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油的生产工艺非常简单,主要分为:原料生物法、溶剂型生物法和乳化型生物法 。其中,以油料(植物、动物油脂)为原料进行生物法生产加工的为技术成熟,产量高,效益好的工艺路线 。目前较受欢迎的是溶剂型生物法生产技术 。该技术在国外已有很长时间的应用历史,国内多年来在技术上也有了新进展,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下这方面的相关知识 。
一、大豆生物油
【生物油用什么原料生产的】
大豆可分为巴西大豆、中国大豆四大类,其中巴西大豆产量最高,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 。我国大部分大豆分布在东北、华北地区,我国大豆原料价格很低,每亩产量在200公斤左右,因此种植面积有限,产量低和品质不高是我国不能大量生产大豆生物油主要原因(据了解,目前国内种植的大豆主要为中长豆属和大豆属,二者的蛋白质含量分别为97%和77%,大豆蛋白属于优质蛋白),同时大豆品种也比较多,由于大豆的产量较低,并且生产成本相对较高,因此大豆生物油只能应用于小规模生产、大规模加工利用,无法大规模生产和应用 。因此目前我国大豆生物油主要以巴西大豆和阿根廷大豆为原料,这两种大豆产量高、品质好在我国有着巨大市场潜力 。
二、油籽生物油
油籽生物油主要是以油脂(植物、动物油脂)为原料,经脱酸、脱臭分离获得的生物油 。该技术适用于对油品质量要求较高的场合,以油脂来制取生物油是最合适不过了 。目前油籽生物油生产采用溶剂型微生物法或非有机溶剂型化学生物法生产工艺及设备等 。微生物制剂及萃取是我国食用油行业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 。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引进并不断进行生物法生产油籽原油,由于我国能源资源短缺,国内以油籽为原料的生物油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 。随着我国油脂工业突飞猛进的发展,我国对油脂加工产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植物油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逐步暴露出来,如:脂肪酸组成与环境相容性不佳;活性不足,产生了黄曲霉毒素等污染因子;含硫、酸度大,溶剂蒸馏效率低等问题,制约了油籽生物油质量与产量的提高 。
三、棕榈油
棕榈油是一种低熔点的植物油,呈棕红色或棕褐色 。棕榈油的用途广泛,除了可以作为食用油脂,还可以作为工业油脂,它可以制成许多产品,包括柴油、汽油和石脑油等,在美国,棕榈油占所有植物油市场份额的40%-60%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棕榈油比其他植物油更具成本优势 。它具有不易变质、易溶于酸、低热稳定性好、使用安全等特点,因此棕榈油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也是目前广泛使用用于各种植物油和食品工业的油脂之一 。
四、棉籽油
棉籽油是一种优良的油脂,其营养价值高,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组成与植物油相似 。棉籽油中含有许多有利于健康的物质,如棉酚羟基化合物、棉酚多酚类化合物、多酚羟基化合物等,而且棉酚含量越高,则抗氧化能力越强 。所以说,棉籽油具有良好的抗氧化能力,并且含多酚羟基化合物量较高(100 mg/kg),也可作为优良的溶剂油原料 。目前,国内有部分棉籽油企业采用此种油脂开展了不同规模和不同级别的工业试验研究 。棉籽油中苯并(a)芘含量在100 mg/kg以下时,其抗氧化能力较强;中苯并(b)芘含量在100 mg/kg以下时,其抗氧化能力较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