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连续几次发文谈了笔法问题,今天看到系统推荐,怎样练习调锋,这是很难说清楚的问题,调锋存在于运笔全过程,无时无刻都有发生,不可作静止的、独立的理解 。
我们知道调锋的目的是保持中锋,关于中锋,我曾发文 , 把中锋比作骑自行车,通过把控龙头使车不倒,笔锋就是通过在运笔中不断的调锋,从而使笔锋不偏 , 达到中锋用笔的目的 。关于练调锋,我也曾发文,用写横过来的“8”来练习 。有人后来提出画蚊香圈练,我认为是写横“8”更科学合理,因为它包括了八面出锋 , 又有行笔中的使转和调锋 。大家有兴趣不妨试试 。
但是这个练习,只是掌握共性规律的调锋 , 调锋并不是机械的、一层不变的 。皆因各人具体用笔不同,调锋自然有别;书体不同,调锋也不一样 。
例如 , 篆书讲究藏头护尾,中锋用笔,调锋比较婉转含蓄,练习时要注意委婉;
【怎样练习调锋 怎样练习调锋】
隶书的笔法在篆书的基础上有了改进,讲究蚕头燕尾,调锋时方圆并举,既有提按起伏,也有婉转自如 。这里的调锋有三个明显的动作,一是起笔逆锋通过触纸时,笔与纸产生的涩力与人控制的笔力,两者合力使得笔锋在点画中运行 , 所以隶书的起笔通过调锋呈现蚕头状;二是行笔中的调锋,通过有提按、有起伏的调锋实现隶书点画的笔力韧劲许多人写隶书的点画,犹如火柴棒或枯树枝 , 就是不善于调锋 。三是收笔时的调锋,或护尾回锋,或使转出锋 , 往往伴随有提按、顿挫使转 。楷书的调锋基本与隶书大同小异,不同的是楷书方折为多,笔势短促有力,故更讲究调锋的提按幅度和力度 。调锋最难的是行草,尤其大草 。一是结体变化复杂多变,二是书写速度时快时慢,三是通篇节奏张弛有度 。调锋充满着点画、结体和章法的全过程、全方位 。练习时,应注意循序渐进 , 从行书、小草,再逐步过渡到大草、狂草为宜 。








