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古人的出行方式很多,从马背上走到马背上再到鞍辔上,都是不一样的体验 。在我国古代,人们乘坐一种特殊的马匹,而这些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能在“马背”上驰骋 。那么乘黄究竟是谁的坐骑呢?为什么乘黄又能飞驰在古代“最强大脑”关羽及其属下所骑之马呢?
一、“乘黄”是谁的坐骑
“乘黄”一词,其实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了,而且随着历史的变迁,关于“乘黄”的来源、出处等诸多方面的说法就更多了 。从《左传》中记载的战国时期楚国人楚成的“乘黄盖”可以得知,“黄”即“乘黄”,“盖”即“人” 。《尔雅》也有相关记载,《尔雅》中指出“黄”即“黄马”,《说文解字》也将“马”解释为“黄龙” 。因此在《尔雅》中所说的“乘黄”应当就是黄龙了 。《尔雅》中对黄龙的解释除了“乘黄盖龙”外,还有两个解释,其一就是“骑黄之人手执金穗或金帛而上之也 。”其二就是“乘黄之人乘着黄龙乘着日月之行也” 。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推论出乘黄盖在战争中有着重要表现,其能够乘着黄龙飞临战场为名将关羽带来巨大威胁 。
二、白马还是青马
【乘黄是谁的坐骑】
白马为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神马,这种神马被《史记o五帝本纪》中记载为"玄白",而玄白则是传说中的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白马神,也就是我国传说中神马白凤凰 。据考证,白凤在我国传说中并不存在,白族是汉族古代游牧民族,而白族是北方少数民族中的一个支系 。而白龙又名云龙神、白河神、白龙等 。由于水龙和白龙是传说中同为白龙的两个神兽,在传说中它们既被描述为勇猛威武,又被描述为白龙般的敏捷、俊美,因此它们被称为"东方巨龙" 。因此,在古代白龙神经常被描述为长颈鹿、玄妙凤凰一样的神兽所护卫着 。在我国古代神话中这些神兽经常作为坐骑出现在神话故事中,如《西游记》中天马行空的孙悟空带着金箍棒大战青牛石虎,便是神话传说中大鹏鸟乘鹤西去的传说故事;《封神榜》中镇守南天门的哪咤同样有白马助阵……从这些神话传说中我们可以看出当时人们对一种神奇骑乘的期待与追求以及对神话故事中奇异马的崇拜与敬畏 。
三、关羽所骑乘黄之马来源之谜
前面说了,在三国时期,关羽是曹操的手下,而曹操对关羽的倚重是很大的,那么如果关羽在曹操的军中任要职时,其所骑乘黄究竟是谁的呢?据《三国志·蜀书·关帝纪》记载,“(关羽)有四异:一曰赤兔;二曰玄德;三曰白兔;四曰天马” 。但是不管如何称呼这四匹马,都足以证明它们都是关羽的座骑 。如果按照其他形式来看,似乎这四匹马是由三个不同的版本合成的 。但是如果从这四匹马来看,它们并不是都由“赤兔”、“玄德”、“天马”组成,那么这四匹中还有一个版本就更加有意思了——乘黄 。也就是说乘黄并不是关羽本身所骑的坐骑,而是其他人根据其战败后所处位置所配上的一种特殊马匹 。
四、为什么关羽要自画像要带一匹马过桥是什么意思呢?
据《三国志·蜀书·关羽传》记载:“羽先率部众五十余人,乘黄骑青、徐晃以入城 。”这又是什么意思呢?关羽带着自己所骑的马进入城中,那么这个时候就是他征战归来的好日子,所以关羽有责任保护好手下人,而骑乘黄马正是他在战场上必须要骑的马 。因此从这点来说,作为皇帝的关二爷不可能没有责任 。那么关羽为何要给自己画这么一幅自画像呢?
五、总结
从以上三点,可以发现,古代的乘黄实际上是一种骑兵的鞍辔 。为什么是骑兵呢?因为古代人对于骑兵的定义很模糊,但这其实就涉及到一个概念,那就是“马”——一种交通工具,而“人”则是指一种人及畜 。在我国古代,没有什么人可以骑骆驼,所以人们都以骑马为日常出行方式 。而人也分为六畜九类,其中最为常见的便是马、驴、骡、牛、羊、狗、猪和鸡等动物 。从这当中我们可以看出,古人出行并没有那么“讲究”(当然可能与当时政治制度有关),而人与兽自然也有所不同,所以与骑马相比,人们自然就更喜欢乘黄这种特殊的交通工具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