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锂电池的电压一般是98 V,实际上是指一个正负极电极电流的相等 。锂电池电压由正负极之间的电阻所决定 。正极与负极之间电阻越大,表示电流越大 。目前常用的锂电池工作电压有5 V/24 V、18 V/25 V等 。
1、放电能力,又称放电寿命 。
电池在额定放电电压下的最大放电能力称为“放电能力”,它与电池可充电容量、放电电压等参数有关 。放电能力越强,则电池在额定放电电压下可以放电更久 。锂电池充电后有一定的容量损失,一般有5%~10%的充电电流会丢失,这将影响其使用寿命 。实际测试时锂电池容量损失有一定程度的增长,这主要是由于正极材料对放电能力有较大影响所致 。所以锂电池要想保证长寿命,就必须降低循环次数,降低放电电压及倍率充电电流 。
2、温度循环能力,电池放电时,电池在正常温度下工作,温度达到一定值时便停止工作,所以锂电池放电温度越高就越不会产生太大的能量 。
通常在50℃-65℃范围内锂电都可以实现较长的寿命,但低温下容易使电池内部温度升高,从而导致电极活性物质不能完全降解或在极化产物的作用下分解为SO3和H2O 。SO3难以完全分解为H2O,H2O对锂电池具有极大的危险性 。由于锂电池是一种长寿命电池,它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被氧化或分解,因此在常温下电池寿命约为10年,即使经过充放电循环也只有1-2年 。
3、工作温度时容量衰减越快,反之容量衰减速度就越慢 。
因为工作温度越高,锂离子被氧化的速度越快 。在温度过高、过低或充电不正常的情况下,容量下降速度都会很快 。对于锂电池而言,在高温环境下,其正负极活性物质中含有氢键的键断裂,会导致锂离子的脱出液中含有的游离碱、离子钙镁离子、正极活性物质之间产生氢键,这将造成锂离子脱出、缺失(或脱出后仍能放出一部分化学能而重新参与反应) 。由于锂离子活性物质分子式为 Ni,电池工作时会释放出一些游离碱,与正极活性物质之间形成氢键断裂后释放出来的游离锂与电池正极活性物质之间的氢键断裂后释放出来的游离水形成硫酸盐溶液,这将造成锂离子脱出液中含有的氢键断裂后释放出来形成碳酸锂电池负极活性物质在寒冷环境下使用会被破坏而没有活性(这是锂电池正常工作时就已经存在了)锂电池正极锂负极活性物质氧化锂电池负极活性物质由于温度升高而加速腐蚀容量衰减速率并加速失效过程导致锂离子快速丢失、放出电解液形成碳酸盐孔,从而直接影响循环能力和容量变化速率、甚至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 。所以低温下使用必须严格控制电解质添加剂等因素才能延长锂电池保质期 。
【锂电池98vf是多少伏】
4、循环寿命不同电池容量随循环周期改变不大 。
循环次数越多,电池容量越小 。通常容量为500~800 mAh的锂离子电池,循环寿命为5~8年 。大容量锂硫电池的容量约为10~15年 。锂硫电池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其容量也会增加,但不会超过额定容量的50% 。
5、安全性能,安全性能是衡量电池寿命的最重要指标之一 。
从理论上讲,当电池发生爆炸或燃烧时,能量可全部转化为热而不会有爆炸危险 。但实际上,电池能承受的最高温度只能在100℃左右 。因此为了保证电池安全,必须在其周围添加阻燃剂或隔膜等来提高安全性能 。锂电池的隔膜具有绝缘性,因此它与其他绝缘材料不会发生短路反应 。但是采用这种材料制造的锂电池包是没有绝缘效果的,因此,如果锂电池受到碰撞或是短路问题,它将会爆炸 。此外,即使锂电池用明火点燃也不会产生火焰,即使冒烟也不会发生燃烧或爆炸问题,因此锂电池具有较好的耐高温性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