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总产出和工业总产值的区别


工业总产出和工业总产值的区别

工业总产值和工业总产出是两个概念,二者都是由 GDP组成的,但是两者又有很多不同之处 。今天小程为大家分析一下两者之间的区别 。首先, GDP又称国民生产总值,指反映某一时期(或一段时间)全部社会生产活动在一定时期内的数量和价值 。GDP既可以用工业总产值来计算亦可以用其他产业增加值来计算,也可以使用国内生产总值(GDP)来核算,一般用国内生产总值(GDP)与工业总产值之比或工业总产值与国内消费品零售额之比来计算 。但是在进行核算时也要注意两者之间有一定的相似性 。下面小程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两者间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和区别 。
【工业总产出和工业总产值的区别】
1、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工业增加值和 GDP是两个概念,可以用来计算国家 GDP以及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 。工业总产值是反映工业生产的产值,而 GDP则直接反映一个国家工业的产值和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我国工业产值在一定时期内出现大幅度上升,但在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出现回落 。因此工业增加值的上升要高于经济增长速度,并且下降也要低于经济增长速度,不能认为产业结构是失衡的,也不能认为经济高速发展就是不平衡的 。同时 GDP增长速度还会影响到国民经济各部门的产出和消费水平,两者不能同时提高也不能降低,因此不能作为简单的对比值来看待两者存在的差距 。然而有一种情况例外,那就是中国近年来经济高速发展,所以也出现了 GDP下滑甚至出现负增长的情况 。
2、工业总产值与工业增加值的区别
工业产值是指各个产业部门生产的全部商品价值,它反映了各行业、各企业生产的全部商品价值,是一种经济核算手段 。工业增加值是指各产业部门生产的全部商品价值,它反映了各类生产要素在产品总成本中所占席位及其变动范围 。生产要素在各产业中所占分值有大有小 。而工业总产出指在一定时期内所有生产要素(生产成本、利润总额等)所占地位 。它反映了产品总成本中各种生产要素在其生产过程中的支出情况及其变动范围,包括人员成本《劳动力统计调查制度》规定的农民工工资总额及其变动范围,但也包括固定资产折旧费和产品税金投入资金额及其变动范围(税金投入资金额是指固定资产折旧摊销前的资本性支出或资产减值准备投入资金额和固定资产购置资金额)及新产品销售收入中非生产性支出等情况;《增加值统计制度》规定的各项生产要素对企业总产出和产值有直接影响,如原材料、燃料等对产品总产量及产值有间接影响,而在全部工业中占最大比重的是产品产量及产值(生产总成本和营业成本)(《增加值统计制度》规定制造业增加值占 GDP比率等于销售价值与全部工业增加值之比),占比较低 。由此可见二者关系复杂而密切 。
3、工业总量与地区生产总值的关系
工业企业总量是地区生产总值的主要指标 。一般认为,工业总产出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可以用两个指标来说明:第一,工业企业数 。即企业数量与单位 GDP产生的增加值之比 。第二,社会总商品零售总额 。即企业零售总额与总流通价值之和 。这两个指标又可细分为工业增加值、地方经济、城镇居民收入和农村人民生活四个方面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