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星瓢虫的习性是什么


七星瓢虫的习性是什么

【七星瓢虫的习性是什么】
七星瓢虫的幼虫、成虫均可在稻田中发生,也可在果园中的土壤中发现 。5月上中旬是七星瓢虫为害的盛期,各地都能发现它们的踪迹 。若遇到连续阴雨天气,田间有大量积水状况时,可能发生大规模为害和暴发性虫害 。为了减少其数量和危害,可在害虫较多时或天气潮湿的情况下抓住成虫羽化时机进行防治 。若能及时将菜地中发现的七星瓢虫幼虫拔除即可 。
1、种类
七星瓢虫是以棉蚜、棉铃虫、梨木虱等蚜类为食的一种害虫,幼虫寄生在棉花、柑橘、梨、桃、苹果、葡萄、梨树等果树上进行为害 。其中棉蚜分布广泛,成虫危害比较严重,若卵主要产在叶片上甚至心叶上 。成虫有多个触角,头部背面各有一个黄斑,每条黄斑上各有一个小黑点,其他触角上无黄斑 。雌虫单足 。鞘翅翅长25-30 mm 。羽化后主要以卵孵成幼虫越冬 。
2、发生规律
幼虫发生期1~2龄若虫最早开始危害,3龄若虫最迟,5~6龄若虫最早在水中或田埂上越冬,6~7龄幼虫开始在土壤中越冬,8~9龄幼虫转移到田里蛀食为害,10~11龄在杂草中产卵,次年3月底至4月初孵化成3龄若虫,4月下旬至5月上旬为盛期,6~7龄若虫开始取食为害,8~9龄则开始出茧越冬 。卵块由草叶中钻入土壤吸潮孵化成龄若虫,翌年3月底至4月初、5月上中旬为盛,6月中旬至7月初为第二代若虫 。成虫产卵于棉叶等植物上,孵化后先取食叶子1/3以上即可羽化 。在田间以一代成虫产卵为害为多,也有不为害的情况 。孵化后有少量雌雄两性异形个体产生;雌虫群集在叶背面取食危害;雄虫体大而有分枝,常将小叶片咬断后取食 。若虫在棉花等植物上发生较重 。
3、为害特点
七星瓢虫在我国各地多以成虫在温室中为害 。有时也会对小番茄膨大期的幼虫为害 。成虫取食叶片,食后有黑色小点片,或留下黑褐色圆斑,形成不规则的小孔,影响光合作用 。受害严重的果实发育不良、畸形或腐烂,影响产量 。
4、防治方法
要在蔬菜种植之前,将田间的杂草清理干净,然后撒施辛硫磷、灭幼脲等杀虫剂 。若在蔬菜种植过程,发现田间有大量积水,此时要及时将蔬菜种植地积水排出 。若遇到持续阴雨天气时,可抓住成虫羽化时机进行防治 。对于已羽化且即将羽化的蔬菜,可采用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20%灭幼脲悬浮剂2000倍液进行喷雾处理;对于已羽化的叶片、幼果上残留有虫卵或幼虫的地方,可用40%乐斯本乳油3000~4000倍液进行喷洒或用25%灭幼脲悬浮剂3000~4000倍液兑水喷洒3~5次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