到中国与当时国民政府的行政长官陈诚交谈 。在香港等地亦设置了推普学校教育普及推广普通话 。
四、现在使用的普通话,我们现在的普通话是怎么形成的呢?
《说文解字》中记载,“平舌韵”,意思是普通话和古代北方官话发音近似 。现代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基?。员狈焦倩拔》窖远纬?。“平舌韵”也就是“平”字音读做两声 。根据现代语言调查表明:普通话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一个完整而规范的汉语语系 。在这个语系中的普通话标准音不仅包括古汉语中平舌音、舌尖短语、舌尖平舌音之间的过渡音、鼻音韵尾之间的区别以及部分音节的变调等 。同时也在各省市不同行业提出了不同的语系标准规范或音系标准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