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习俗】

说起重庆的习俗,可能是最不像北方的地方 。重庆人对这些不太懂,因为重庆有句话说得好:吃面条不是为了显摆自己的厨艺水平,更多的是为了显示自己的生活习惯 。他们自己也没有什么大的仪式感,所以很多习俗其实都是他们自己来营造出来的 。今天咱们就来聊聊重庆的那些习俗 。
一、打猪草
打猪草是重庆农村特别是城里人过春节非常隆重的一种仪式 。大家都知道每年过春节时,家里为了图个吉利会杀猪吃肉在农村是有很多讲究的:一是杀猪杀到大年初一时杀个鸡给长辈拜年(一家有几口人);二是猪已经出栏了还要杀猪去给猪草;三是杀猪要用三把小锄头来敲打猪草;四是杀猪时主人要陪在猪草旁边说些吉利词语 。如果是杀猪还没有到大年初一以前就杀了吃肉过春节的话,那么在农村就会一直延续到猪年除夕才杀个猪吃肉然后吃素或肉末饺子(现在是在吃挂面)或者放个烟花爆竹庆祝过年:而春节过后再杀猪菜或面条也要等到腊月二十七才杀了个猪吃肉庆祝过年:所以说春节之前打猪草习俗是非常有寓意和传统意义的,也正是因为这一点让很多人都在春节后再杀猪吃肉或者挂在猪栏上过年 。
二、串门
串门在重庆人看来,那是最有仪式感的一件事 。走亲戚串门是很平常的事,一般就是亲朋好友互相见面聊天聊家常 。你在重庆上学时就经常会在周末带着自己的同学、老师和朋友到各个街道或者学校里面串亲戚,这是一种很好的社交方式 。你在外地读书时也经常会遇到同学来学校跟你“打气”或者让你“吃住行费用”减免的情况 。但是现在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了,串门变得越来越少了 。
三、贴春联
重庆的春联是有讲究的,有“一贴二贴三贴四贴” 。贴春联的地方一般在门两边以及堂屋门口 。贴春联的时候还会有一些讲究,比如说,不能贴在门楣上;贴春联之后最好在中午前打开大门;春联要贴在正中间;对联上边都没有写上时间或者用红纸代替;如果是大点的春联则要把正反面写得清清楚楚;把“福”字贴在门楣上;对联上边有个小窝叫做“神龛” 。总之春联越少越好 。
四、拜大年
拜大年是重庆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传统习俗,它起源于古代的“岁朝”祭拜活动 。“岁朝”就是指腊月二十九开始至正月十五左右为岁朝 。年礼是从古代一直延续到现在的祭祀活动 。
五、吃面条
在重庆,吃面条不像北京那么隆重,但也不像上海那么小资 。一碗热气腾腾的面条,配上几根小葱,再来几根油辣子,是一种生活享受 。所以吃面条会有各种说法,比如有说法是“吃面条像是一种仪式”,也有说法是“面条就是一种生活方式” 。重庆吃面条一般是从早上吃到晚上:早上吃面条一般会放个肉汤(腊肉汤)或者面条;晚上吃面条会放个小菜(豆腐) 。虽然现在吃面条也可以自己在家做面条了,但和北方吃火锅一样:晚上自己在家煮面条、炒面等 。对于吃面条还有很多说法,但是重庆人都很实在地吃了一碗面之后再去睡觉这就是一种对生活高度负责和对家庭高度责任感的体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